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  第二节 妙行无住 **********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进一步地说,须菩提,行道心的修行人对生活和修行中所学到的、看到的、遇到的一切理和事,无论其大小,都不可以停留其中,而要当下放下——即事来则应,过去不留。
  也就是说,不要停留在任何能被我们感知所复写的事物上,不要停留在有形有象的事物上,不要停留在这些所能听到(声)、闻到(香)、品尝到(味)、感觉到(触)、意识到(法)的一切事物上。须菩提,有道心的修行人行布施,应该像这样不住于“色”、不住于“相”——不停留于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上。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
  行道心的修行人,如果不执著于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当下放下,这样所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此福德,是因成就的功德而获得的福德。
  须菩提,对于我所讲的内容,以及下面所提到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东方虚空,是不是可以想象衡量?
  不可以,那是没有办法想象衡量的,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周遍十方虚空是不是可以想象衡量?
  不可以世尊,那更是没有办法想象衡量的。
  须菩提,行道心的修行人不住于相,行在当下放下,这样所获得的福德也是如此,是不可思量的。
  须菩提,行道心的修行人应该也必须像如来所教导的这样去“做”,即这样去“住”——住“无所住”,行在当下放下。
  
按:《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
[释义]
  第四品“妙行无住”。一个层面是妙行,一个层面是无住,第三个层面就是妙行无住;最后一个层面就是结果,也就是说这样去做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第三品最后的几句话:“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我们可以先看这个联句:“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其中“月穿潭底水无痕”,实质上是月光穿照潭底,在深潭水底之中没有任何痕迹。这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个“潭”,潭水当什么讲?当心讲,比喻它为心,这只能做个比喻。“月穿潭底水无痕”,实际上是讲我们的心反应客观事物的时候,在我们的心性之中,其只是一个虚幻的映象。不执著于这个虚幻的映象,不住在虚幻的映象之中,那么人的心性就像“月穿潭底水无痕”,不留下任何的痕迹。这就是“住无所住”,也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那么佛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然后马上就否定了这个说法,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说我帮助大家,使这些众生得到了解脱,然而,这些众生能得到解脱不是我的能力,而是他们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须菩提,如果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有道心的人、发了大愿的人,如果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在这里,佛祖以自身做为表率,告诉大家:我是这么想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实质上,在六度万行里边讲到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这六度万行中第一就是要行布施。佛祖世尊讲述了自己的践行见证金刚般若智慧的经历及过程,就像我们现在做广告一样,不过在那个时候做广告必须自己实践一遍。实践出了真知,有了真知灼见,才产生了佛学当中的一个名词叫见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见地?无我的见地!

  无我的见地,这才是正见。这是佛祖如来探求真理,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通过六年苦行,菩提树下见证到的真谛。那么把自己的真心行为,展现给众多发了道心的修行人们,就是告诉大家,修行是需要像这样做的——安定净寂,当下进入,就是这样降服其心。

  那么做完了这个内容之后还行不行?不行,还缺乏内容。如果你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切入空性,那么就完成了见证菩提的主体工程,也就是完成了见证实相的任务。然而就这样完了吗?还是不够的。佛祖如来在这里不管你理解还是没有理解,先把“第一义”给“讲”出来。他的第一义不是通过语言表述的,而是通过行为,把内在的那个“东西”展示出来,然后进行更进一步的讲述。

  还有一部分内容你们必须得了解,那就是——“行”。“如是住”只是功夫的一部分,是智慧,般若智慧现前只是修行的一部分内容。那另一部分内容呢?就是要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怎么样做?一定是要对自然、对社会有一个认识。认识人是自然的人,人是社会的人。如何去认识?这一品讲述了如何去认识,并告诉你一个结果,那就是不要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

