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1年第4期

我所认识的王元化

作者:李子云

字体: 【

会,是没有料到竟流为乌托邦的空想,并且逐渐演变为独裁制度的依据。”请原谅我引用了这么长的两段话。这几篇文章,不知别人如何,对我可说是如醍醐灌顶,轰毁了自己对于民主、自由的极其浅薄的理解,并引发我的重新思考。
  关于后者,那就是他对于“五四”运动的再思考。自1966年起,他多次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再估价》的问题进行演讲。他在肯定“五四”在个性解放、人的觉醒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同时,还认为“五四”只是停留在民主的表层,那时的民主思想是先天不足的。他提出要对当时流行的四种观念进行再认识,一是庸俗进化论观点,二是激进主义,三是功利主义,四是意图伦理。他不但在文章中,而且在大会小会上反复阐明自己的这些观点。这些观点令人心里为之一震,引起了学界的不同意见的争论。最为可贵的是,他在进行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总结的时候,不回避对于自己过去的认识也进行严肃的反思。他对历史的批判是尖锐的,对自己的剖析也是无情的。他说自己是“五四”运动的儿子,这场文化运动的正面的、负面的影响他都接受过。尽管他后来屡受“左”风的打击,几乎是摧毁性的打击,但他坦承自己也曾激进,也曾褊狭、也曾“左”过。他不对自己文过饰非。对这一点,我非常敬重。现在文坛学界,不乏挂羊头、卖狗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对别人是一套,对自己又是一套。元化先生在学术上做到了心口如一,对人对己如一。这是需要勇气的,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学术上。
  元化先生治学态度的一丝不苟的作风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他不仅大量阅读,对一些研究的重点著作还再三再四地反复阅读,阅读中不但做了大量的笔记,还在书上圈圈点点。书上的眉批边注密密麻麻,五颜六色——他每批阅一次所用的笔就换一种颜色。他的每篇文章都可说是耗尽心血之作。
  元化先生在性格和为人处世方面,也许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弱点,但是,哪个人敢说自己没有弱点呢。然而,作为学者来说,他确实做到了诚实、勇敢、不阿世、不趋时、不屈从于压力,也不对自己护短,坚持住了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思想。对于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精神更可贵。这大概就是元化先生所以获得人们尊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我想。
  
  李子云,批评家,现居上海。主要著作有评论随笔集《净化人的心灵》、《远事和近事》、《许多种声音》等。

[1]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