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费俊龙、聂海胜:从乡间少年到飞天英雄

作者:格 林

字体: 【


  2005年10月12日9时,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呼啸冲天;17日凌晨4时33分,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从“五”到“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数字递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却迈出了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神舟六号的太空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
  完成这次航天任务的是两位出生于南国的航天员,费俊龙,江苏昆山人;聂海胜,湖北枣阳人。他们的家乡相隔千里,人生历程却是如此相似……
  
  乡间少年的飞翔梦想
  
  从江南水乡田间小路上那位肩上总是背着一卷宣纸去上学的小学生,到今天背负着一个民族探索太空重任的航天员,费俊龙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征服之路。
  从小生性腼腆的费俊龙,与周围小伙伴的关系都很好,从不与人打架、争吵。由于生长在农村,他很小就懂得帮着家里人干农活,十多岁就边上学边挣工分,背麦子、背稻穗甚至还去背河泥,一天下来才挣3个工分。高中时,费俊龙仍然不爱说话,但是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前五名。他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经常为班级出黑板报。那时,他的房间里挂着两张画,一张是电影《开枪,为他送行》男主角的肖像,另一张是海洋动物,上面题有“海洋是生命的承载,生命在此复生”的字样,这些都是他的心爱之作。
  1982年,即将高中毕业的费俊龙碰上空军来学校招收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上画出的画卷,一定比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的更美吧?他瞒着家里人,悄悄报名参加了飞行员体检。得知自己三代单传的孙子要去空军当飞行员,爷爷首先不同意。“周总理小小少年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我已经17岁了,能照顾好自己。”时隔20多年,父亲费长宝仍然记得儿子当年说的这句话。
  “既然选择了上天,那就要好好飞。”从军前父亲的嘱托,成了费俊龙的座右铭。两年后,他以全优成绩从空军飞行学院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教员。担任飞行教员,他被评为全空军优秀飞行教员;担任飞行技术检查员,他将各种事故归类分析,编写了一部题为《警钟长鸣》的飞行事故调查报告。1992年7月,在驾机进行高空性能试飞时,突然发生了燃料不足的意外,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冒险飞回机场。飞机迫降后,油箱里的油已完全耗尽。过人的勇气、过硬的技术与冷静的头脑,使他32岁就晋升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正当费俊龙准备在蓝天上继续挥洒自己的人生画卷时,新的选择出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呼唤第一代航天员。1998年1月,他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与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等人一起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如果说费俊龙把自己擅长的绘画“绘”到了太空,那么,聂海胜则是把一个放牛娃的梦想圆在了太空。聂海胜当放牛娃时,就曾在牛背上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翅膀,飞上了蓝天。成为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后,他以为自己的梦已经应验,没想到,如今这个梦又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实现了。
  兄妹八人中,聂海胜排行第六。小小年纪,聂海胜就得面对生活的艰辛。捉襟见肘的生活常令聂家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是一只兔子。上初二那年,当了十几年生产队长的父亲因胃病辞世,他不能再上学了。作为家中惟一的壮劳力,聂海胜开始与母亲一起支撑整个家庭,协助大人们挖水渠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份活儿。聂海胜本是班上的尖子生,老师们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孩子,他的辍学令老师们感到不安。几天之后,校长和班主任冒雨来到家里,向聂母表示可以减免聂海胜上学的所有杂费。母亲感激得热泪盈眶,她说:“再苦再累,也要让海胜上学!”
  正在地里干活的聂海胜得知能重返校园,扑在母亲怀里痛哭了一场。从此,他更加刻苦,考上了县重点中学。他数学成绩特别好,考试经常第一个交卷,分数也经常是满分。考虑到他的生活困难,学校给他每个月发3元救济金。即便这样,聂海胜还得在假期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和自己的学费。
  1984年,聂海胜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重重难关,似乎总是与这个农家娃如影随形。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第一次驾驶战斗机单独飞行,就遇到了生死考验——在飞向4000多米高空时,惟一的一台发动机突然停止转动。飞机急速下降,地面指挥员命令他紧急弃机跳伞,但聂海胜一次次地冒险作着努力,总想把飞机安全开回去。1000米,800米,600米……直到距地面只有四五百米,再不跳伞就会人机俱毁时,他才按下了开关,跳伞求生。后来查明,事故原因是发动机出现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部队为他记了三等功。1998年,国家招收首批航天员,各地的飞行精英跃跃欲试,志向高远的聂海胜更不会放弃这次机会。经过层层选拔,他凭着过硬的素质顺利入选。2003年,他被选拔进入神舟五号飞天三人梯队。
  
  攀登“上天阶梯”
  
  前苏联著名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为“上天阶梯”。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体质训练,从专业技术学习到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训练,从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到心理训练和救生与生存训练,一共要经过8大类、58个项目的专业训练,才能达到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标准。其中的艰苦是常人无法承受无法想像的:低压缺氧训练,按照相当于每秒15米的速度迅速提升到5000米的高空,在氧气稀薄的情况下持续30分钟,耳鸣脑涨出虚汗,血压下降;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要连续多天保持-15度卧姿,除解大便外,不允许改变姿态;72小时隔离舱抗疲劳、抗寂寞训练,航天员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狭小空间内,独自一人72小时不能休息,并完成指定的作业;转椅试验,要固定在转椅上,多角度飞速旋转,每次持续数分钟。为达到要求,他们反复向自己的承受极限冲刺……
  接受航天员选拔时,聂海胜的体重稍稍有点超标。于是,如何“减重”成为一个课题。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不吃东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减重?只有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实现。“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在圆圆的大厅里,聂海胜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的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而饮食也有特别规定,一日三餐都由营养医师制定食谱。女儿就曾经“抱怨”:爸爸每次回家,就不能吃想吃的东西了。5年内,聂海胜把自己的体重减了5公斤,并一直保持着67公斤的标准。
  神舟六号计划在太空进行多天飞行,费俊龙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烂熟于胸,一项项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方案,全部做到不查手册就能处置。费俊龙的细腻与执著甚至到了令教员也感到吃惊的地步。有一次训练,教员出了一道题:“导致某异常情况返回的故障模式有几种?”教员准备的标准答案是5种,费俊龙竟答了6种。检验结果,费俊龙是对的。
  “神六”需要在太空中飞行多天,因此与仅飞行一天的“神五”比起来,对航天员的训练更为严格。他们第一个面对的就是生物钟的调整问题。在离地面400公里的飞船里,一个昼夜是1.5小时,也就是说,地上一天,天上要经过16个昼夜;5天里,航天员在太空中经历的是80个昼夜。如果是未经训练的普通人上去,可能天天都在睡觉,什么科学实验也做不了。“神六”航天员掌握的第一个“超能力”就是自己调整生物钟。无论什么时候,该睡觉时,马上睡着;该醒来时,精神百倍。航天员要做到这点,必须经过5年循序渐进的训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