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滇东明珠
作者:张永权 晏国珖
字体: 【大 中 小】
大电网输向广东、广西。其五,五乐人的真诚、纯朴、热情让人感动,“全力支持滇东煤电工程,要地给地,要房拆房!”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专家的论证,不仅实现了富源人民的期盼,也使竞争这一工程的邻省邻县心服口服。
这时,继任不久的富源县委书记梁志敏,面对十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他激动、兴奋,更感责任的重大。一向性格稳重的梁志敏,铺开滇东煤电工程的宏伟蓝图,禁不住心潮滚滚袭来。几代人的心血,在蓝图上闪现,一幕幕场景,在眼前展现……为了这一工程早日立项施工,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和香港以及内地有实力的大企业谈判;曲靖市委书记米东生、市长李培,在“非典”时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藏着大口罩飞北京,向国家发改委的领导汇报滇东煤电工程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给这一工程寻找一个有实力讲信用有作为的投资业主,原煤炭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叶青,在曲靖市副市长王喜良等陪同下,多次到黄泥河五乐、十八连山考察。老人踏进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土地,抓一把大山的泥土,眼中闪着泪光。这是烈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啊,但这里的人民,至今还生活在贫困之中……老人沉思着,当他捧起从地心钻取的乌亮的煤芯时,又禁不住充满信心: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希望的土地,一定会让贫困的人民富裕起来的。老人的胸中,突然出现了一座矿山,一座电厂,一个煤电一体的现代化的大企业。谁最有实力来建设这大型煤电工程?叶青想到了由山东鲁能集团作股东的德源公司,他们的形象很有号召力,“鲁能泰山,鲁能泰山”——叶青禁不住默念起鲁能资助的足球队。这是福慧双重和谐的机遇,一个在华东的泰山下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叶青牵手,走进了黄泥河畔的十八连山,一块崭新的名牌——鲁能集团“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闪着耀眼的光采,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于是,经过叶青挑选的一大批精兵强将,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黄泥河的五乐。
2003年7月21日下午,昆明官渡大酒店。曲靖市张登亮副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在滇东煤电工程会议纪要上签字。当“曲靖市人民政府”火红的大印盖上时,世人瞩目的“滇东煤电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便在富源县的黄泥河镇五乐村拉开了序幕。
四
2004年6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率领副省长李新华省委秘书长杨应楠在曲靖市委书记米东生、市长李培等陪同下,采到五乐滇东煤电工程考察调研。随后,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秦光荣,省人大常务副主任牛绍尧等,也先后来到五乐。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曲靖市成立了滇东煤电工程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米东生挂帅任组长。
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使县委书记梁志敏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早在2001年7月,刚刚任富源县委书记的梁志敏,就带着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迈开双腿,行走在富源的山水间。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这个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对富源今后的发展有了准确而可行的把握。他的那些发表在党报党刊的调研文章,显露了梁志敏的敏锐目光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篇文章强县,两大品牌富民》、《抓住西电东送机遇,建设云南煤电大县》、《构建富源精神》等深思熟虑的文稿,勾勒出一幅理论结合实际的发展蓝图。而全力支援滇东煤电工程,就是这幅蓝图的主色调。
尽快改变富源因交通不畅而制约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这一瓶颈问题,就是梁志敏及其同事们的大手笔。
梁志敏在全县交通会议上响亮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艰苦奋斗,背水一战,举全县之力把从古驿道开始的富源之路,提升到一个新的等级!一时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大修公路,成为富源人的自觉行动。在一个尚不富裕的山区县,就有11000多人和170多家企业捐款近3000万元,并在国家支持下融资近6亿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提前半年实现了出省通县公路等级化。同时,在曲靖市资助下,及时修通了滇东煤电工程的进场公路。
与此同时,富源县还抽调强有力的领导干部,成立支援滇东煤电工程领导机构。早在工程动工之前,县委就指示工程所在地的黄泥河镇于2003年4月成立了支援滇东煤电工程指挥部,县委常委、原黄泥河镇党委书记杨学智任组长,镇长尹江云等为副组长。他们随即进驻五乐村委会开展工作,为维护和稳定工程周边秩序,还成立了五乐警务站。随着工程进展,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4月成立富源县支持滇东。煤电工程领导小组及其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彭志能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张晓国、副县长何耀先、桂国林任副指挥长。一时间,可谓精兵强将上阵,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曲靖市政府的协调下,市工商局等十多个部门来到富源现场办公,只用数天时间,便为滇东能源责任有限公司办完了全部手续。富源县的有关职能部门,尤其是发展计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环保局的领导和干部,全都来到黄泥河五乐现场办公。在全县全民支援滇东煤电重点工程建设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乐章。
建设局的彭家福局长,把办公室搬到五乐的简易工棚中,房管、规划、设计等股室,也在现场安营扎寨。彭家福在五乐一住就是七十多天,每天一瓶矿泉水,吃喝洗都是它,蚊虫叮咬生病了,就打上一针又坚持工作。房管股长李燕,为赶写几百份拆迁通知书,两天两夜未合一眼,直到第三天早晨打印完所有材料,便昏倒在现场。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绍江带领一班人,仅用几天时间,便加班加点丈量完了5000多亩被征用的土地面积,协助业主方付清了群众的征用拆迁费,稳定了人心。市、县环保局为了把这项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范围,在选址上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又和业主方反复商量,选用了先进的进口设备和先进工艺,减少粉尘和硫的排放量,避免在生产中出现酸雨等现象。连国家环保局的领导深入现场考察后,都夸赞滇东煤电工程是利国利民的环保工程!林业局为确保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连山不受施工的损坏,他们国庆放假也不休息,在施工现场严格执法,促进业主方按有关要求严格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建设和五乐移民新区建房的木材需求,经过向有关部门申请,为黄泥河林业站办理了木材经营许可证,从而杜绝了滥砍滥伐和用材中的违法交易。水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顶烈日、冒风雨,在黄泥河沿岸测设水文资料,为配套工程咚喇水库的建设,提供了科学论证。如今,从咚喇水库中的那一片碧波中,人们还可以看见水利科技工作者辛劳的身影……
然而,整个滇东煤,电工程建设中,千难万难,最难莫过于征地、拆迁、移民安置。黄泥河镇举全镇之力来纾解这一难题,从当年的书记杨学智、镇长尹江云到今天的副书记刘保稳,带领几十名干部像钉子一样,钉在五乐工作。尹江云的爱人患甲状腺癌,也顾不得回家照看。刘保稳因长期在山上工作,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