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6期

泰国的“善地阿索”

作者:吴 蓓

字体: 【


  去年我就听人说起,泰国有个僧人办的社区,他们不用金钱,自食其力,我感到很好奇。今年4月下旬有机会到泰国参加亚洲地区华德福教师会议,我期盼着能到这个社区亲眼看看。
  5月4日来自大陆的一群从事华德福教育的老师和家长,离开清凉的度假胜地,前往位于曼谷市区的“善地阿索”中心。车子进入曼谷,到处都被太阳照得金碧辉煌,现代都市的繁华喧闹使我恍如身在北京。不知不觉,我们在马路旁停下车,拿好各自的行李,走了似乎不到半分钟的路程,就进入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刚才还是骄阳似火,突然间,太阳躲进了云层,净相法师和另外两位志愿者已经在大厅等候我们,我们脱鞋进去。静相法师用流利的中文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善地阿索”(Santi Asoke)的起源和现状:“善地阿索”僧团创立于1975年,创始人是菩提乐尊者。他不满当时主流佛教的许多做法,自己创办了“善地阿索”僧团。现在全国有十二个善地阿索社区,政府要求他们每年培训三十万人,包括公务员、教师、军人、学生、公司主管人员。由于场地和人员的限制,他们只能答应每年培训三万人。我们看到的地方是全国“善地阿索”的中心,因为曼谷是首都,把中心建在首都和各方联系比较方便。
  当我们离开大厅时,天空下起了细雨,眼前的一切好像置身于原始森林的一隅,参天的古树下,散落着僧人住的茅篷,显得那么朴素、宁静。我们二十多人分成三个小组,参观了“善地阿索”的佛教僧团创办的印刷厂、草药店、垃圾回收厂和即将建成的电视塔。
  