    讲完了这个以后,佛祖看看大家,大家似乎对这个层面的事物还存在着不解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然后佛祖又进一步讲解了,如何践行真理?也就是要在社会中去运用,在自然环境中去运用。这个运用的过程、践行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和改变、修正思维参照模式的过程。从实质上看是一个什么过程?在佛学六度万行之中,它是属于布施的过程。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开阔胸怀,布施的目的是开阔胸怀,使胸怀与什么相符合呢?开阔到什么样的层面才符合我们《金刚经》的主题?要开到无我的层面,这个时候才与般若智慧的属性、它的本质内涵——空性、性空相符合。所以在《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中才有这样的讲述。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在这些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含义?“复次”意思就是进一步的让大家了解。有的老师讲课讲到这个地方,解说为:第一个层面的事物告诉你了,你不了解,那么第二个层面我就按照思议的方式告诉大家。如果像这样解说,实质上就远离了金刚般若的真义了。

  在这个问题上,佛祖如来进一步讲解了,人在自然生活过程中,在与大自然这个环境、与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关系之中,对于应当进一步了解的这一切问题,要怎样去解决?“复次”是说我进一步地告诉你们,我再更深一层面地告诉你们。“菩萨于法”是指,所有修行的人,不要执著于我刚才做的那一下:两眼一闭现净寂。你不要执著于它,这只不过是使道体得以呈现的其中之一的方法,你们应该这样去理解。你们要是执著于这一个方法,那这个真理你就证明不了,这个真谛就不真实了,就成为了谬误。所以说“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有修行的人们,让大家不要执著于我在前面所讲述的内容。

  那么前面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不要执著于什么样的方法呢?从第一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敷座而坐”这样的一种形式,这样的一种方法,这样的可以使我们开发智慧的方法。具体的“敷座而坐”是怎么样的呢?佛祖如来告诉大家就这样——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他是这样串联起来的。这个方法好,简单,可以当下切入,直证根本。

  但是,如果有这么好的方法,你们大家能够切入进去,那么还够不够呢?不够。还得从更广阔的生存、生活层面来了解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般若智慧,什么是人的心性和觉悟?

  在第三品就讲述了这样的内容,应如是降服其心。降服其心的过程是这样的,上面我讲了这样一个方法是最微妙的、最精妙的、无上的方法。但是,这只是一种方法而已,你们还得进一步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中、社会中一切事物的关系。了解了以后,你还得破除自己对自然了解和认识后形成的那种观念,以及与社会、与人发生的一切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参照模式。所以才有第四品这样的说教:“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讲到这个地方,就对以上所讲的内容给予了否定。

  这种否定,既有肯定的否定,又有否定的肯定。当然无论是否定还是肯定,也无论是肯定之中有否定还是否定之中有肯定,都是直指心性之根本,直接指向思想意识活动的本身,而不是指向心性(思想意识活动)以外的任何内容。这就是返观内求,内求诸己。

  如果把对肯定和否定的认识,置于心性即思想意识活动内容以外的其他一切内容,无疑是旁门左道,而且无可非议的还是邪道、魔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是因为外求而脱离开生命活动之本质的缘故!其心性,即思想意识活动这个本质,是我们人这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即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统帅生命活动的保证。如果统帅生命活动的保证歪了,旁了、左了、邪了、魔了,那么生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就发生了偏差,人的心性也就不能自然呈现出来,践证般若智慧也就无从下手,般若智慧就不可能现前。

  就其心性的本质而言,心性是体,其所展现的思想意识活动是用,体与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无论佛祖如来在这里是否定,还是肯定,都直接指向心性——思想意识活动这个内在的本质内容和内涵,指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应所形成的一切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以及形成这一切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的思维模式——参照系模式,而不是把否定和肯定指向外在的一切客观存在,从而达到“住无所住”的目的。

