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我的教育故事(2004)
作者:崔铁军
字体: 【大 中 小】
孩子们对老师的心意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一个朋友儿子的婚宴,应邀唱了一段京戏。后来,我和丈夫下楼回家,出了大门,就迎上来一个穿一色黑衣的姑娘,大厅的灯光照着她那张特别秀气的脸,人很精神利索。她一把握住我的双手,激动地说:“没想到在这儿能遇上崔老师,你精神好,唱得好,真是高兴,太高兴了!”我轻轻地问,“你是谁?”她说:“我是黎蓓蓓啊,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三班的,您不教我们班,但你给我们代过两周课啊!”看着她的那双独特的大眼睛,我有点儿想起来了,这是隔壁班上一个爱唱歌的小姑娘,大家都叫她“校园百灵”的。不料这孩子说着说着就抹眼泪了。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我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小百灵”。我顺便问了她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后给了她一张名片,就匆匆回家了。不一会儿这孩子发来信息:学生黎蓓蓓老是想着你,愿意有机会为老师服务,祝老师健康。这次我真的感动了,我以前为别的老师代课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学生我太多,记不住,而这个孩子却死死地记住了老师,一直希望向老师表达她久藏的美好的感情。我也给她回了信息:谢谢你记住老师,祝你事业进步,爱情甜蜜。她再次回了信息,竟说:“您早点休息吧,我今天太激动了,惊动了老师,对不起了。”多么懂事的孩子!我只是碰巧给她上过两个星期的课,而这个孩子却终生心存感激,如果不是这个偶然的机会相遇,我怕是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思!
江苏是我任班主任的初三(1)班学习最优秀的孩子,学习能力极强,又长得一表人才,是班上甚至全年级的领头羊,中考、高考都是以很高的成绩给了我骄傲。我知道他考进了南京大学,读了一个很不错的专业,以后就失去了联系。四年后的一天 ,他面貌全非的父亲找到我,告诉我说,孩子不在了!我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惋惜之情难以言表。这孩子是因为肝癌误诊而去世的,去世时,只有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分到上海一天都没工作,就查出了病。他父亲给我带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江苏高高大大的,笑眯眯的,充满信心,一副学者气质。他父亲泣不成声地告诉我,江苏在最后的日子里,托他父亲把他认为最好看的一张照片捎给我,还说:“不要告诉崔老师了,就让她记住我原来的样子吧。”我的泪水顿时流了下来,这个孩子,就在他最最绝望无助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把一份美好的珍藏送给老师,这就是学生对老师的心意。像这样的事例很多:我拖着煤气罐搬不上车的时候,身后冲出一个小伙子说,“老师让我来;”我到邮局给远在河北读大学的女儿寄保温瓶时,那个年轻的营业员细心地帮我一层层地用软物垫好,我说,谢谢你了,他才抬头冲我一笑,说,谢谢你崔老师;当我在医院吊盐水的时候,一个小个子的护士一声不响地递来一只暖暖的盐水瓶,帮我暖着凉凉的药水,一问是我学生的妹妹,认识我……而我已经记不得他们是那(哪)一届的学生了。我现在明白,也相信,我教过的孩子都记得我,这就是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向往和思念,只要有机会,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你的尊重、感谢和爱戴。我们做老师的,要能理解学生对老师无瑕的爱,对得住孩子们对你的这份真情,善待每个生命。无论他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无论他是智慧的,还是愚钝的,无论他是俊的,还是丑的,无论他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学生叫你一声老师,并一辈子认你为师。我以为这样温暖、博大的情怀是为人老师的基础,是真正教育的开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陈竟是当时那个班上楞头楞脑的小伙子,长一身黑皮,说话时喜欢用手不停地摸头。他在农村读的小学,随父亲工作调动进城到了我的班上。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肯开口说话,语感不好,英语成绩一直上不来,眼看着要挂红灯了,我不得已用了一个笨办法。星期天我把他叫到我家里来,剥了一个热鸡蛋看着他吃下去,横下心来把第二天要考试的试卷稍加变化一一给他讲了一遍,想以一种几近极端的办法推他一把,给他鼓一把劲。第二天他果然考了95分,他拿着试卷问我:“老师,这是我做的吗?是真的吗?”我告诉他:没偷看别人的就是真的!他用手又摸摸头,连连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第二学期他学得加倍地带劲,期中考试真考了90分,以后再也没有掉下来过。中考时以高分考上高中,蛮自信的。三年后没考上大学,他赌气地对他母亲说:“崔老师继续做我的班主任,说什么也要考个大学让她高兴高兴。”那时候大学太难考了。几年后他结了婚,婚礼上他领着漂亮的新娘子来敬酒,对新娘子说:这是我的妈妈!
