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瑞古,首先要突破伊洛瓦底江,先头部队已经打下了渡口,李涛师长、傅忠良副师长赶到江边,指挥部队渡江攻击, 刚好轮到我们三排跟随师长到前沿,负责保卫师指挥所,大家特别高兴。距离日本人最近的地方有三四百米,一点不紧张,就是兴奋,心想我能上去多好,不知道害怕。渡江用的橡皮船都安上了发动机,安好先不下水。 这时天上已经没有日军的轰炸机、战斗机,他们上来一架就掉下去一架,整个制空权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战斗一打响,炮火开始轰击,敌军滩头阵地顷刻就被我军炮火全部摧毁。枪炮声听得清清楚楚,连敌人的活动都能看到, 步枪、机关枪有效射程一千米,全能够着。敌人开始垮了,一声令下,橡皮舟全部下水,一个橡皮舟可以装一个班的人,发动机打着,万舟齐发就上去了,渡江船只布满江面,我们在师指挥所看得清清楚楚,兴奋得大喊大叫。 对手还是号称森林之王的日军十八师团,但抵抗一下就不行了,士气太弱。担任主攻的六十六团率先过江后,一鼓作气把瑞古也拿下来了。日本鬼子撤退时,派出监视哨观察我们动向,了解我们下一步的动作,结果被六十六团逮住三个,送回来交给特务连看管。 我们找到一个半地下室,里面有一个关野兽的大笼子,就把这三个人关进去了,吃饭的时候给他们送大米饭,不限量随便吃。那时候已经看出他们没有士气了,不是很堆,但是没有神,问他们什么都回答。 当年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挺凶,但后来我们总结了一下, 武士道精神其实也是唬人。 中国人没文化,没受过更多的教育,不一定懂得更多的道理,但是不当亡国奴这种民族精神,这种很淳朴的爱祖国精神, 武士道精神真比不了。我们有个同学就讲,武士道就是宁死不投降,就是杀人很凶,但我们不杀人。蒋介石说日本武士道精神赶不上黄埔精神,我觉得他说得不到位,是赶不上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很多参加过打昆仑关的、第一次远征的士兵,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从当士兵开始跟日本人打,一直打到当上班长、排长,他那是什么?就是不愿意当亡国奴的民族精神,很淳朴。国家到了危险时候,最紧要的关头,我就跟你拼死。在远征军里,成排成排的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不是一例两例,你攻我的阵地,绝对不让你攻下来,就跟你死拼,最后你攻上来,我拉手榴弹和你一块儿完蛋,就是这种民族精神,为了不当亡国奴,为了胜利,才干出这个事,很多部队都有这样的例子。不是为了什么主义,也不是为了蒋介石,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在学生大队的时候,就经常唱这样的歌:向前进,不后退,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把我们的热血去拼掉敌人的头 渡过伊洛瓦底江后一路进军很顺利,和敌人一接触他们就撤,撤得很快,他打不过,认输了,不像第一次远征那么困难。师长、副师长带着师前线指挥所领着前卫团就往前追。尽管不像前面的步兵班、排、连那样离敌人那么近,但是遇到开阔地有时也能望见敌人,师指挥所不能距离敌人太近,不知道什么时候,旁边出来一股人就容易把你收拾了。 部队按照命令向北行进,遇到没有路的地方,如果指挥官的指北针就在眼前的位置指着北边,就得砍树开路,我们一人一把缅刀,只要行军需要就砍。前卫团和前卫营负责开路,第二天前卫团轮换,新部队上去继续开路。 部队行军的安排,前卫团走在最前面,团前面有前卫营, 营里还有尖兵连、尖兵排,排前面还有个班,班前面还有伍, 一层一层各有各的任务。向前推进的时候,发现情况都是鸣枪, 不用人跑过来报告,那就晚了。营以上才有无线电,连一级只有有线电话,但行军的时候挂不了,所以最前面出情况肯定是鸣枪。 师长、作战副师长、参谋长组成师指挥所跟着前卫团在前面,师部在后面,后勤副师长、政治部主任、各个处长在师部。师特务连有三个排,轮流跟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