  佛祖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把智慧辩证法的思想完美地体现出来了。首先是肯定的内容,在第三品当中“应如是降服其心”这是肯定。肯定完以后,马上接着就要否定了。否定的内容在哪儿?“何以故”?我这样做了,我帮助了大家,我修证真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大家服务的,认识自然也是为了与大自然产生和谐;证明真理,使自己呈现出般若智慧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能够产生整体性的和谐关系。我既然产生了这样的和谐,也为其他的众生谋了福利,是为大家服务的,这样才是我们的胸怀。那么我们的胸怀是什么样的胸怀?“见(现)诸相非相”。什么才是“见(现)诸相非相”?“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否定了。

  首先肯定,然后否定。你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各种事物的关系,如果你肯定了,那么你就著相了,著色了。如果人与社会产生了整体性的和谐关系,将其固化为脑子里面的定论,那你就会住在四相中。所以如果你有了“诸相”,那么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探求真理的人,你就不具备那种无我的胸怀。

  在前三品中,实质上是佛祖如来布施于诸菩萨。什么是诸菩萨?就是那些修道的人们,应该这样来讲,这样去认识,就正好能切实符合于如来真实义。

  以上也是我们二十一世纪修行的人们所应该确立的修行观。所以才有在更深刻层面上的否定和肯定。有了肯定,有了否定,事物才得以前进,才得以发展。人的生活过程、修行过程也是这样的。所以在第四品中,佛祖世尊进一步把自己的悲心,把自己的智慧展示出来。并告诉诸菩萨,告诉那些修行的人们说:你们要注意,须菩提,你们要听好了。“须菩提”在这儿不仅是须菩提这个人,在这个地方“须菩提”的涵义代表着空性。不是一个须菩提坐在那儿,而是有一千多人在那儿坐着。所以对于“须菩提”,我们要当做空性来认识。为什么要空?就是要大家不要执著于我前面讲的那些方法。你们无论是理解了,还是没理解,那都不要紧,我再进一步地讲,讲得更深刻一些。佛祖世尊是这么个慈悲的心理特征。

  这样讲出来了,怎么样去做呢?“应无所住”!在这个地方把前三品所有讲的问题让你全部止住,停下来,你的思绪不要随着我的思绪、按照我的思绪那样去想,这会给你造成妄想。为了不让你产生这样的妄想,告诉你,你要紧跟我的“心”来走动,就像“月穿潭底水无痕”一样。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月亮的光直穿潭水,映现到潭底,可是潭水中没有留下任何光照的痕迹,那境界就是“不住”。

  所以过去说“事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这个鸠摩罗什大师把当年佛祖世尊的话展现得淋漓尽致。过去讲,佛祖如来讲的话都叫“经”,叫“经典”,真理的语言。真理的语言是什么样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那么边讲边肯定,有了肯定,一旦你了解了,马上就要否定,不让肯定的结果在你心中留下影子。当这些修行的人们,诸菩萨们,遇事不留痕迹的时候,那就是“了无痕”,没有痕迹的。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身心行为,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什么样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无施可布”!有的人把布施分为内布施和外布施,管这样的布施叫做内布施。实际上不是!布施没有内外之分,它就是一个整体。真正的布施,是连“布施”的概念都不执著了,这个叫做般若,就是智慧,是没有痕迹的。

  刚才我们讲到了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开阔胸怀,把自己的胸廓打开,包容天地,包容太虚,与天地、与太虚融为一体。那么人作为自然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是不是宇宙大象里边一个具体的事物呢?我们说是的。当你的胸怀与天地、与太虚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布施,这种胸怀,就叫金刚般若,叫般若智慧。

  你们这群人在听,怕你们听糊涂了,怕你们还不能真正了解如来真实义。所以进一步地强调,“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明确了那就是布施的范围和内容。这是在第三品我们就学习了的内容,就是对自然、对众生的规律的认识,不要有固定不变的具体的形象和具体的观念;不要著“见”于有形的实体。桌子是有形的实体,杯子也是,不要住色、相。如果你的观念与大自然的某一个具体事物结合上去了,这种布施,就没有布施的涵义了,没有般若智慧那种布施的涵义。所谓般若智慧的布施,就是不要执著于具体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同时还要不住声、香、味、触、法。就是还对于眼睛看到的内容,耳朵听到的内容,鼻子闻到、嗅到的内容,口、舌头这种味觉的功能,身体触觉所感受到的那些内容,以及在行住坐卧之中、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所感受到的那些内容,不要执著于那些觉受、见解和观念。

