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范跑跑”事件的冷思考
作者:单正平
字体: 【大 中 小】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却不能自动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它的发展形式是以摧毁和破坏原有社会秩序和文明结构”为目的,因此就“无法避免地要对原有的道德体系进行鞭挞和践踏”,而这样的态度实际上“不利于道德的重建”。“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价值核心的‘家庭’观念被否定,整个社会道德就失去了其安身立命的根基。”(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类似见解早已有人言及。汤用彤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国最大之病,“在个人无真正之信仰。即如家庭之中,一方面欲行欧洲自个人主义,而一方又无魄力冲破家族主义之限制。是故父子骨肉之间,常起龃龉,家庭之味苦而人生之英气消矣!”(汤用彤致吴芳吉信,引自1918年2月5日吴芳吉日记,收入贺远明等编:《吴芳吉集》,巴蜀书社,1994年10月版)
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斗争,特别是革命战争中,由于诸多重大功利目标的需要,总是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道德修炼而献身手革命、阶级斗争、民族战争、改革开放等伟大事业,当思想的先进,政治态度的激进,战争能力的超强,管理、经营能力的突出等等功利性个人素质成为评价人物的基本标准;当个人的道德过失、错误被定义为生活作风方面的“小节”而不必自我反省,或者把道德问题政治化,以政治自觉替代道德自觉,或者只看重政治的“大节”而忽略漠视道德的“小节”,当此之时,整个人生就开始逐渐被政治所统治,变成一个丧失自我内心世界而为外部的政治、经济功利目标所左右的被动过程。个体的道德素养于是就在“政治正确”这个大前提下逐渐滑坡以至溃败,直至到达毁灭的边缘。道德被放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数十年间,伦理学这一重要学科,竟然从人文学术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代中国道德滑坡乃是百年来中国人精神发展的自然结果。思考今日中国道德问题,不能脱离历史语境,尤其不能脱离最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指责一个人是容易的,而每个人的自觉反省则难上加难。当人们理直气壮指责范跑跑时,不妨也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否能于日常生活中坚持一个现代公民、一个中国君子起码的道德操守。
单正平,学者,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膝盖下的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