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4年第3期

我的教育故事(2004)

作者:崔铁军

字体: 【


  
  我的学生朋友郭郜
  
  郭郜是五中的一个学生,那时我是他的校长。他算是我的一个学生,后来慢慢成了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我们之间应该说是有了母子般的亲情,他是我经常牵挂的一个儿子。
  1998年,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主持了一个省级教育课题《利用导师帮扶城市弱势少年群体的实践研究》,第一批挑选出37名,由于不同原因有着这样那样问题或缺陷的孩子作为帮扶对象,学校组成了以共产党员、骨干教师为主的导师团,一对一地对这些孩子给予近距离的、有针对性的关心和帮助,以保证他们不失学,不出事,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郭郜是学校里人人见了头痛的孩子,父亲因涉嫌诈骗出外躲债五六年未回过家,母亲身患尿毒症无人照顾,只好回到娘家,由她的兄弟姐妹轮流照顾并负担医疗费用。郭郜由他的奶奶监护,八十多的奶奶对这个孙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学行为毫无办法。学校安排我和这个孩子结成对子,我为他建立了个人档案,那两年里总共找他谈了二十几次,记了一万多字的观察记录和谈话记录。我为了了解他的学习状况,陪他听过语文课、数学课和外语课,他对数学、外语已完全不适应,整堂课坐在我身边睡觉。语文课上他碍着我的面子一直在听,他听懂的地方能快速举手,我记得把一个成语解释得又快又准。他不停地逃课,我不停地找他,我甚至熟悉了学校附近的盐马路和大庆路上大多数游戏机厅,他逃课就是为了打游戏机,我从前门走进去,他从后门逃出去,游戏机厅的老板留他在那儿过宿,瞒我说人没有来过。一次我好容易逮住了他,我从他身后把他轻轻抱住,他回头一看是我,迅速地脱逃,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正如他后来信中所说“跑够了,玩痛快了,又晃到校园里来,大不了给个处分。”记不清多少次,他泥人似的来到学校,我给他洗净脸和双手,弄点东西给他吃一下,再亲自把他送进课堂,好像我的儿子逃学似的和课任老师说声对不起。没几天他又逃学了,我和他的老师们再找,就这样迂回了将近一年,初三下半学期就比较稳定了,中考前夕,有一天,他磨磨蹭蹭走到我面前,从裤兜里掏出一封已经磨破了边角的信,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他那封信顺着读了下来,他写写改改,也费了不少劲。我同办公室的马老师说,如果这是一次命题作文,我可以给他85分。现在我读这封信,也觉得是件美事,信中充满真情实感,深情厚意。当我亲手把他送进中考考场的时候,自己终于松了一口气,基本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了。但是随着他的离校,我的心一直悬着,这个没有父母家庭关爱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呢?能自己走好青春的路吗?三年后,2003年5月的一天,我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二封信,他现在在北京昌平区某部队学开汽车,仅仅是他认真、工整的字迹就足以宽慰我一直悬着的心:
  
  敬爱的崔校长:
  您好!
  三年没有联系了,您还好吗!通过三年的磨练,我渐渐明白了人生意义,现在我踏入军营,重新锻造自己,希望再过二年,我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您的面前。目前,我正在北京海军汽车团学习驾驶,到8月中旬结束了,到那时我有可能去上海或留在海军大院开车,这里的首长和战友们都十分的关心我,当然我更希望去上海,那里离家很近,有空我回去看您。
  回首往事,我真挚的感谢您,因为自己的任性和无知,把我从失足的边缘拉了回来,如果说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重回课堂,然而时至今日,我步入军营,对我来说,这是新的起点,虽然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是我觉得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以实际行动来答谢您对我的关爱!
  学习有点忙,先写这么多吧,谢谢您对我的关爱!
  祝您一生平安,现在全国防治非典,多多注意身体!
  
  收到郭邰的来信,对我来说,是一个节日啊!
  