  布施是很具体的,只有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修行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和内容都不要著相,不要著色,那么这种布施就一定是什么?就一定是般若智慧呈现的空性境界。不住,就是事情过了就过了,我们就不要再去回忆、再去分辨、再去纠缠。可是我们一般人却不是这样。比如说谈恋爱,两人动情了,之后因其他事而分手了,一说分手,心里就过不得了,就不舒服。为什么出现不舒服?就是人已经住在了这种情感的境界中,而这种情感不是人真正的“主人翁”。那是什么?是人对自我情感概念进行参照对比而留下的心意痕迹,或记忆痕迹在作怪。人已经分手了,情感也已经消失了、没有了、分裂了,可是人的自我记忆中却在不断应相过去的痕迹。人就是因此而产生了痛苦。为什么?著相了,认为谈的对象就像自己的某个物品一样,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著了我相。对于物质财富的执著更是如此,人的观念一旦被有形的物质所占有,人的本体智慧就成为了有形实体的奴隶。所以说,叫“不住色布施”,就是让你知道,不要被具体事物缠绕。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比如平时我们到餐馆,这个菜好吃!还没吃,闻到香味就了不得了,唾液也出来了。吃完了一顿饭还不停地赞美:这个虾做得真好啊!这个蟹我是从没吃过这样的做法。那么这就是我们人的观念被什么占有了?被这个香味,被这个味觉,被这种感受所迷惑、所占有,那般若智慧怎么可能现前?!

  所以说,佛祖讲得非常细致。“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大家要知道,“须菩提”代表空性。这就是明确告诉须菩提,还包括所有修行人,人的身心行为要全然合于虚寂之空性。应该在生活当中像这样去做,在修行过程当中像这样去行,才能得现真如本性。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就告诉我们,行道心的修行人,应该不住声香味触法,这样不住于色地行布施;而且还要“不住于相”,也就是行布施的过程中,不能有布施的概念,哪怕是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念头,都不能停留在上面。只有这样,你那个“心”才能清静下来,才不会障碍你,这样才能获得自由,而使你的般若智慧得以现前。

  佛祖讲得很具体了。“何以故”?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地、再更深一步地解释,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告诉你,说为什么要你这样做?佛祖如来给你画了一个“饼”,放在那儿,说你要是这样做了,你才可以得到,得到这样一个“东西”,不是东西的“东西”。什么样的东西?这样一个“东西”,大家好好参一参。

  须菩提,我告诉你,“于意云何”,对于我上面所讲的内容你理解了没有?那么对于下面我将要提出的问题,你又会怎样认为呢?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段就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这些有道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的人,有彻底为大家做贡献之心的人,你们真能按照我说的去做,去行愿,获得的成果是不得了的。那是怎样不得了?说你看看东方的虚空大不大?南方的虚空、北边的虚空、西边的虚空大不大?上下的虚空大不大?六方的虚空大不大?就是六合的虚空无边无际,从六个方向伸展出去,没有个底,也没有个边际。这样你能够想象吗?像这样的周边十方的虚空,你能不能把这个虚空,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什么样的结果呢?须菩提说,没办法想象,再怎么想我也想不出来。大家能想出来吗?六合的虚空是什么样的?可以思量出什么结果吗?不好想象!不好想象,这上面说是“不可思量”,没办法用思维去丈量,没办法去认识到其边际。那你知道了,如果你按我说的去做,你获得的福德是这样大的,像周边十方的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可思量。

