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第一次远征失败后,二十二师、三十八师剩余部队全部集中到蓝姆伽训练,又补充了部分兵力,黄埔十七期的毕业生就是分到了蓝姆伽。 这时日军已经占领云南相当一部分地区,目标专门进攻重庆,在内地已经打到贵州独山,就是要逼迫中国政府马上投降, 这样他的兵力就可以重新布置,从一九四一年发动全面进攻开始,他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东南亚。 当时的情况已经很明确,所有的外援物资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是生命线,是最关键的,这条路打不通不行,这样,缅甸就成了必争之地。 编者注: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 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 因当时印度没有战场,中国军队不能称作远征军, 因而于一九四三年八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C. A.I.),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后来虽反攻入缅, 驻印军的名称依旧未改。 编者注:中国远征军,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赴云南接替生病的陈诚,全权指挥由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集团军两支野战部队及相关支持部队共二十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第二次远征胜利后,中国驻印军总司令魏德迈将军称卫立煌为“ 101 胜将军”,意思是“百战百胜”都不足以表彰卫立煌的战功。美国《时代》周刊推出对卫立煌的专访,并在封面上刊登其策马扬鞭的照片,誉之为“常胜将军卫立煌”。 史迪威的意见是再从中国调兵,于是在原有的二十二师、三十八师两个师的基础上,一九四三年调来了三十师,一九四四年,又把中国远征军的十四师、五十师调过来,空运到雷多换完装备后,立即空运到密支那, 准备攻打密支那,这两个师比我们先到一个多月。 缅北反攻开始后几场激战下来,部队减员很多,不足编制规定的数字,需要补充兵员,又先后空运过来我们三个学生教导团分给这五个师补充兵员,这三个学生教导团分别是贵阳学生教导团、西安学生教导团、重庆学生教导团。 这样原有两个师,新调来三个步兵师,加上我们三个学生教导团,驻印军就不是十万人了,超过十万了。 第二次远征的部队分为远征军和驻印军两部分,我们从缅甸往国内方向打的部队叫驻印远征军,总指挥是美军中将史迪威将军,副总指挥是郑洞国。 从国内往国外打的叫远征军,总指挥是卫立煌,下辖第二军、第六军、第八军、五十三军、六十六军、七十一军,加上青年军整编二 七师。 在开赴印缅的几个学生教导团里,我们贵阳教导团是最早到达的,是和黄埔十八期毕业生同时到达。我们这一千多人先到达先分下去,一半给新一军,一半给新六军。新六军有两个师,二十二师只分到两个中队,一个中队是一个连,一个师也就能得到两个连,二百多人。 二十二师是当年打过昆仑关的部队,一直到东北始终是廖耀湘最精锐的师。部队很欢迎教导团的学员,一看学员很年轻,都是十几、二十岁,还有知识,比征来的兵好多了,他们愿意要这样的。 我们的番号叫驻印军新编二十二师学生大队,下辖两个中队,我们的军衔统一被定为学生大队下士学生, 月薪十六个卢比加上十二个安士,都是印度币。 二十二师委派辎重营中校营长武文秀来担任大队长,营长一般是少校,他的资格老,仅比廖耀湘差一点,因为没什么战功,老上不去。 入营第二天就开始训练,队列操练和各种战术教练包括班、排、连攻防,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中国教官担任,有的教官由刚分来的黄埔十八期毕业生担任。兵器训练由美军中校教官带着几个上尉给我们上课。 发给我们的武器全部是美国制造,从当兵到现在已经半年了,头一次摸到枪。 我领到一支经过改造的三 式来复枪,是美国在一九三 年研制的,美国人就给我们用这种步枪,威力很大,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