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1944-1948 我的战争

军替下来。

我们上来了,但他们不交防,不服气,怎么就你新六军能打啊,我不能打啊?我们只好在后面等着,这一等不要紧,他们伤亡更大了。他们较劲儿啊,怎么的,瞧不起我?我打不下来,就得你们上?冲,给我上。结果越冲伤亡越大。

这场战役,我印象挺深,因为我几乎到了前沿了。

我们每天早上固定磨豆腐,黄豆一拿来就去磨豆子, 我连一碗豆浆都不带喝的,这是大家公用的,不能动。但这天因为部队向前接防,附近没有磨豆腐的,我这个伙食委员必须到前面找豆腐房,越往前走,越是前沿, 就越是打得紧张的地方,打得紧张也得往前找。

最后我和卓干成找到一个地主大院磨豆腐,这个地主是黄埔十二期毕业的,退役了守着家里的田园过日子。

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四方面军士兵正在进攻敌人的山头阵地,枪声密集。由于事先没用炮火摧毁日军的机枪阵地,火力也没有压制住对方,所以伤亡很大,但还是拿下了敌人控制公路的阵地。

接着伤兵就抬下来了,疼得哎呀我的妈呀地叫唤, 他们的兵受伤了没有急救包,连绷带都没有,能拿块破布包扎包扎就不错了,当时国内军队的保障都很困难。我跟卓干成说这回可倒好,本来是磨豆腐,磨出那么多伤兵来。

编者注:湘 西会战,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起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止于六月七日。双方参战总兵力二十八万余人,战线长达二百余公里。中国军队在盟军飞机的协助下,毙伤日军三万余人, 拉开了战略总反攻的序幕。为保证战役胜利,蒋介石命令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将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六军三万多人空运到芷江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

 

我们看着很感慨,当时就觉得他们这个部队打不了 仗,要是我们上去把他们换下来多好。其实接不接防都 是小意思,他们也很勇敢。

那时候年纪轻,很浪漫,战斗正在跟前儿进行,机关枪咔咔响,炮轰隆隆打,我这边还在豆腐坊磨豆腐呢, 卓干成就唱歌,他会的太多,可以随便拿来就唱,我特别喜欢他这点。

我们就在田园前的小河边坐着,他说耀武,我教你唱歌,唱的是《杜鹃花》:三月的杜鹃花,开遍了山冈上 唱得很抒情,战争打得那么紧张,好像我们还有心思在这寻乐,其实不是寻乐,就是抒发点感情,眼前伤兵一个个的抬下来,一边走一边叫唤,心里不是滋味。

日军最后被赶到雪峰山的东坡,四方面军开始往邵阳方向压他,我们又要接防,还不让接。廖耀湘这时就有点不那么舒畅,王耀武说,那你就跟着他走吧,廖耀湘说,我跟着干什么,我撤回来。于是我们又从东坡撤回到西坡,王耀武也不拦。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当时职位相当于集团军司令, 比廖耀湘大,解放战争时守济南被俘了。

廖耀湘是蛮有信心的,就那么几个小日本鬼子,我上去保证拿下来,是你们不行,他心里很有底。我们士兵的士气,一说上,听见枪响炮响,高兴得活蹦乱跳往前冲,再加上我们的弹药武器充足,这种士气能不打胜仗吗?可就是不让你打。

我们撤到西坡驻下,这才定下神,一看湘西的风景太好了,一座座云霄里的高山、碧绿的树林、青青的泉水,我们说,不能打仗,就欣赏美好的湘西景色吧。

湘西少数民族多,特别是苗族的姑娘、小伙子都喜欢唱歌,山歌很优美、很悦耳,用现在的话说,那些就是原生态的歌手

我们都喜欢听他们唱歌,光在一旁看,生活习惯、风俗不一样,不敢多插话,谁也没教过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少数民族,就是发自内心地在旁边叫好、鼓掌,不多表示, 挺有分寸。

当地老乡丢一个辣椒可以骂你半天,就站在田头骂啊,湖南妇女连骂带喊像唱歌似的,就那么骂骂咧咧的,谁敢碰她们的啊?老百姓不怕当兵的,抗日的时候不是人家求部队,而是部队求人家,不敢欺负老百姓,跟老百姓买东西不给钱不行,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