  佛祖如来为了让大家走好修行的路,给大家画了一张“饼”。画了一张什么样的饼?这个饼画得可是真大,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能画出这么大一张饼,是那样的好滋味,好到什么程度?不可思量。那就是说这个饼好,比色、声、香、味、触、法可好得多。与之相比,像你所看到的所有的事物——有形的还有无形的,包括我们的声音,包括我们的味觉,包括我们感觉到的……全都比不上它。它是没办法描述、不可思量、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一张饼,比六合虚空还要不可思量,还要大。这个福德可是了不得!那你们大家愿不愿意做?说放着那么好的东西,你想不想要?那是什么东西?六合虚空无限延展,你那个“我”就在其中,啥也不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不再执著于因此而产生的所有的观念了。

  不住色,也不住相,圆融无碍。那是什么?金刚般若!佛祖在这儿用形象的语言来点我们的这个主题。布施也会获得这么大的成果!可是我们一想布施,就是拿钱,即过去人们认为的“财布施”。实质上是让你放弃对利益的这种占有的贪欲情感,没有了贪欲,就开阔了胸怀,这才是布施真正的内涵。佛祖如来在这里说的一句话,叫“不住色布施”,就是你把你的钱财拿出来,不被物质利益所占有,这就是“不住色”了;同时心里不起“我布施了”这样的想法,这就是“不住相”。

  如来世尊又讲:告诉你们,你们愿意修行,你们有道心,你们的觉悟之心正在开花。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你这个花可以开到六合的虚空上去,无限地往外开放。你说那个美,比吃啥都香,比吃啥味道都好,比你这样打坐感觉到的那种喜悦还要殊胜!比你占有金银财宝、美女、洋房、小车、小秘……那要好得多。不过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奔驰、宝马,可是现在的物质享受比过去古时候要丰富得多,现在的人们对现实物质追求的欲望要强烈得多。一说起车子来就是坐奔驰,开宝马;再有钱一点,那就买一架飞机;再有钱就是到太空当中旅游一趟,坐火箭,上太空,要享受人类创造的科技文明。

  可那是不是“究竟”呢?佛祖世尊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讲的话,在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当中还是有现实的意义。说那个算不了什么,你坐奔驰、开宝马也算不了什么,凯迪拉克也没有啥;说你家一幢别墅有十万八万一个平方也不算个啥,你能带走吗?你能真正拥有吗?人一顿不就是吃一碗饭吗?睡觉不就是一张床吗?你再大的本事,你有再多的房间,你住的不就是一间房吗?所以佛祖世尊说,对这些东西不要太在意了,有一口饭吃,有一张床睡,有一间屋呆着,只要你真心发愿修行,你就可以见证真谛,了悟人生,顿现般若。这个可了不起!这就是如来世尊说的话,佛祖世尊说的什么话呀?“如语者”。佛祖世尊在第四品开始讲“妙行无住”,是如语者也是实语者,没有谎言,非常真实,妙不可言。

  说有了金刚般若智慧现前,那就是比你拥有三千大千世界的存在更妙,在这三千大千世界里边,装满了珠宝,装满了人类现在所享有的一切科技文明成果,这一切都赶不上这张“饼”。这张“饼”的结果是什么?在以后的章节当中会逐渐地讲出来。所以说,不可思量的福报,“亦复如是”。“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大家能按我说的这样去做,你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成果!

  第四品讲到这里就基本上讲完了,但是和第三品、第二品以及第一品当中所表达的主题有没有偏离?没有!在这个里边还是讲述了金刚般若的重要性,证明真理、了悟人生的重要性。你只有这样去做,这个就是最殊胜的法门。所以在前四品当中,佛祖如来就讲了一个“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法?讲了一个如何使我们走向无我的境界,如何在无我的境界下,当下即现般若智慧的法。这是佛祖如来给诸菩萨、未来的菩萨进行的布施。

