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1944-1948 我的战争

,从1944 1948,姥爷的战争共是两场战争,之所以把战争这样的大词儿放在一个小人物头上,是那个时代的人,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个人命运,已经与国家走向绑在了同一驾战车上,由不得你了。姥爷的背后,站着他当年的同学,再后面,是十万从军青年,再后面呢?是一代人的命运。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叙述,却可以让原本不甚真切的一些历史景观忽然清澈见底:

很多人对当年四万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凌辱至今心有不甘, 但究竟为什么那时的我们就那么不禁打?为什么日军一个师团就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现在这位老兵告诉你:战场上士兵打完枪,子弹壳自己还得捡回来再上交;军队的士兵只发半床被,睡觉时要用皮带把脚裹绑上。在国家与国家的对抗中,一方的军队困难到如此地步,挨打一点都不奇怪,再多四万万也没用。

关于全民族抗战热潮的资料非常多了,但这些资料大多出自大人物,不仅宏观,且难免令人担心是否有粉饰,请谅解我用了这样一个词,局外人怀疑真相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更加说明再现历史的必要性。现在这位当年的下士学生坐在你面前说:

国家到了危险时候,最紧要的关头,我就跟你拼死。最后你攻上来,我拉手榴弹和你一块儿完蛋,就是这种民族精神,为了不当亡国奴,为了胜利,才干出这个事,很多部队都有这样的例子。

关于国民党抗战,恐怕是这一年姥爷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消息是我女儿带来的。那天伯鱼第一次到姥爷家听我们聊天,聊到中途,我忽然想起来就问她,你们现在的课本是怎么讲的? 鱼说,共产党坚持敌后战场,国民党坚持正面战场。那一刻,我看见坐着的姥爷忽然半立起来,上半身朝着伯鱼伸到饭桌的中央,又惊又喜的眼睛亮出闪光,就说了三个字:真的呀?

这句话,我想他等了刚好六十年。

分析国民党内战失败原因的史料无数,姥爷说:陶铸、徐向前、陈赓、左权、林彪这些高级军官都是黄埔的,为什么八路的黄埔生就能打?为什么国民党的黄埔生就不能打?老实说,

我采访到夏天时还是对此很迷惑,仅仅一个二十二师,在东北就有三次战斗是以一个团对抗解放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军的兵力,三次均占上风,国民党在东北共布置了几十万部队,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为何仅仅两年半就被对手秋风扫落叶般给收拾了?但是当绵绵而来的事例都指向了腐败这两个字时,再一次清澈见底,一句话,腐败的力量是无穷的,国民党失掉了民心。

那时的民心就是要吃饱饭,回顾我们的五千年史,改朝换代、风起云涌,真的就没跑出一部吃饭史。

许多史料讲国民党士兵厌战,但是对为什么厌战?厌战的表现如何?厌战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缺少具象认识。正如汶川地震,当现场的电视画面、图片纪录、切近到个人生死的新闻描述一一展现眼前时,这种感染力立即动员起了全民族的爱心。

为什么厌战?因为国民党底层官兵眼中的世界正在崩塌。

这一年,我始终相信,自己进行的是一项填补出版空白的工作。从这个角度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

 

本书正文的全部内容,均来自姥爷的口述,他没有任何借助,尽管我提供了一些散乱的材料和地图,对他似乎帮助不大。也正因此,难免个别地方与史实略有出入,敬请读者谅解。

然而几乎所有看过初稿的朋友,无不钦佩老先生的记忆力, 这些数量不小的六十几年前的名字,从职务转换、军衔变化到籍贯甚至家属来历,在他数起来有如谈论眼下的亲友,为什么他忘不掉?

由于开工时还不熟悉录音笔的使用,几次导致文件丢失, 好在姥爷比我有耐心,让我惊讶的是重新再讲,有些细节不但措辞一致,连口气都是似曾相识。

从一九四八年二十岁被俘至今已经六十二年了,可否这样假设,姥爷的内心世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那五年?这是他八十二年人生中最具色彩的五年,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