现在想来,用这种办法帮一个学生度过一个坎,只用了这一次。我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我了解这孩子性格,相信他的潜能,才用这种超越常规的不可多用的办法,但这把钥匙对他管用。一旦他有了对困难学科一次成功的体验,他就会重建信心,积极主动地去学,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当孩子的学习遇上一时困难的时候,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想,不要着急,不要冷落他,而要靠自己的智慧找出那把最合适他的钥匙,帮助他度过难关。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假如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面前的那个“坎”,巧妙地和他一起跨过去,那他获得的就绝不仅仅是学业的成功,而是对生活的信心。这个陈竟现在在市邮政局工作,生个儿子7斤重,一家子和和美美的,任何时候见到我,都是那句话,妈妈你好!
“做什么都要争第一”
张伟同学当时也是一个性格内向,又比较敏感的孩子,成绩不算突出,但特别要强,特别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和关注程度。十二年后的第一次聚会,他告诉我,他是市平安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当年业绩在公司里排第十八位,全市大约有两三千这样的业务员吧。他说,老师你等着,我会做到第一的,我有这个信心和能力。我替他高兴,又替他担心,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做保险要比别的孩子难哪,他又那么要强。我笑着说:进入前三名就很好了,做保险竞争强,不容易吧!他说,我会做到最好的,你一直要求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力求做到最好,做到第一,你还说,你的目标是要做个教育家呢!张伟的话使我大吃一惊,我说过这个大话吗?实在记不得当时刚过三十的我会对孩子们说出后面一句话,但我知道我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孩子们和我非常的“朋友”,我对他们也是无话不说。现在我已经没有勇气对学生、对别人说出这种话来了,即使有这个念头,也会藏在心里,秘不宣人,不会像二十年前那样口无遮拦,把自己的心迹全部袒露在学生面前。但正是这种信任,这种坦诚,这种岗位追求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间,并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样子和进取的动力。我当年的学生现在也到了而立之年,他们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许多人负有一定社会责任,进步很快。团支书刘成志同学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不小规模的临时党支部了。就是这个永争第一的张伟,还未来得及做到第一,年前就当上了那个公司的副经理,“从二千多名员工中脱颖而出。”张伟还说,你的两次表扬我终身不忘:一次是我从教室里跑到门外的草地上去吐痰,你表扬我懂事;一次是我在走廊里捡起一张废纸时,你从后面走过来夸我爱校、爱集体。我一点儿都记不得这些每天都发生的很正常的事了,但是孩子们记住了,从此更加爱集体,更加懂事了。及时地发现并亮化、固化孩子们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优良表现,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使之成为其恒久的个人品质是一种育人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育人艺术。关键是老师要有这双眼睛,要有这份责任。
“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沈桂春同学当年是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身体结结实实的,说话大嗓门,为人热心肠,在同学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现在是常州某一个不小的企业的“一号”人物了,已和妻子儿子一起在常州落户,有一份不小的房产。我问他年产值是多少,他说“不低于5000万吧,和老师说句实话吧,一辈子吃喝都不愁了,企业维持正常运行也不成问题了,今后怎么办,要不要再上一个新台阶,正困惑着呢!”我问他办企业除了营(赢)利,除了解决若干工人的工作岗位,还有别的什么价值吗?比如给社会以更多的精神和物质回报,比如企业文化对员工素质的影响,比如企业创新的研究等。小沈直直地望着我,“老师,你是我永远的老师,什么时候你都是我的老师。这次回来,专程来看你就是想亲口对你说一句话:你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女人,你改变了我的一生。”旁边立刻有人纠正他,“应该是影响最大的女性”。我说为什么,他说:幸亏在那个十分重要的关键年段遇上了你,是你把我带进了一个文明的境地 ,是你告诉我外面有更美好的世界,是你让我立下了走出家门、闯荡世界的志向,否则,我永远只是一个走不远的菜农的儿子。我现在经常和外商打交道,你给我打的那英语功底居然让我不太费劲地和他们交谈。他们夸奖我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了你,太谢谢你了。他还给我带来了他们的产品,给我留作纪念。他一刻不停地说着,神情姿态像一副老总的样子,只有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沈桂春同学来自当时城郊一个菜农之家。父母都基本不识字,他就近在村小读的小学,凭天份考进了一中的初中部。刚进校时,“野性”不小,灵气也不少,就是这个孩子,一次次地给我出难题,老是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我一次次地和他对话,也记不清说的什么了,大概就是希望他立大志做大事,过更好的日子吧。他在过程中有过多次反复,比较顽劣,以致他现在还记得我激他的话:“你记住,你是个不成王便成寇的料!”这句激他的话他深深地记住了,他说“老师的话中有话,你相信我的能力!”十几年过去了,我现在仍为我当时的不够耐心而内疚,我们做老师的人,心里或多或少会希望学生听话些,少些麻烦,希望学生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前一段的学校教育,然而我们更多的是碰到像沈桂春这样来自普通百姓之家,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和高质量的小学教育的孩子,如果这些孩子遇上你,从此就改变了他的一生的轨迹,改变了他对世界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福气,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福气。当孩子们围坐在你身边,或七嘴八舌地汇报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或静静地看着你,一声不吭地看着你,我有了一种“雁归来”的幸福感和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