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赣北乡村宗教活动考察日记(2007)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看来,迎神、拜神、祭神、娱神是这一带春节的主要内容。这符合我对春节性质的估计:春节乃是中国最主要、最综合的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崇奉敬拜的神灵,既不是佛教神灵,也不是道教神灵,主要乃是地方神和祖先神。所谓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描述,很不准确。儒道佛尤其是道佛只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信仰,最广大的乡村世界和底层社会可能跟道佛基本上无关,仅跟原始儒教(而不是后来的礼教)有精神联系。看来,中国需要对本土宗教状况进行重新描述。
万盛乾介绍说,凡是信奉三老相公的村庄和村民,每遇什么大事,就将这尊菩萨迎接到村里或家里。比如,谁家要建房子,下基时必须定向,这定向的事不由人做主,而由三老相公栽脑决定。所谓栽脑就是翻跟斗。他们四人抬着菩萨,由菩萨自己摔下来一头栽在地上,留下一个印记。这样栽脑三次留下三个印记构成一条直线,这就是屋向。万盛乾说这次搭建戏台,每个戏台都是由三老相公栽脑定向的。我说如果三点不在一条直线,就很难定向了。万盛乾对我的问题作了几句解释,但是我没听明白。
三老相公是如何成神的?原先是个什么人物?在谱棚里照看神位和族谱的人说,是什么皇帝的宰相,万盛乾说原本是个地师。究竟是何来历,如何起源,未能调查清楚。
2月24日正月初七
今天从爹爹谈话中得知,本村供奉的保护神老嘎嘎,是南乙公的孙子淳十一公。淳十一公年轻时落水溺死以后,村里人砍伐水边大树雕制成菩萨供奉起来,祈求保护村民平安,遂成此神。查新修家谱,淳十一公是南乙公次子万克敬的长子。万克敬生于1407年,殁于1454年。淳十一公生卒年新谱省略不载,有待借阅老谱。假设万克敬二十岁生子,又假设淳十一公二十岁逝世,那么他的溺死年头就是1447年。如果那一年村民就开始供奉他,祈求他保护村子平安,那么,这位被称为老嘎嘎的神灵就已经诞生了五百六十年。这个被供奉五百六十年的神灵,一直只是本村的保护神,除了本村村民祭祀之,别无任何其他民人敬拜他。
这个由淳十一公羽化为老嘎嘎的神灵诞生的历史是如此清楚。这个神灵的诞生,可以启示我们理解其他神灵的诞生。如果淳十一公的故事发生在五千年前,如果将淳十一公奉为老嘎嘎神的族群是个能征善战东伐西讨的民族,而且乐于将自己信奉的神灵强加给被征服的民族,那么,老嘎嘎就可能像希腊的宙斯一样成为一个国家的主神,凡是受到这个国家的精神文化影响的民族和地区,都会在国家权力的威逼利诱之下对老嘎嘎顶礼膜拜。久而久之,老嘎嘎很可能就会由一个很小地区的地方神和一个很小家族的家族神演变为一个庞大民族的祖先神,再久而久之,这个祖先神很可能会演变为无所不包的宇宙神。
各个民族的神灵,大抵就是这样产生的。
本村以前在香火堂供奉的主神原是三将军,即张飞,老嘎嘎那时一直是配祀之神。可是毛泽东时代大破旧文化,三将军和老嘎嘎的神位和肉身菩萨都被砸烂。毛泽东时代结束之后,村民在我爹妈等人倡导之下,修了一个像土地庙那样的小庙供奉老嘎嘎,却一直没有重新供奉三将军,其中原因尚不知道。这样一来,老嘎嘎就成了村里的主神,而且是唯一神。
我这几年对草根文化及其思想感情感兴趣,跟这位老嘎嘎颇有关系。我母亲从小就拜菩萨,即使是“文革”时期,也曾偷偷地带着我去拜菩萨给我治病。她带头修庙供奉老嘎嘎之后,更是每月初一、十五定期敬拜。中国的书上说,中国的传统宗教状况是儒道释三教共存。据此我一直以为母亲是佛教徒,那么她拜的菩萨当然就是佛教里的神灵。
