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多来米骨牌

作者:杨少衡

字体: 【


  张子清说这里面临崩溃。
  收了电话,张子清看小齐小赵都还站在一旁。他问:“堤上情况怎么样?”
  小齐说正在下闸。这水库是早年修的,比较陈旧,许多操作还得靠人手。大雨中人工操作困难很大,也危险,得特别小心。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足,一些生锈的机械部件没有及时更换,时常卡位,动作起来特别费劲费时间。
  张子清说具体技术问题他不熟悉,小齐负责处置就可以,他这里只管大的。现在他定一条,把操作工人先撤回来,暂停执行。
  小齐大惊。
  “你们去办,”张子清说,“市防指那边我来说。”
  小齐迟疑。
  张子清说:“情况你比我清楚,应当防备最坏的可能。”
  “可是,可是……”
  “我在这里你怕什么?’”张子清眼睛一瞪,“快去。”
  年轻人转身,快步离去。张子清指他的背影对小赵说:“跟上他。”
  十几分钟后张子清接到了李龙章的电话。李龙章什么都不解释,为什么决定梅三关闸,为什么不再听听张子清意见,为什么由防指直接下达命令,不说,只问一条:
  “梅溪水位还在快速上涨,你那里怎么搞的!”
  口气很不好,他肯定急坏了。
  张子清说:“市长你冷静点。”
  “你们到底行动了没有?”
  张子清说正在下闸,但是闸门上的一些部件锈住了。
  “胡话!”
  张子清说是真话。现在正在刮除铁锈,修理部件,然后上点油试试。
  李龙章气得说不出话来。
  张子清发笑,说李市长怎么又嚷嚷起来了?当年也那么嚷嚷,行吗?
  好一会儿,那边也笑了,说哎呀,真是昏了头了。
  “老张你来这里坐几分钟试试,”李龙章说,“急死了,跳河的心情都有了。”
  张子清说怎么可以呢,李市长是要当总理的,还早着呢。
  李龙章说眼下到处告急。防洪堤目前是稳固的,不会有问题。但是潮水正高,洪水泄不下去。市区内涝严重,一些街道现在开冲锋舟了,水还在涨。
  张子清说他领教过这种场面。
  张子清在下边当过一任县长。到任之初,他那个县遭受一场水灾,有个山区乡镇被水淹没,他带着县武警大队的兵赶过去救人。当时还没有冲锋舟用,他们靠小船、皮筏子和救生圈在镇子里划。那场灾不算特别大,却损失惨重,全县死亡二十一人,那个乡镇死了十二个。上任伊始,他就挨了一个严重警告处分,教训惨痛。事过之后,该县有个老同志给他打电话,劈头盖脑骂他一顿,历数县政府组织救灾过程中的种种无能与不当,问他怎么当的县长?干什么吃的?这老头是离休干部,跟他父亲很熟悉,是北方人,山东或者什么地方的,讲话口音重,管“人”叫“银”,管“民”叫“命”。老头说不该死那么多“银”,你不是救“命”水火,是把百姓的命往水火里送,你们家老头怎么教出你这种儿子?这些话对他刺激很大,“救命水火”就从那里来。老干部为什么拿那么重的话骂他?因为他有失误。那镇子被水围困,死了那么多人,主要原因是一座新修的小水库突然崩塌。那水库质量有问题,是前任县长的责任,但是他也有份,他到任的第二个月,水库落成,是他去剪的彩。
  张子清跟李龙章说当年那个水库。李龙章在电话那头一声不响。
  “现在我头脑里想的就是这个。”张子清说,“这种时候尤其要坚持住。撑过去就过去了。”
  “怎么撑呢?”李龙章说,“水再涨就是屋倒人亡。人命关天啊。”
  张子清说这时候不能慌。首先清楚一条,大的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人类还无法控制,不幸碰上了,不是谁的错,认真应对,千方百计减少损失就是了。以他的体会,这种时候不要顾虑太多,乱了方寸,仓促决断,会导致失误。心存侥幸或者怕这怕那都不行,一定要经得住。总结经验教训那是另外的问题,例如市区排水系统,决策时警惕金耳环,更多地考虑危难,灾难时刻局面也会好一些。
  李龙章不语,随后语音一变,厉声道:“现在不讲这个!”
  张子清没回答。
  好一会儿,李龙章又缓下气来。他竟然转开话题,不提洪水了。
  “省里那事知道了吧?”
  张子清说知道,有老友给他打过电话。
  “祝贺啊,如愿以偿。”
  张子清发笑,回了句粗话:“如愿以偿个屁。”
  李龙章把电话挂断。
  没多久孙庆明的电话赶到。孙庆明通知张子清,市政府决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策当前抗灾的重大事项,请张子清即刻返回。
  “这种时候还开什么会?不对吧?”张子清问,“一定还有原因?”
  孙庆明在电话那边咳嗽。
  “张副你快回来吧。”他说,“市长要你无论如何立刻动身。”
  张子清说昨天是谁非让他立刻上东城区?忘了吗?
  “张副,张副市长这样不行。”
  张子清说他知道不行。他一直就在等候孙庆明这个电话。现在好了,不用管了,这里天塌地陷也没他事了,真是如释重负。
  张子清把小齐叫来,命他全权负责。务必严密监控情况,及时准确应对。
  “不让我在这里碍手碍脚,那就走吧。交给你。”他说,“上边的电话我顶不住,你更顶不住。但是你还应当有自己的脑子。”
  他让小齐给防指打电话,报告他已经动身返回。
  越野车驶离梅三水库,那时天上的雨似乎又开始显小。但是路况格外恶劣。出库区不久,一棵断树横卧拦截,小赵和驾驶员下车拖开断树,清出路面,上车再走。驶出两公里后又遭遇塌方,还好路基没有塌光,驾驶员小心翼翼,把越野车开了过去。一路上张子清一言不发,也不看外边,只在车里把玩手中那支拐棒。驶过塌方地段后,他让驾驶员停下,倒车。
  “不走了。”他说,“咱们回梅三。”
  小赵大惊,说这样恐怕不好。
  张子清说:“知道。回去。”
  他们在山道上兜了一圈,原路返回。再次走进梅三水库综合楼时,小齐已经站在门厅里了。 小齐报告说,市防指再次来电话,催促迅速拦洪。
  “你把工人派上去了?”张子清问。
  小齐说派上去了。通知他们待命。他有预感,觉得张副市长还会回来。
  张子清笑,说不错,这个小齐可以培养。
  他让小赵给孙庆明挂电话,称梅岭盘山公路严重塌方,车辆无法通行,因此他们返回了梅三水库。他将继续掌握此间情况,指挥梅三抗洪。孙庆明说他立刻向李市长报告。而后没了下文。张子清又让小赵挂李龙章电话,他直接跟市长说。
  这时候李龙章的语气已经冷若冰霜。
  他说他有责任,不该把东城区交给张子清。他实在没想到情况会这样。关键时刻,怎么能置抗洪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一味纠缠旧事,发泄不满,闹个人意气,自行其是?他将请求上级予以调查,严肃处理。
  这个人很敏感。上几次通电话,张子清提到不要太从个人考虑,还讲到金耳环和市区排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