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宇宙的存在,是道的存在与万事万物的存在相兼容,呈现融合而不可分的整体存在。但是,这种整体的存在中的万事万物,以各自不同的特性而存在;而这种不同特性的存在,又相互运化,相生相合,相反相成,共同地存在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是法界通化。
如果我们追求生灭法,所得到的同样也是生灭果;如果我们处在生灭因果律的自然之中,但不执著于生灭,而追求永恒之道,那么得到的就是永恒之果。我们修福德,只能在因果律当中打滚,生灭再生灭;如果不执著于生灭法,我们修功德,而成就道——实相,那么就会与道同体,呈现永恒。
佛祖世尊这么说的原因就在于此。如果认识到这个内容,就告诉你修行不仅仅只是布施的过程,还有修忍辱的过程,还须要持戒、精进、禅定,是要达到般若智慧的过程。那么是怎样转化的呢?你种了福德的善根,就会产生相应的果报。这个法界是大自然,是指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存在生生灭灭即为法界,大自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就称为法界。法界的事物是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化合、分解,互根、互化……具有这么一些特性。那么跟“一体同观”参照来讲,就告诉你,大智慧者还要生活在法界之中,你还得与法界共存,还得自然呈现、反映、反应法界。因果律能反映法界的存在,自然存在的事物。那么我们既要反应法界生灭的因果律,又要不执著于生灭法,这样才能反映出万事万物通化和合而成的整体性存在——整体的宇宙自然存在。因此,你修持布施福德,更要修持功德,那么你将享受这样修行而获得的福报,而且不执著于这样的福报,才能成就永恒之道,成就永恒之般若智慧。这就是通化的缘由。
有的人以为修行就是苦,他不知道苦尽甘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不是福报是什么?亲戚朋友皆受益,连家里边养的狗和鸡都能受福报的影响,这就是法界通化最自然的、最通俗的描述。所以在这一品经文中,法界通化与智慧共存。如果有一个人修行到后来,达到了所谓的究竟无我,一体同观,而最后又不能呈现法界通化,那这个智慧就呈现不了,那就不是智慧;那是书里边写的人物,是电视剧、电影中的人物。那就是著相了,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著色了,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修好得好,实际上告诉大家什么?就是说不要紧,你就大胆地修,你放心吧,一定会有成果的。你即使是还没有修成也没关系,你已经种下了福德的善根,你还是会获得福报的。这也是佛祖世尊要告诉我们的内容之一。鼓起勇气吧,饼子不断地给你画,不断地鼓励你。所以讲述《金刚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谁是榜样?佛祖世尊就是榜样。谁在激励?佛祖世尊就在激励。激励大家,鼓励大家,赞美大家,给你支持,给你信心,让你树立起来坚定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并且告诉你,你还要有恒心和耐心,这样你不仅仅能够获得福德这样的福报,而且向更大、更高、更远的目标追求,还能够成就功德,成就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
说我往昔修持于燃灯佛所获得成就,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是百千万亿那由他佛——是经历这么多的过程。你说没有点恒心,没有一点决心,你怎么能成就呢?既鼓励你,又给你打预防针,打免疫疫苗,都是在帮助你。难道《金刚经》是谈空的吗?从这个层面来说还是谈“有”,有什么?有福德,有功德,有成就,有智慧。是什么样的智慧?大彻大悟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的智慧。这智慧从哪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么种来的。虽然道不是你种来的,但是求道之因需要你种下去。求道求道,你得修,你得去追求。每个人皆有佛性,每一个众生皆有佛性,能不能成为觉悟者,其原因就在于有没有这样的追求。这个追求不是执著和妄想,而是愿力和精进。
可是我们大家,能否坚持,受持读诵?一说受持读诵他以为是读读背背,不是的!受持里边包含有一部分内容是读诵,更大更多的内容是在行住坐卧之中去践行、去实证。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不离什么?不离当下。当下什么?当下放下!不离这个当下放下!
如果你在行住坐卧之中,不离穿得美,吃得好,玩得爽……如果不离这个,那就完了。一定要不离这个——当下放下,这样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