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6期

泰国的“善地阿索”

作者:吴 蓓

字体: 【


  阿索人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存的可能性,人们自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不图感官享受,勤奋工作,把多余的产品奉献社会。他们严格遵循着佛教的戒律,慈悲为怀,拒食肉类食品,不伤害土壤里的生命。他们愿意在大地上辛勤耕耘,收获有机粮食和蔬菜,把垃圾变成可利用的资源。他们创建的社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愿意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阿索人认为他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还在努力过程中。他们知道无法改变全球市场化的趋势,无法抵挡消费主义的洪流,但他们相信每个人可以从自身的改变做起,知足常乐、简朴生活、品德高尚。
  佛教有一个“因陀罗网”,网是用宝珠做的,每颗宝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如果我们把每颗宝珠看作一个人,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影响,共同存在。个人的善念和善行,会增加人类整体的善念和善行。同样,个人的邪念和罪行,会增加人类整体的邪念和罪行。我原来总是觉得佛教徒只知道自己修行,不关心社会,现在我想如果一个人把自己身上的邪念和贪婪欲望修炼得无影无踪,把自己身上的善良慈悲修行得大放光明,就是在增进人类整体的幸福。
  离开泰国那天,净相法师把我们送往飞机场,他说如果中国有人想了解“善地阿索”,欢迎前来参观,如果需要他到中国演讲,他很愿意。其实,菩提乐尊者和净相法师都是华裔泰国人,他们愿意让更多的中国人分享“善地阿索”的经历。在和净相法师相处的一天多的时间里,他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非暴力战士的形象,他幽默、轻松、和蔼可亲,还教我们怎样边听音乐,边放松。我很想问问他为什么要出家?可是一直开不了口。从他的简历中我得知,他原是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1980年在善地阿索剃度,他帮助各大学创办“佛学社团”,在广播电台开办“希望线”。1992年他到泰国东北部创设修行村,带领僧俗大众以佛教的八正道实践人间净土,在全国六千多个村庄中,荣获十二个模范村庄之一。他还用泰文写作数十本书。他曾到台湾访问讲学两年。在他的演讲中,听众常常爆发出一阵欢笑。听说他曾因为过度疲劳,不得不病休一段时间。他把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众生。
  佛教中慈、悲、喜、舍四个字的含义分别是,慈意味着给别人带来快乐,悲是帮助别人摆脱痛苦,喜是对别人的成就随喜赞叹,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布施,二是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团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从个人身上又能折射出团体的状况。从净相法师的言谈举止中,我见证了善地阿索的慈悲喜舍的佛教精神。
  
  吴蓓,学者,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英格兰的落叶》等。
  

[1] [2] [3] [4] [5]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