可是,大约三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所奉的菩萨只是本村的一个祖人,而绝不是佛或者菩萨,我感到那么惊讶,那么羞愧。我借助中国精英的著作来理解我的母亲,为什么闹出这么大的笑话?为什么那些精英人物只告诉我孔夫子和达尔文的世界观,却不启发我去了解我的父亲母亲的内心世界?更有甚者,自从我开始受教育以来,所有的声音都告诉我,像我的父亲母亲这些草民,满脑子充满了封建迷信,是那种愚昧落后顽固不化无可救药的群体。我也一直这么理解,一直这么附和精英的观点。可是,他们究竟是怎样愚昧怎样落后的?是怎样封建怎样迷信的?我们的教育根本不屑于讨论,只让我们接受这个结论。
2月27日正月初十
到万友国家寻找本村老谱。找到一本旧谱,竟然发现了对村神老嘎嘎的明确说明。此事需得慢慢交代。
此谱无法查实修谱年代,谱中所载最后一人万道进生于乾隆辛丑年,娶女程氏。在他出生到结婚这些年间的新丁为什么没有载入此谱?不明白。乾隆辛丑年为1771年,如果他二十岁结婚,那就是1791年。修谱时间估计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乾隆历时六十年,时限为1736—1796。查万姓历届修谱年代,乾隆十一年、乾隆四十五年、嘉庆二年、嘉庆十八年均有修谱。乾隆四十五年为公元1780年,未免偏早。嘉庆二年为1797年,嘉庆十八年是1813年。此谱最大的可能是嘉庆二年所修,不会迟于嘉庆十八年。所以,称此谱为嘉庆年代万姓族谱比较合适。可以简称嘉庆年族谱。
万家湾村发祖南乙公的长子万克恭生有七个儿子,分别名为淳二、淳三、淳五、淳六、淳八、淳九、淳十,看来此前淳十一公说法有误。幼子淳十词条全文如下:“恭幼子乳名海斋正统辛酉年十二月十八午时生正统辛未年五月初六午时殁于外公古岭於老相公家以致为神至今感应昭然。”
那么,老嘎嘎就不是万克敬的儿子,而是万克恭的儿子。
南乙公明洪武庚申(1380)五月初五午时生,明天顺丁丑(1457)十二月十七子时殁,享年77岁。嘉庆年间万姓族谱万家湾村(又名翻车岭万家)世系谱打头有个简单说明,全文如下:“自观懩由七里巷藤树下迁都昌市观塘复迁嘉桥至仲刚迁于此仲芳仲权迁九都古岭至南一明景泰三年同刚迁于此”。景泰三年为1452年,难道南乙公72高龄还迁徙到这里?老年迁徙,他的儿子孙子大多在当地生根,必定不会全部跟着迁徙,可是宗谱上所载,他的儿子孙子全都是万家湾村的发祖。不知如何理解这些情况。
这一段文字需要说明之处甚多。“观”加空格应该是缺一个“琴”,因为正是观琴公从藤树下迁居都昌的,很可能是先迁居县城,然后迁居*5桥,宗谱上观琴词条就是这么说的。这里的嘉桥当是*5桥之误。观琴的曾孙万和卿从*5桥搬到县城街上居住。万和卿有五个儿子,老三老四搬迁到九都今万户一带,幼子仲刚搬迁到万家湾村,后来仲芳的独子南乙公从九都搬迁到万家湾村,跟叔叔仲刚一起创业。
七里巷是哪里?藤树下是哪里?观塘或者市观塘是哪里?这些都不知道。
元代的九都就是今天的万户乡一带,这一点似乎没有疑义。万家湾村的祖先确实是从万户搬迁来的。这个简单说明透露了古岭就是万户一带的某个地方。淳十公生活于明代正统年间,他去世的时候他的祖父南乙公还没有搬迁到万家湾村,那么,这是一个跟万家湾村无关的人。既然无关,为什么万家湾村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水潭?也许关于南乙公迁徙年代的记述不准确?可能淳十公的父亲克恭公在九都娶当地古岭女性结婚以后,随父迁居万家湾村,淳十公也一起迁居过来。但是淳十公因为年幼眷恋旧地,克恭公就让这个幼子在外公家长住,于是不幸因病死于外公家。
总之,淳十公既然成了万家湾村的守护神,应该跟这个村庄有关。如果完全无关,这个村庄没有理由奉他为保护神,也没有理由用他的名字命名一个水潭。
2月28日正月十一
鄱阳县宗亲万家湖村,长期以来被我们万家湾村传为故事甚至神话,用本村土话说,我们把他们当传讲。他们村庄特别大,好几百户,两千多人口,这对于我们这个几百人口的小村来说,几乎超出想象。他们特别蛮勇,跟水面相连的本县段家洲村长期有利益之争,多次相杀。有一次杀死段家人十八勇士,那是民国时期某年。那年正好万姓修谱,段家洲村处于万家湾村跟万家湖村之间,两村无法互访共商修谱事宜,从此不共修。直到1992年才重新合修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