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1944-1948 我的战争

一九三八年夏,父亲在香港站稳脚跟儿了,在私立仿林中学任职总务主任,兼任高中部的英文教学和高三班主任,仿林是校长的名字。母亲领着我和我哥先到香港,姑姑领着二姐和两个双胞胎妹妹继续在乡下。

在香港,父亲安排我和哥哥就读于仿林中学,我排球打得好,就是在仿林打的基础,我当过校排球队队员,代表学校打过全香港的比赛。当时香港的民众夜校很蓬勃,那个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很强烈,求知的人非常多,学英文、学数学,夜校比比皆是,这种环境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个明白。父亲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教夜校,教夜校是义务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累。一九三八年夏天,广州沦陷,老家很困难,没有生活来源, 钱也寄不过去,我姑姑领着二姐还有两个妹妹也到了香港。

广东省主席是李汉魂,战区司令长官是余汉谋,国民党的书记长是吴铁城,吴铁城是国民党元老,李汉魂和余汉谋原来是广东军阀陈济棠部下,后来倒戈有功被蒋介石留用,李汉魂当了八年广东省主席,余汉谋一直到解放战争还当战区司令。日本人来了,这城一攻就破,没放一枪就撤了,所以老百姓就骂余汉无谋,李汉无魂,吴天无城。

这时香港的物价开始起来了,特别是房价涨得惊人,一厅一房加个床位月租十六元,当时一块钱可以买十二斤米,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九十块港币算是很高了,但维持八口之家也很不

易,根本顾不上在韶关读高中的大姐,大姐只好靠给小学校教书维持,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广州大学,广州大学也迁到了韶关, 白天有空袭不能上课,都是晚上上课。

姑姑她们来了以后,家里负担更重了,八口人住房也很紧张,家里住不下,父亲就安排我和哥哥在学校住宿。

一九四 年秋,父亲的后背长个小火疖子,他没当回事,就贴贴膏药,由于过分劳累,积劳成疾,母亲对医疗这方面的知识也差一点儿,结果越弄越大,医生诊断是背痈。后来更加严重了,发高烧,就送到香港湾仔那边的东华医院,一查是败血症,那时候败血症治不了,父亲就过世了。

那天是一九四 年的阴历九月十七,阳历是十月末,父亲时年五十六岁。

仿林中学的发展有我父亲一份功劳,所以校长发了抚恤金, 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全校师生一千多人都来送别,仿林还有女子中学。

父亲走了,母亲继续供我和哥哥读书,女儿可以不供,儿子不能不供。母亲一直没工作,她虽然会讲中国话,也会讲上海话,但她是在日本长大,对中国好多事情并不太了解,生活也不怎么习惯,比方说我们家过去做饭做菜,她总是做得带点日本式的,天天吃鱼、虾,生的熟的都吃。后来实在供不了我们念书了,因为没有生活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母亲说搬到郊区住吧,郊区房租便宜,远就远点儿吧。我们就从香港中环搬到九龙郊区的西贡,挺大的一个套房,一厅两室、大走廊、大厨房,房租一个月四块钱,很便宜。

但有时要从西贡到九龙或者到香港看亲友,必须天蒙蒙亮就起来,爬过一段崎岖的山路,经过启德飞机场步行四五个小时才能到九龙的亲戚家,到香港那就要过海,也要五六个小时, 往来很不方便。西贡那时候还没有开发,不像现在,都是一些影星、歌星住的别墅,汽车可以直通。

一九四一年的盛夏,母亲领我和哥哥去九龙,天气很热, 三个人都中暑了,晚上到了亲戚家就起不来了,发高烧,人家一看要不行了,说怎么办呢?我母亲那时候心里还明白,就说找七婶吧。

七婶是秘鲁人,她先生是我父亲在美国旧金山读书时的同学,也是结拜兄弟,排老七,后来他们一起去秘鲁工作,七叔就在秘鲁娶了这个妻子,生了五个孩子。秘鲁的生活费较高,父亲回国时,受这个结拜弟弟之托,就把他妻子和孩子带回中国了,七叔在美国挣钱寄回来,妻儿生活就很好,他在国内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和我父亲都是在美国读书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