-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第七章

四句偈 勤奉持 无为福胜
续传承 展智慧 如佛再现

**********  第一节 无为福胜 **********

[原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文]
        须菩提,想象一下恒河所拥有的沙粒数,如果有像恒河沙粒数那样多条的恒河……现在有问题问你,你的想法会是怎样的?像那样多条恒河所共有的沙粒数,你认为是不是已经非常多了呢?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真的是非常多,世尊。仅仅像这样多条的恒河,其数量尚且巨大得常人难以计算,何况其中所共有的沙粒,那更是难以估量的。
  
        须菩提,我现在将如理所示之实际的、本质的内容和涵义,明确地告诉你。
 
  如果有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用奇珍异宝装满如上述沙量恒河之沙粒数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以此来布施,这样所获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这样布施所获得的福德真的是非常多,世尊。
 
  佛祖如来庄严地告诉须菩提:如果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对于此经,哪怕仅仅只是四句偈,虔诚接受它、学习它并践行见证它,且广为众生传诵宣说,开示此经如理。那么这样所成就的智慧是无边无量、无涯无始、不生不灭的。因此而成就的功德和获得的福德,远远胜过用难以计量的珍宝来布施所获得的福德。
  
按:《金刚经》第十一品无为福胜
[释义]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这品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行者觉悟之后行愿的过程,即是“自觉觉他”的过程。而第十品讲的是行者“自觉自性”的内容,与第十一品合在一起,说的就是“如来境界”。

  我们先回顾一下第十品所讲过的内容。第十品是“庄严净土”,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个所谓的“庄严”以及“净土”呢?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首先这个“燃灯”怎么理解?其实只要你有道心,每个人都会燃起性灯。潜心修行,发愿的时候,如果你这一愿是真心自性里边流露出来的,那么这一念便是燃灯,这一念本愿便是燃灯。在过去世里边,在无数劫以前,有一个觉者名燃灯,他发了这样一个愿,凡在起心动念,即起心之时,求心证道之一念,名燃灯。所求之心,即证道之果,名燃灯佛所。燃灯的涵义在这儿。如果仅仅将其当做一个觉者——燃灯佛,一个名叫“燃灯”的觉悟者,这么去理解也是可以的,但是显得有点粗糙、不彻底。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也就是佛经里边、《金刚经》里边经常用到的一句话,“诸菩萨摩诃萨”,潜心修道者发的道心——本愿,这个愿是一种愿力,是来自于本心自性里的那一念。这一念名“金刚”,这一念是“无生”,这一念即“根本”,这一念即“燃灯”。这个燃灯是这样“燃”起来的,燃起了什么?燃起顿悟之灯,刹那间燃起了悟人生、圆满人生之灯。当然,既照亮了自己,又无可非议地照亮了别人。

  如果不是本心自愿——真心自性里边流露出来的、呈现出来的愿力,这个人想成道就非常难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意识具有一种力量——意志力。它可以穿过这个黑板,也可以穿过这个墙壁,还可以穿过我们头顶上方的天花板,哪怕是铅板也挡不住人的意志力,同样也是可以穿过去的。真心自性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力量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什么都可以穿透过去,没有什么所谓的客体存在能挡得住。唯独意识的本身能被意识的力量或信息所屏障;同样的,意识还能被意识力量的本身、意识活动的本身所屏障。意识本身还存在着被他人意识的力量、意识的活动和意识活动的信息所屏障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个根本的意义上来看,我们要发心就得发“本愿心”。所以大家应该这样去认识燃灯。

  那么燃灯佛呢,是过去世的。“过去世”是在往昔,至于说往昔有多远,在如理之中,“往昔”一词没有时空的界限,既没有时间也不存在空间的界限。所谓“燃灯佛所”,即在眼前,又存在于过去和未来。但是如果你发的这个愿力,这一念的愿力是那种本心自性中流出的,其“往昔”也即是“今昔”,过去世同样就是在此刻,也即是此刻之“当下”。当下——第一念能清净,在当下就会顿起觉悟之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走到觉悟上来。

  所以这个发愿的愿力,绝对不是我们平时之间的说话交流,随便说说“我发誓”那样的心态。就像有的人戒烟一样,已经浑身是病了,自己也知道不能再吸了,誓发了好几年,可就是戒不掉。为什么?他的誓不是从真心本愿发出来的,那哪来的愿力呢?一看到别人吸烟就挺不住了,人就成为自己惰性的奴隶了。

  那么求道也是一样的,发的本心也是一样的。“往昔”,这个往昔没有时空的界限,说过去多少无量劫前的燃灯佛,佛在哪?佛在众生心中。那么了解了这个内容以后,我们知道燃灯佛是一个觉悟者,是一个很早很早的,是最开始自己了悟人生的觉悟者,是通过自己照察,自了心性,愿发即觉!达到了自觉本性的成就。有了这样的成就,并燃起智慧之光,自觉觉他,这样的觉悟者,名曰燃灯佛。那么燃灯佛所,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回顾很重要!这个“佛所”,当地方、所在讲。所在什么?所在的地方、所在的时刻、所在的境界。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刻的这个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上一品讲过——如来境界,即是“净土”。是什么样的净土?是“燃灯佛所”其所指的这片净土,是如来境界这个净土。那是在哪个时刻里边的内容呢?是在“庄严”时刻里边的内容。那时刻体现了什么?在燃灯佛所那个地方,发愿了——成就了。成就的那个时刻是不是非常地庄严?对此所呈现出来的是“庄严净土”的如来境界。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