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非战争军事行动

作者:苗长水

字体: 【


  这个孩子一样的小战士名叫赵海,一营一连六班战士,去年12月入伍,家在四川广源剑阁县城。爸爸妈妈开火锅店,把他的年龄从14岁改为18岁,参了军。赵海身高一米七,面孔确实还是个很小的孩子。部队抵达地震灾区以后,重的事情战友不让他一去,搬大东西他搬不动,尤其挖掘搜救那样需要勇气的任务,都不让他参加。他感觉给大家添了麻烦。
  经过“风中劲草”热身,郭小朝博士让每个战友走到赵海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说一句话。每个战友说的话都不是他想的,大家都说赵海你很棒,这么小的年纪,不让你去挖,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去。离家很近,却从没说想回家。有一天一个死去的老大爷很惨地倒在墙脚,你说你不怎么害怕。你没有给大家添麻烦,你是好样的!
  赵海感动得哭了;其实他除了年龄小,讲话已经很像一名战士,他对战友们说:战友对我非常关心,我要对战友说,非常感谢你们!我能做的事我非常愿意完成,不能做的也要努力学习,别像小孩子那样看待我。小孩子叫我解放军叔叔,我会拿出解放军叔叔的士气来!现在我认为跟着你们做事,会坚强,不会让绊脚石绊倒,会从上面踩过,会一直走过!
  他的话,把战友们也都感动哭了。
  心理支持活动在继续。
  有个四川籍上等兵讲述,5月12日晚上他正在站岗,连长说集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上来了。他说搜救群众时经过的河比较大,鞋子没脱就从浪里过去,从来没经过那么大的浪。爬过那座山,老百姓都说解放军到了,他们有希望了,感觉亲人来了似的,特别感动。在那个地方没发现什么伤员,弟兄们心里特别高兴。从新闻中看到家里也地震了,给家里打电话打不通,后来打通才知道,爷爷年龄大了,向外跑的时候气没喘过来,就去世了。我5岁大就被妈妈丢掉,是爷爷带大的……在这儿,说真的我很想回去看看,军列经过老家车站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指导员给我手机,让我打电话,就说了几句:现在回去没什么办法了,希望爷爷在天之灵安息。到灾区第一天看到那一片废墟时,跟老百姓都有同感。去挖一个姑娘被埋的妈妈时,也希望是活着的。她也不知道妈妈埋在哪边,挖的时候她都哭了。就把我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抛到脑后去,能抢回一个人算一个人,自己这么大胆,自己都有点承受不了。老头老太给我们塞咸鸭蛋,眼泪都流出来了,说你们干一上午什么都没有吃……觉得自己做出这些选择是正确的,正是爷爷希望我做的,做出最好的成绩来给爷爷看!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将来……
  这些战士在专家指导下大声喊: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善良的人,自信的人,困难压不倒我们!
  有的战士在引导下,又讲出了内心中由于地震惨状唤醒的尘封创伤:小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一个男孩在水边说:你们拉拉我,好像我脚底有什么在拽。小伙伴们没管他,继续玩,回来那个男孩已经淹死了。还有一个战士也讲小时候带两岁的妹妹到河边玩,妹妹淹死了,他感到一辈子都在内疚……
  专家告诉他们:由于强压力和紧张,被唤醒尘封记忆中的心灵创伤,容易造成二次创伤,一定要进行自我修复。其实有时候责任不—定是你的,这属于一种特定情结下强制归因为启己的现象。战士既像孩子又像大人,这是一场特殊的疗伤。
  专家们告诉我,他们刚到灾区时,有的单位领导一听说要派心理专家扭头就走:心理专家,我不要!但是现在才发现心理治疗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在实施技术时,让一位营长和自己的连长、排长拥抱,营长不干:我干活可以,拥抱从来没搞过。但是当他和连长、排长们每一个拥抱,都哭得呜呜的。中国军队似乎还没适应这种方式。
  
  2008年5月26日,天气晴朗
  
  帐篷里这几天中午都很难呆人了,非常热。但是每天回来,都有回家的感觉。从13日离开济南以后,虽然每天都跟妻子通话,却好像把家忘了。今天军区一定要我参加组织唐岩峰旅长到北京作抗震救灾典型报告的材料,我要求留下都不行,马上出发去北京。但我把行囊都放在这里,我绝对会很快回来的。政治部江行义主任说:我替你看着帐篷!这个班用帐篷开始就我自己,后来军区摄影干事施文标来跟我做伴。妻子说,一定把你们的帐篷拍个照片给我看看。她还以为是个很小的旅行帐篷呢。我说起码里边有桌子,这是旅政委想办法为我写作提供方便,刚来时天天趴在床板上敲电脑。
  吃饭的时候,政委说昨天一个作家采访团来,临行上车时,一位成都的女作家又跳下车说,不行,我还有话要说,一定要说!别人拦也拦不住,她跑到战士们面前哭着喊了一句:我爱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大地震救灾的胜利!我非常爱你们!

[1]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