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能够深解义趣,实质上那就是有觉悟了,一下子幡然觉悟就叫深解义趣。那么后面紧接着说涕泪悲泣,就一下醒悟了,眼泪哗哗流下来了。这个“悲”从哪儿来的呢?既是无上的欢喜,又是悲心的流露。你看两个内容在里边,这个“悲”是高兴的悲,高兴到什么程度?无法形容;同时又是对自己过去不觉悟“迷”时,说是悔悟、说是醒悟,都不好形容这个“悲”。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又是一种非常开朗的、明朗的这样一种心情。

  涕泪悲泣敬对如来说:最伟大最稀有的世尊,如来您教授了这样使人获得解脱的高深玄妙如理之经典,自从往昔我获得慧眼以来,从未曾得以听到、看到、学习到如此无上智慧的觉悟究竟之经典。我们这个地方用到“究竟”,因为用究竟来解释什么?解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因为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文字形式特别简单,没有今天这么多的字,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的词。它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一个词就可以代表一句话,所以它一个字或词的蕴涵都非常深,而且可以表达好几层意思,但是文字的形式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后来在文字逐步衍化发展的过程中,把原来一个字代表的很多层含义给分化开了,又造了新的字来表达这些分化出来的含义,所以文字形式就渐渐丰富起来、复杂起来。

  比如说《金刚经》中用得比较多的“见”字,原来表达“看见”和“见解、见地”的意思是它,读成jiàn(音同“件”);表达“呈现、显现”的意思也是它,读成xiàn(音同“县”)。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中有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xiàn”这个读音和含义,它还是个多音多义字。所以后来造了“现”字,把“呈现”这层意思给分化出来,“见”字就只保留了“看见”、“见地”这些层面的意思。这就形成了后来的用两个异形异音字表达不同含义的情况,“见”和“现”成了形、音和含义各自独立的两个字。我们现在除了看古书的时候,一般不把“见”字当成多音多义字来用了,因为已经有了“现”字了。所以《金刚经》中“如理实见”、“见诸相非相”、“见如来”等等,你非要执著于现在的“看见”的“见”这个读音和含义,那就有问题了,它在这里表达的是“呈现”的这层含义。

  因为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古时候是多音多义字,而以前的人又不能了解到现在的人文字运用的习惯,所以发展到后来,字保留原形,而字义却因人们思维习惯和阅读理解习惯的变化而分化了、脱开了。对于古书中这样的情况,你要看运用时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它是用了哪层含义。我们为了方便现在大多数人理解其原义,在翻译的时候把“呈现”的这层含义,按当今人们的思维习惯中的“现”字来直接表达。而“我见”这个“见”,表达“见解、见地”这层意思,就还是用“见”字。这样比较符合我们现在人的阅读习惯,大家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明白。

  还有像以前那么多的通假字,两个甚至几个字的意思都相通,但是后来基本按人的思维和阅读习惯,固定了各自的形、音和义。特别是唐代以前,这样的情况更复杂些。比如“伏”通“服”,也就是说应该用“服”字的地方完全可以写成“伏”,“伏”字可以表达“服”的含义;但是两个字反过来用的情况在当时相对少见一些,较少看到有“伏”字写成“服”的。所以也是为了帮助我们现在人理解,“降伏其心”的“伏”,我们取原义所要表达的“服”字义,直接写成“服”。像遇到通假字的情况,要看具体运用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应该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古印度文化比较偏好以神格化、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活灵活现的,以方便人们记忆和流传。若是不能透破这种文化形式来现其本质内涵,那么就会被外化了的形象比喻的内容所障碍。所以我们在释解《金刚经》、《薄伽梵歌》时,旨在还原其根本真义,为大家见证智慧功夫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的文化都要为“人”服务才行!人不能成为文化的附庸。这也是《金刚经》中所强调“如”与“实”整体辩证关系的要义所在。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一个文化的现象,还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生产力的内容,同时更主要的还是生产关系的内容。那时没有这么复杂的、这么多的文字,想要译写这个《金刚经》,又要符合梵文经典的涵义并不容易。从梵文经典翻译过来的这个梵文体,很多都是民歌似的文体,靠歌唱口耳相传。它和我们的语言文字习惯不一样,所以翻译过来既要符合它的涵义,又不能完全依它的那个梵文的文体,当时可用的字词没有那么丰富,想译好难度是很大的。所以说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在文字的运用上非常的精炼,在内涵的表达上又非常的巧妙,是很了不起的。

  了解了这些文字文化方面的内容,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句话,“佛说如是甚深经典”。“甚深经典”就是“究竟”经典。什么叫究竟?“究竟”在现代汉语当中表达的含义是到底、毕竟。究竟之经典,在这个地方就不能按照字面上理解,应该理解为彻底的、根本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来也没看到过像这样彻底的、根本的智慧经典。我们要认识到这层涵义。

  在这一品,须菩提一开始就谈了自己的感受,什么样的感受?“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听着听着,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就是哭起来了。为什么?感动的,感慨的。因为他“长”着慧眼。那达到什么程度叫慧眼?按照过去印度这个文化的要求,要达到能查过去五百世,就叫慧眼,对过去、对未来、对现在都能洞察得明明白白的。这是智慧,不是眼睛透视功能看的,是包含特异思维在内的,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的认识。慧眼实质上是一种智慧水平的描述。说你是什么水平?初果罗汉,这是一个功夫水平。那慧眼呢?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个智慧功夫层面中,慧眼居第三位。功夫层面就从罗汉上谈,智慧层面就从“五眼六神通”上谈。但谈到慧眼的时候就是人的智慧层面,智慧表达的时候,就像眼睛看到事物那么清晰叫慧眼。慧眼观空,也就是说须菩提已经达到见证空性的智慧境界。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