  简朴的生活
  
  阿索僧团实践的生活方式是严格按照佛教的戒律实行的,和现代的享乐纵欲潮流完全背道而驰。泰国的僧人接受大众的供养,可以吃肉。而菩提乐尊者坚决反对肉食,他认为佛教第一戒是不杀生,既然不能杀生,怎么能吃别人杀生的肉?吃肉是在助长他人的杀生。出家人更不应该为贪图口味而吃肉。遇到有人供养肉食,菩提乐尊者说可以领受后,再还给他,说明僧人素食的理由,下一次他就不会用肉来供养僧人了。菩提乐尊者的素食言行在泰国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尤其遭到主流佛教僧团的激烈抨击。但素食是成为阿索人的首要条件。
  出家前,菩提乐尊者是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作曲家。他曾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修行后,他对食物的要求降低了,不再是色香味的奴隶,越简单越好。他戒掉肉食,不吃甜点、不喝饮料,而且蔬菜一律生吃,既有营养,又省了烹饪。他从每天三餐减少为每天二餐,最后为每天一餐。他说我们为了生存吃饭,而不是为了吃饭生存。阿索人信奉的是“吃少、用少,多奉献”。他们甚至拒食鸡蛋、牛奶,僧人必须坚持一日一餐,过午不食,其他人根据身体状况,可以一日二餐,但绝不能沾染烟、酒、毒品。
  现代人涂脂抹粉,追逐时尚,我曾到过国内南方的一个偏远的县城,原以为在那里能够看到古朴、宁静的街道,没有想到映入眼帘的尽是一个又一个眼花缭乱的服装店。现代人拥有十几套衣服习以为常,有的人甚至拥有上百件衣服,衣服式样不断翻新。而阿索人穿的衣服是自己用棉布做的泰国传统式样,颜色单一、朴素,一人三套。他们不穿鞋子,不化妆,不用香水,不带首饰。阿索人Em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我有睡衣、外出穿的衣服、运动服,到哪去我都穿着鞋,我有袜子、帽子、牛仔裤和其它许多条裤子。当我开始只有几件衣服,非常少的衣服,我明白我们可以减少奢侈。没有必要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穿着现在这样的衣服(他指着身上穿的褪色棉布上衣和黑色农民裤子),我们照样可以生存。”
  衣服本来是为了保暖、遮羞,不是用来显示身份、地位的,不是为了追逐时尚而穿的。无论是在善地阿索中心,还是在他们开办的素食餐馆或商店,阿索人穿的衣服全都一样,朴素的衣服不仅节约资源,还表明他们的生活态度,在消费社会里,他们敢于清贫,敢于特立独行。
  现代人远远不满足已有的住房,他们向往更加宽敞、豪华的房间,甚至别墅,他们花费几万,甚至十几万元来装修房屋,房间里各种电器样样具备。回首当年,菩提乐尊者也是买别墅,买高级装饰品,院子里还有假山、瀑布、水池,他爱慕虚荣,大事铺张,经常呼朋唤友,炫耀自己是大亨,拥有富丽堂皇的家园。修行后他才意识到,由于自己无知、幼稚、夜郎自大、欲海难填,被世界骗得团团转,花了许多冤枉钱。1970年8月在一棵桂树下,他盖了一间茅篷,起名为“阿索精舍”,从此过着简朴、淡泊、宁静的生活。他说:“我的世间成就,在我成为作曲家时,已经达到顶峰,但我敬爱佛陀,不屈服于财富、名声和享乐,只要我喜欢,随时都可以放弃物质享受。”
  1975年成立“善地阿索”僧团后,菩提乐尊者和其他比丘一样,参与各种劳动,一起化缘、用餐,他睡的是与别人一样大小的茅篷,长2.5米,宽1.5米。他经常乘坐小型面包车到各社区和分中心办事。相比之下,泰国主流派一些佛教领导人住在钢筋水泥建筑里,乘坐豪华私人轿车,养尊处优地在单间让人服侍用餐。菩提乐尊者尖锐地批评主流佛教僧团过度等级化的生活方式,某些地位高的比丘,偏离了佛教所倡导的简朴生活。他说:“人们批评我太过严厉和道德标准过高,但我要继续对抗邪恶,这是为什么我要严厉的原因。”
  阿索人住的地方是简易茅篷或集体宿舍,我在“善地阿索”中心亲眼看见一位僧人住的茅篷,约四平方米的狭小空间看上去空空如也,里面有一张木制床、一个盛饭钵、一张席子,唯一耗电的用品是一盏台灯。阿索人过着集体生活,在公共食堂用餐,像电视一类的物品,不是每人或每家一台,而是全社区的人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看同一台电视,电视内容是经过筛选的。阿索人没有私有财产,僧人不接受金钱,其他人基本上不拿工资,可以终生免费享受食宿、医疗、养老、孩子上学。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总是受到各种感官享乐的诱惑,几乎无法抵制。虽然每个人所迷恋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迷恋赌博,有的人迷恋烟酒,有的人迷恋美味或女人,但本质是一样的,约束不了自己的欲望和贪婪。菩提乐尊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信众,越是上瘾的东西,我们越是要努力戒除。比如特别爱吃某种食品,可以问问自己:不吃它难道会死吗?肯定不会。不要让自己贪恋任何一样东西,要谨慎地守护住眼、耳、鼻、舌、身、心。佛教中的戒律是神圣的清洁剂,当自己被诱惑得难以克制时,想一想:它好吗?它是我们的主人吗?为什么要成为它的奴隶?它比我们重要吗?菩提乐尊者认为我要用“智慧”看到“人欲横流”的后果,它导致人道德沦丧、空虚、迷失、愚昧。他说:“我要以更严厉的‘我’为准则,自省对有伤风化的事物是否仍继续沉迷?自作自受?或对它已索然无味?心如止水?要反复思量。”
  我曾问过净相法师,如果一个人喜欢某种食物,吃了还想吃怎么办?他说作为男众,他喜欢看足球比赛,怎么办?他就观察这种念头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然后想办法把这种念头止住。在佛教里,这种方法叫止观。观察自省之后,制止它。
  现代社会,有些人为了互相攀比、追求富贵的生活,负债累累,焦虑万分。Mae Pranee来到阿索社区之前就是这样生活的:“我们的开支超过了我们的收入,使得我们受苦。佛陀说负债是痛苦的。如果我们用的很少,占有很少,就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首次听到阿索的时候,我们有许多孩子,每月收入很少。我们欠了许多债。我们盖了一个新房子。我们欠银行的钱。钱不够花。所以我们来询问僧人。僧人说:‘你们必须堵住漏洞’,意思是我们不能把钱花在奢侈品上了。‘现在你的衣服太多了,先穿完这些衣服,然后再买。不要买化妆品——它们不是生活必需品。人只有四种基本的需要:食物、住房、医药、衣服。想想其它的挣钱方式。’我们想了又想,做什么可以挣钱?我们再次回来问僧人,他们说‘卖豆浆!’我们开始卖豆浆,第一天,我们挣了七十铢,我们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是公职人员。我们一点一点地卖,收入逐渐增加,还清了债务——”
  

[2] [3] [4] [5] [6]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