  最重的一块奖章
  
  我的案头,放着一只普通的小方盒,里面是一只一寸见方的有机玻璃制成的工艺品,在这只可以斜搁在平面上的透明的小玩意里,有一个同样透明的小舞人,轻盈的舞姿使我总是念着我的学生李明慧,这个小人就是她毕业离校时执意送给我的,同时送给我的还有我一本不怎么读得懂的《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1998年8月底,我在五中任校长。在核对初一新生报名情况时,发现了李明慧同学还没有报到,档案中有她的考试成绩(156分),有她毕业的学校(城区实小),却没有家庭住址,监护人一栏中只填着师公某某,并盖有师公的私章,这份档案引起了我的注意,派人到原毕业学校去一问,才知道这是个自出生起就在尼姑庵长大的女孩,当时只有13岁,她出生后就被遗弃在尼姑庵门口,好心的老尼(即后来的主持师公)将她扶养长大。又了解到这个尼姑庵离学校不远,我决定约上教导处杨主任一同前往,动员她来上学,完成义务教育。我们先找到了当地的居委会孙主任,又七弯八拐找到这个尼姑庵中,里面黑压压地站了一院子人。院子不大,烟雾缭绕的。一问,原来是为一人家什么人做冥寿。我们的到来,使那家事主大为不悦,头二十个身穿黑色袈衫的中年妇女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多管闲事。我还未见过这种场面,但还是坚持找到了主持的师公,并和她说明来意,她说小明慧几天不回来了,等她回来再说吧。我觉得僵持着也不好,只好先退出。过了两天又去,仍然是一样的场面,原来这场佛事要做七天七夜的。我们又打算返回时,有一中年妇女(估计是观众)拉着我压低声音说:“小尼姑就在西房里,不信你去看。”我想都没想,就进了大屋,推开了西房门。小明慧和师公都在,小明慧个子不高,一身黑袍,趴在老尼身后不敢说话,但那对眼睛直直地盯着我,分明在说:“我要读书,我要上学!”我仍然和颜悦色地和老尼说道理:“这个孩子依照法律是要读完初中的,你看呢?”老尼也和我讲了三点小明慧不上学的理由:1、她将来要做尼姑的,只需要自学文史知识(大意如此)就足够了,不需要学习中学那么多课程;2、孩子大了,中学男女混班,不利于她静心做佛事;3、庵里老的老,小的小,明慧就算是个人了,庵里有事离不开她,再说庵里经济上也较困难,学费也是问题等。我再三给她讲道理,并表示愿意从经济上帮助这孩子读书,老尼就是不表态,后来又去过两次,仍然是僵持无果。但是,小明慧那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却深深地嵌在了我的心里。第二年春天,人大、政协来视察学校,我就说了这件事,希望得到帮助。没想到市人大科教文卫处的张处长十分重视,一个星期后,由市人大牵头,市和城区两级人大、两级民政局、两级宗教局和属地的办事处、居委会及五中九个单位为小明慧上学专门开了半天会,最后形成三条决定:由市宗教局出面,请盐城佛教界的头面人物永宁寺的大主持做老尼的工作,保证这孩子下一年继续上学;由城区民政局解决小明慧读初中期间的基本生活补贴,每月130元;由五中解决她三年的学杂费和书籍簿本费。我一直在等,果然1999年8月底,一个电话打到学校,老尼托人问我:“送小明慧上学还需要什么?”我立即回答:“什么都不要,带一只空书包就行,我在门口等她!”就这样,小明慧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学校继续学习。在五中三年中,班主任和许多老师给了她无微不至的温暖,学校没有收过她一分钱,还送了她一套校服。她白天穿着校服上课,基本不缺课,晚上和节假日仍然穿着袈纱(裟)在庵里做佛事。到了初三中考前,因尼姑庵拆迁异地新建,小明慧缺了所有的复习课,电话里她告诉我,一定会上中考考场的。学校给她垫了报名费,她果然上了考场,还考出了581分的好成绩。填志愿时我和她通过电话,她说高中就不上了,她已决定到浙江去读佛学院,将来回来主持这个庵的工作了。我问,是师公的意思,还是你的想法?她说:“我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确实也喜欢这个职业了。”望着这个眉清目秀,越来越漂亮的17岁姑娘,我很心酸的理解了她的选择。拍完毕业照的那天中午快放学的时候,她一个人来到校长室,拿出前面提到的两件礼物送给我,说:“人与人相遇是一种缘分,我相信,我和你一定是前世有缘分的人,谢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么多。”她怯生生地希望和我在校园里合张影。我满足了她的心愿,照片出来以后,我买了一本相册,把小明慧和我的合影夹在第一张,托人送给了她,我在相册上写着:“明慧,我们是朋友,有事找我。”
  

[1]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