  什么样的人叫“菩萨”?修道的人、行道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是愿意为大家奉献的人,是在真爱之中时时刻刻展示无我境界的人,是一个彻底地、纯粹地为人民服务的人。你如果按照我这样说的做,我就教了你很好的方法,行所谓的外布施、内布施。其实没有所谓的内与外之分,布施就是一个整体。处在无我的境界中,呈现整体智慧的布施,才是其真正的涵义。

  想一想,钱财拿出去靠什么来指导?靠人之“神”来指导自己去做,自己的精神活动如果著于钱财,你就放不下。“放下”即是布施。放下什么?放下我们一切做人的观念。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观念,人很穷的就想有钱,有钱的人就想享福,什么想法都是一种“观念”。吃好的,喝辣的,享受所谓人间的那种感受,那种感受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好吃的东西不就是一顿吗?吃完了,这个味道还能保持多长时间?这张床睡得舒服,非常美妙,非常舒服,能有多长时间呢?人这一辈子短短的几十年,不求甚解,就荒废了自己的年华。

  所以说,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个想获得生命健康并获得自由解放的人,都应该放下自己的观念。在放下自我观念的同时,还不要有什么?不要有痕迹。这种布施就自然呈现出人的那种全然的知觉觉知,就是达到“无施可布”的境界。

  这就是这一品当中所映现出来的智慧内涵。

  如果从佛学的历史文化方面来谈这些内容,我想其他古今的大德都会讲得很好。但我们是从智慧功夫层面,从真理的本身,去讲解和认识人如何“进入”、如果“下手”,讲解的是如何进入智慧境界的下手法,是这样一个内涵。就开发般若智慧的实质而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世尊也是这样讲的。在一千多年前,鸠摩罗什大师能明了佛祖的本义,通过翻译这篇经文,把如来真实义表达得非常清晰而完整,方便我们后来的人去认识和践证。我们今天就接这个接力棒,把对它的认识讲出来,供大家参考、践行。怎么样去践行?“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法行于称”。做任何事,量体裁衣,不要计较,便是“放下”。在生活当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进入”的时候多一些宽容。你想践行见证真理,就必须少一些计较。说得再精确一些,就是在任何一个行为过程中,在每一“点”上多点儿宽容,在每一“点”上少点儿计较。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在每一点滴的事物当中,多了宽容,少了计较,那是什么?那我们就是“法行于称”,叫“称法行”。

  所以,佛祖如来不仅讲了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的重要性,而且鼓励大家,说你这样做获得的成果,那是不可思议的,没办法想象。就像宋朝的黄山谷,他悟道了,而他们家的直系后代一直享受着他带来的荫德,书香烟火不断,所以延续到现在。这就是实相智慧威德之荫的无始无终效应。这个“荫”不是“阴”,是树荫的“荫”,这就是祖上的“德行”给他们带来的帮助。社会中每个人的子孙后代,都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如果祖上积了道德之福,那么不仅仅只是给子孙带来了方便,更是给社会带来了和谐,这种福德是不可思量的。

  什么是最大的买卖人?在我们这个凡圣同居的世界上,修行见证金刚般若的人获得的这种功德,这种福报、福德,是不可思量的,是不可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也是没办法用任何形式来表达的。所以佛祖世尊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所以你们这样去做,就可以获得不可思量的福德。“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是按我所讲的方法,住在“无所住”上。大家要这样去做,我教大家的这些方法,是我亲自实践过来的,是我已经见证到的,是我已经证明了的,已经感受到了无量的福报——不可思议的福报。所以你们听我的,可了不得,你们赶紧行动吧,菩萨们、修行的人们,哪怕是你们需要健康的人们!仅仅只是指修道的人吗?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不也需要有智慧吗?对所有的众生,“亦复如是”。

  这就是第四品所讲述的内容,没有偏离主题,而且是一步一个层面,一步不仅有一个脚印,还有一个层面,逐层打开,展现出一个整体的、智慧的、“我”的行为,这个就是“妙行”!什么样的妙行?“应无所住”,住“无所住”,就是这样“无住”的妙行。“妙行无住”,行在当下放下!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