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你来我往
作者:滕肖澜
字体: 【大 中 小】
你来了——你自己说,这像什么样子,这两天区里大检查,规定门口不许设摊,不许讨饭。这小姑娘这么一跪,算怎么回事?”围观的人听了,都朝刘芳芳看。刘芳芳窘得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
“这小姑娘也蛮可怜的。”有人道。
“是的呀。又不是什么很高的要求,只是要读书。我家那个小赤佬,最好是不要读书,天天吃吃睡睡,打打游戏。”
“初三的学费会有多少?不是说九年制义务教育嘛?”一人道。
“也没有多少,你就做做好事,把学费给她好了。”另一人戏谑道。
那人嘿了一声:“不是我不肯给,当初谁说要负担的,就应该负担到底。否则不成戏弄人家了嘛。”边说边朝刘芳芳看。
门卫老头对刘芳芳说:“你快点把她弄走,否则上面怪下来,倒霉的是我。”
刘芳芳气恼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家里又不是福利院,她有本事就到市政府去闹呀,我也算服了她。”
门卫老头摇头道:“我不管,反正这是你的事,你要搞定。”
“我连我自己的事都搞不定,还搞得定她?”刘芳芳叫起来,“这小姑娘难缠得很,什么事都做得出。我跟你讲,她这是在把我往死里逼呢——”刘芳芳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刚才孟爱军的话“逼得他没有退路,他就害怕了,就会乖乖把钱拿出来了”——没错,讨钱就是把人逼得没有退路,谁先撑不住,谁就输了。马副总比她狠,说叫警察就叫警察,一点还价也没有;王琴也比她狠,连喘息的机会也不给她,花样一个接一个,连环扣似的。无论讨钱还是被讨,她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刘芳芳怔怔地,竟委屈得想哭了。忽地大声说:“起来!”
王琴偷偷拿眼瞟她。刘芳芳又说了一声:“叫你起来没听见?”
王琴一骨碌爬了起来。刘芳芳径直朝前走,很快地,便走出了人群。王琴紧跟在后面。她人小腿短,只得加快频率,仿佛踩着小碎步似的。两人一前一后地快步走着。刘芳芳喘着气,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是不会把钱给你的,绝对不给——我跟你讲,你有什么手段就尽管耍出来,一样一样地耍出来,我等着呢!”铁道局的大门,种着一棵老槐树,树叶很茂盛,风一吹,便沙沙地响。夏天时,树下总会站着一些乘凉的人。冬天,阳光从密实的叶缝里洒落下来,满树一点一点的金色,晃啊晃的。
刘芳芳在老槐树下铺了一张席子,跪在上面,膝盖旁是一张纸,写着“一条人命到底值多少钱?”——毛笔字是底楼的老张替她写的。老张年轻时练过书法,有功底。这句话是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来的。原先想写“铁道局草菅人命”,又觉得过头了,没到那个地步,怕弄巧成拙。孟爱军提议写“谁来为小老百姓做主”,大家斟酌后,觉得有些偏题,也不够醒目。琢磨了大半天,才想出这句话,意思清楚,又引人注目。还有人建议写血书,说那样效果更好。刘芳芳怕疼,坚决不肯。那人说弄点猪血鸡血也可以。刘芳芳不同意,说又不是走江湖卖狗皮膏药,不能骗人。临出门前,刘芳芳带了仁丹和清凉油,还有草帽——这么热的天,她身体又不好,一直跪着怕中暑。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充分。
刘芳芳选择了上班的高峰时段。走路的,骑自行车的,开车的,都凑过来看热闹。很快地,刘芳芳身边便密密实实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都很好奇。
“这女的是谁啊?”
“好像是前不久死掉的那个搬运工的老婆。”
“听说赔得不多,当然不服气了——嘻,这下有好戏看了。”
“再闹也没用,领导才不吃这套。领导要是吃这套,就不叫领导了。现在的领导啊,嘿,心都是钢筋水泥做的——”
“嘘,别说了,马副总来了。”
马副总下了车,朝这边走来。人群给他让出一条道。他看见刘芳芳,一愣,再瞥见地上的字,眉头立刻蹙成一个深深的“川”字。马副总对围观的人说:
“去去去,不上班,在这里看什么热闹!”
人群渐渐散开了。马副总对刘芳芳说:
“你这个人啊,准备闹到什么时候?这里是国家单位你晓不晓得?你在这里胡闹,影响大家正常工作,情节有多恶劣你晓得吗?”
刘芳芳摇摇头,说:“马副总你搞错了,这里是大马路,人人都可以来的。铁道局在里面,我又没有进去。大家高兴过来看,我也没有办法。”
马副总怔了怔,咳嗽一声,又道:“我晓得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我劝你不要再玩花样了。对你没好处的。”
刘芳芳说:“我没有玩花样。我是实在没法子了,只好跪在这里。我现在跟地铁里讨饭的没啥区别,都是求人家给我一口饭吃。”她说完,便伏下身子,头碰着地,动也不动。路边不时有人经过,见到这情景,都过来看,摇摇头,或是笑一笑,走了。马副总怔了一会儿,没法子,也只好进去了。
太阳晒得厉害,刘芳芳戴上草帽。膝盖有些麻了,她捶了捶。过了一会儿,旁边来了个卖棒冰的老太婆,头上包块毛巾。她朝刘芳芳看,操着外地口音说:
“这块地方是我的,我一直在这里卖棒冰。”
刘芳芳忙道:“对不起对不起,阿婆,你借我用几天,我有急事。”
外地老太嘿了一声,说:“你急得过我吗——我不把这些棒冰卖完,家里那几口人晚上就要饿肚子了。”
刘芳芳叹了口气,把地上的纸往旁边挪了挪,腾了一小块地方出来。外地老太走过去,将棒冰箱子往地上一放,再解下头上的毛巾,擦了擦脸。
“这么热的天,你跪在这里干什么?”她问刘芳芳。
刘芳芳苦笑:“讨饭。”
外地老太诧异地朝她看,又朝那张纸看,可惜她不识字,只是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唉,又多了个跟我们抢饭碗的人了。”
中午时,刘芳芳拿出一个面包吃,外地老太则是自带的饭盒,白饭上放几根咸菜,还有几片土豆。两人默默地吃。太阳火辣辣地晒下来,渐渐地,刘芳芳就有些吃不消,外地老太则若无其事地吆喝:“卖棒冰来,卖棒冰来!”
刘芳芳的头越来越疼,裂开似的,鼻子里呼出的气都是火烫的,眼睛也有些发花了。外地老太瞟她一眼,道:“汗出不来——你快要中暑了。”
刘芳芳吃了几颗仁丹,在太阳穴上抹了些清凉油,勉强道:“没事的。”
外地老太嘿嘿笑道:“你这身子骨,讨饭不行,只能在家看看孩子。”
刘芳芳笑笑,没力气说话。头越来越重,像顶个大铁锅,很快地,眼前一黑,没了知觉,上身直挺挺地往前倒去。
刘芳芳是被铁道局的门卫送到医院的。门卫请示了局里的领导,领导说救人要紧,便将她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医生检查了,说没什么大碍,就是中暑,吊两瓶盐水休息休息就好了。
傍晚,刘芳芳离开医院,看见王琴急匆匆地赶来。刘芳芳一愣,还不及说话,王琴已经一把扶住她,关切地说:“阿姨,你怎么了?真是急死我了。”
刘芳芳看着她,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也不晓得该说什么,索性不说了,也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