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滇东明珠

作者:张永权 晏国珖

字体: 【


  一
  
  莽莽乌蒙群山,滔滔黄泥河水,奇山秀水孕育着一块土地——
  这里,是当代伟人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鏖战过的地方。
  这里,是一代奇人徐霞客由黔入滇考察珠江源头时留下许多精美文字的地方。
  这里,也是新时期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老、少、边、穷”的地方。
  它就是位于滇东万山丛中的富源县。
  在富源,有一个叫黄泥河的乡镇。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十八连山,在其西部起伏绵延。站在黄泥河的五乐白龙山巅,清晨可以望见从群山中升起的一轮红日,清新艳丽,格外诱人。青山绿水间,独路河唱着迷人的山野小曲,抒发着大山火热的情怀……
  和大自然中的这一轮红日相辉映的,又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五乐的群山中升起,那就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滇东煤电一体化重点工程”。仅仅27个月的建设,煤,便从白龙山煤矿的坑口直接进入现代化的洗选厂,通过皮带运输机的长龙,源源不断地将精煤运进位于五乐村的大电厂;经过电厂脱硫、除尘、造气等一整套自动化流程,转化成巨大的光和热输向南方大电网……
  迄今为止,富源滇东煤电工程,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煤电一体火力发电厂。概算投资白龙山煤矿22亿元,滇东电厂98亿元,总计120亿元。白龙山煤矿年产800万吨无烟煤,除500万吨供电厂发电外,尚有300万吨可供出口。电厂有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机组4台,总装机240万千瓦。除了给国家提供巨大的能源外,还创造了巨大的税收。从2006年发电起,地方税收便可增加4800万元,到2008年就要上升到2亿。国家税收也将同步增长,两三年后国税将会突破4亿元。
  数亿,对西部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是多么炫目的数字啊!
  今天,我们走进现代化的厂区,绿树成阴鲜花笑,草坪吐翠蜂蝶飞,和十八连山峰峦一样威武的四个巨大的冷却塔以及从德国、美国进口的现代化发电、脱硫、除尘设备,都在悄然无声中,恪尽职守,发热发光。过去连汽车都很少见过的山里老人,当他们看见那百多个轮子的卡车装载着小山包一样庞大的设备开进五乐时,在惊异中他们会心地笑了。一阵爽朗笑声后,人们又走进刚刚过去的那600多个日日夜夜,那充满了艰辛、痛苦,但又是可以引起自豪的600多个日夜。
  现代化的滇东煤电一体工程,从征地、拆迁、施工到产煤发电,仅仅用了27个月,创造了中国煤电一体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被施工方山东鲁能集团滇东煤电责任有限公司称之为神奇的“五乐速度”。负责现场施工的副总经理李洪异,为国家建设走南闯北,青海、新疆、陕西的许多重点工程都曾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他说,在他见过的人中,富源人最真诚,黄泥河五乐人最实在、纯朴,当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需要他们作出牺牲时,他们全都认了;特别是在没有做好妥善安置时,他们也能忍辱负重,这里的老百姓真是太好太好了!李洪异说着,眼睛湿润了:“可以说.没有富源人、五乐人的倾力支持,就不会有滇东煤电一体工程的今日!”
  
  二
  
  云南东大门的富源县,位居滇、黔、桂的“金三角”,入滇第一关的胜境关耸立在“滇黔锁钥”的位置上,这里神奇得令人惊异,不仅是土分两色、岭划疆域,而且“风雨判云贵”。界头石牌坊,前后雄踞一对石狮子,那面向贵州的一对,身上长满了湿漉漉的青苔,而身朝云南的石狮,则蒙有干燥的红土;牌坊旁边的百年古杉,身向贵州的一面长着厚厚的青苔,对着云南的这面沾着红土尘灰,彰显出贵州多雨、云南多风的天候特征。
  胜境关因此而走进中国名胜词典,富源县则成为历代地理学家、中外游人的神往之地。
  富源,顾名思义有着丰富的资源。在这个两头宽、中间狭仄、形似葫芦的县域里,绿色保健食品魔芋远销海外,“大河乌猪”因其肉质细嫩奇香而享誉大江南北,硫铁、莹石、铅锌、锑沙、石膏等矿产资源,开采价值极大。特别是煤的储量惊人,已探明的煤藏就有64.24亿吨,地质储量达204.71亿吨。位于十八连山的老厂、雨汪、黄泥河矿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无烟煤田,现在已探明的无烟煤储量达42.8亿吨。不但煤质好、发热量高,而且埋藏浅、易开采。有的村民在山上放牛,有时牛脚在一个土坑里踩来踏去,就会踩出一眼矿苗来。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富源人却是捧着“宝葫芦”受穷,资源的优势长期转换不成经济的优势、富裕的优势。
  黄泥河镇的五乐,就是富源的一面镜子。
  五乐,一个地名不知寄托了多少代人的企盼。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第一次解放,山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认为从此会“有田耕乐,有饭吃乐,有衣穿乐,有房住乐,有安全乐”。于是,便把他们世代生息之地取名为“五乐”。
  新千年来临的那一个寒冬,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人们的脸面,但从富源胜境关到县城,从黄泥河镇到五乐村,公路边、山路上,站满了欢迎搞设计论证的煤电专家的人群。没有人去刻意组织,是少数民族的全都穿上了只有在节日才会穿戴的民族盛装。古敢乡的水族同胞,戴着“吞口”面具,敲着鼓,打起锣,跳起最具水族特色的“吞口舞”。五乐村的村民,“乐”翻了天,他们舞着缠绕有“金钱”的木棍竹棒,用最原始,也是最富地方特色的“金钱棒舞”,来表达他们的一片真情。
  那些走南闯北的专家,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难得遇到像五乐这样纯朴真诚热情的山民,一个个真是感慨万千。这时一位叫秦素珍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捧着煮熟的土鸡蛋和烧红薯,蹒蹒跚跚走出人群。也许是老人过于激动,不慎崴了一下脚,便跛着脚,硬撑着把土鸡蛋和红薯送给一位叫孙丽萍的女专家。孙丽萍扶着老人,连声“谢谢,谢谢”,双眼不禁流下了热泪。
  老人们说,这样催人泪下的场面,再现了五十多年前解放大军挺进大西南,走进富源胜境关时的那一幕……
  这一幕昭示世人:富源人期盼滇东煤电工程,这也是一个贫困老区的人民在盼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啊!
  
  三
  
  五乐,滇东煤电工程的最佳厂址。
  专家们得出这个结论,不仅是黄泥河五乐人的真诚热情征服了他们,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
  首先,这里的煤藏储量丰富。五乐白龙山坑口煤矿生产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电厂,四千米的距离,就实现了“煤电零距离”的整合,比之于那些用汽车、火车把煤运到数百里外的电厂发电,可为国家节约数亿的资金。五乐煤电一体的天然结合,必将揭开中国火力发电最辉煌的篇章。其二,黄泥河五乐,处于十八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外缘,煤从这里出,电在这里发,对十八连山的生态影响可似减少到最小的范围。其三,黄泥河铁路货场离五乐十来公里,便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进,黄泥河滔滔不绝的河水能满足电厂的用水。其四,国家重点工程鲁布格电网距五乐几十公里,滇东煤电工程的电力能尽快并入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