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3期
在“王家卫热”的背后
作者:萧 森
字体: 【大 中 小】
异伸张着的交叠摩擦的双腿上的光滑的皮裤,又像是香烟燎过的女杀手那暗暗的充满了恍惚和迷离的大眼,那里不停地闪烁着令人迷醉的堕落而颓废的性感光辉。此后经过几年的摸索,王家卫的个人风格日臻成熟,1997年,王家卫拍摄出他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春光乍泄》,并为中国人赢得了第一个戛纳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是他风格的集中体现,片中黑白与彩色的交替运用和他惯有的充满个人气质的细节表演等都使这部影片在表达漂泊、爱之苦和乡愁的同时,神奇般地具有了某种史诗的味道。而电影主人公的这一段心路历程实质上也反映了香港人及人类的寻觅家园的终极状态,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该片也将王家卫影片的主题发挥到了极致。我个人以为,他不太可能再拍出同一主题更优秀的影片了。
但我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后王家卫推出了单纯玩弄电影语法的商业影片《花样年华》。它在风格上更加精致,更加雕琢,甚至有些做作,那怀旧的情绪强烈指向人们的世纪末心态。在这种与市场达成的媾合的快感中,我悲哀地看着王家卫由风格向伪风格的滑落,从而也最终完成了他由先锋时期的重艺术到风格时期的平衡艺术和商业化直到如今伪风格时的彻底商业化的蜕变。看着《花样年华》,我只感到王家卫《阿飞正传》时的少年锐气已仅余下那精致已极的瓷器里残存的一点隐晦的色情和精巧缠绵的意淫了。此刻,我能够听到王家卫影片的生命力在一点点抽离时的痛苦嘶叫,就像一个拼搏了半世的老人蓦地失去一切时的低声抽泣。我好想问,这一切就真的无可挽回了吗?
自然,无论我们怎样,王家卫依旧风光地重复着,同样,也不管我们对电影的商品性如何认识,我们仍得承认,作为一门手艺,王家卫当之无愧为当代世界电影大家,但作为电影本体艺术,王家卫的贡献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想我清楚一点:再漂亮的衣服最终美丽的仍是穿着它的人。
王家卫热的背后
现在已是2001年,我们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瞻前顾后,已过来的二十年就像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令人留恋的青春,上面刻满了时代巨变和社会动荡给所有中国人带来的幸福与伤痛。而如今我们已置身于新世纪,前面是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年超速积累所形成的消费社会的康庄大道,然而前路虽有刺眼的光明,但我们仍止不住地流连过去,流连青春,无论是1980年代的激情四溢,还是1990年代的欲望泛滥,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其中,怀恋那成长和那成长中的迷乱与心醉,就像《花样年华》中那难以抚平的情感伤逝和青春隐衷一样。由此,我不得不考虑,面对时代大潮的奔涌,我究竟有多大把握来确认王家卫的火爆源于他的媚俗呢?或者说,究竟是王家卫变了,还是时代变了呢?
我想这个答案就隐藏在从《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这十年间。1990年和2000年,这两部影片上映效果的强大反差,犹如两块鲜明的幕布隔出了整整一个时代。如今回过头看,我当然不能以《花样年华》的广受欢迎,便以为其优秀,也不应当以《阿飞正传》的倍受冷落就说它平庸。历史总是能真切地证明,某种具有前瞻性的事物在最初的萌芽时必会遭受各种不公正甚至是严厉的待遇。或许,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一个社会本应有他的先锋和精英,否则便失去了活力和方向,而作为先锋和精英意识载体的个人也必然因其选择而承担起他孤寂的命运。我以为《阿飞正传》便是如此。如今我们很难想象,被我们大加赞扬的《阿飞正传》十年前门可罗雀的景象,但事实确实如此,正如谁都没有预料到《花样年华》的空前盛况一样。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两部影片如此强烈的对比呢?是它们本身固有的区别还是其它什么外在因素呢?
我想我们应该放弃电影本身区别构成差异的想法,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不出二者有什么本质不同,无论是主题还是手法,甚至是表现内容,都是王家卫一以贯之的东西,只是《花样年华》的导演技法更加纯熟,迎合市场的心态更加明显罢了。于是,时代的内容便凸显出来。十年,一个如花似玉纯洁如水的小姑娘也已是成熟妩媚的女人了,何况这日新月异的中国人?当我们放飞回忆的翅膀盘旋于时代之上鸟瞰这不断流转的世界时,你会发现任何能在女人身体上产生的深刻而细微的变化都同样作用于时代的肌体上。于是,我有理由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阿飞正传》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尽管这个时代本身还没意识到他们之间的血脉相承。
让我们看看1990年前后的港台内地电影市场。当时可以说是周润发英雄形象的天下,而与王家卫有异曲同工的后现代特质的周星驰也开始大红特红,再加上兢兢业业拼了老命也赢不了发哥的成龙,他们共同推起了19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的繁华盛世。那是个欢声笑语的年代,大众娱乐电影几乎被推到了极致。这时的香港电影呈现出极度的平民化特点。如果细心,你会发现,戴着墨镜风衣飘飘手持双枪的小马哥(吴宇森《英雄本色》)是无数下层青少年的毕生偶像(后期演变为刘伟强的《古惑仔》),而成龙二十年坚持塑造的平民英雄形象也正映照出市民们平庸日常生活背后的暴力理想,而到周星驰那全没道理全无逻辑的搞笑更是低俗到了极点,尽管他后来表演形式的发展使他见招拆招到文化的层面并成为在内涵上不弱于甚至强于王家卫的后现代大家,但这些都难掩他们平民的身份,难掩他们老百姓满是老茧的双手。他们不够含蓄,不讲隐约的感觉,只知道直接去触动你的某根需要挑逗的神经,就像弊脚的笑话演员非要去搔人的腋下一样。他们虽然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但毕竟还有少数不甘心与大众趋同的人,他们开始悄悄地寻找属于他们自己趣味的代理人。我以为这些人便是现在所谓的中产阶级或白领阶级。只是那时中产阶级的力量还没有壮大到引导市场的程度,他们只是大众狂欢边缘的一小帮另类分子罢了。直到广大中国内地1992年后迅速发展的经济使中产阶级突然感到自己力量的壮大,而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充裕的财力又使他们迅速占据了这个传媒时代的话语霸权,于是,一个虚假的中产繁荣盛世(其实中国远没有达到中产阶级社会标准)就在这1990年代闹哄哄的传媒聒噪中产生并生存着,这一场没有止歇的经济起飞就这样带给中国人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消费文化、通货紧缩、民族自豪感、物欲横流和大量的中产阶级。
这毋庸置疑,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有目共睹。他们从修剪整齐到推崇凌乱美,从穿品牌显身份到着休闲假装有品味,从胡同小馆子里的大鱼大肉到豪华宾馆桌上的薄酒素菜,他们就这样自我演变着每天从我们身边昂首擦过。这没办法,因为到如今他们已经构成了中国物质和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有钱,有力量去主导一些事物了。
这也是必然趋势,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只要他是新兴阶级,他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表达和拥有自己的全副武装。他们需要有一个声音和形象来达成自己与世界的沟通,就像一个标签。我以为,王家卫和他的影像世界在这一刻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