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5期

大学应该成为“精神圣地”

作者:钱理群

字体: 【

的高年级大学生与青年教师,还要给没有机会上大学,却有强烈学习愿望的社会青年,留下一定的名额。
  
  “精神圣地”:地方综合大学的社会扩散影响与作用
  
  我之所以主张办书院式讲习班要适当向社会青年开放,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关于地方大学的作用与功能的考虑,这可能更是一个不切实际,甚至是不合时宜的梦想。
  还是从我的北大经验说起。几乎从在北大教书那天起,我就发现了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每次上课,都有大批旁听生。后来读张中行先生的回忆文章,才知道这是北大的一个传统,即所谓“不该来上课的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后者是因为北大崇尚自学,一些学生宁愿钻图书馆而不愿听他看来受益不大的课程;前者则是指“有些年轻人在沙滩一带流浪,没上学而同样愿意求学。还有些人,上了学而学校是不人流的,也愿意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于是踊跃地来旁听。”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对这种旁听现象作了如下分析:“这样,北大就自然成了渴望求知而无缘入学的‘精神流浪汉’的‘圣地’,他们或者由此而登人精神的圣殿,或者不过以北大课堂作为精神的憩息地,稍事休整,又继续自己的精神流浪。在我看来,这正是北大及同类高等学府的特殊价值所在;而自由听课,对不注册的旁听生的宽容态度,更应该看作是北京大学教学制度,以至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不拘一格造就人才,培养学校与社会学术、精神自由气氛所起的作用,是无形的,却又是难以估价的;它应该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学术、教育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参看拙作:《保留一块‘精神流浪汉’的‘圣地’》,文收《世纪末的沉思》)
  而我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现象:到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当中国整个社会逐渐商业化,精神普遍失落,人们不再读书时,旁听生反而有增无减。退休以后,我在北大仅有的两次讲演,一次上课,都发现有大量的“精神流浪汉”前来旁听,而且课后围着和我进行热烈的讨论,久久不肯离去的,也是他们。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精神的渴求,因而感动不已,同时也对北大学生的相对冷漠而感慨不已。后者涉及这些年中国教育的重大失误,需要另作专门讨论,前者却证实了我的一个信念:“人之为人,总是要有超越物质的精神的追求——可以遮蔽于一时,这人的变动的生命中的永恒却不可能消解,并迟早要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参看拙作:《写在前面》,收《心灵的探寻》再版本)而且,在任何社会,大多数人会有趋同的倾向,但也总会有人作出逆向的选择;因此,当物质追求成为一种时尚时,就会出现与之对抗的精神的追求以至痴迷。尽管是少数,但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它的绝对量却相当可观。尤其他们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问题是需要这样的一个可以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聚集地,北大由于它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学术传统,以及它所集中的丰厚的精神资源,而成为全国精神流浪汉聚集的“圣地”,这是可以理解的。据我的观察,现在的许多网站事实上正在逐渐成为这样的精神流浪汉的聚集地,一个自由交流与相互支撑的精神园地。其对有追求的年轻人(他们正是民族未来的希望)的健康成长,对思想文化学术自由空间的开拓与社会风尚的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我想讨论的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蔡元培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教育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我理解这包含两个侧面的意思:一是大学应该与社会现状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与距离,不趋时,不唯上,坚守自身的独立性,至少大学的一部分教授与学者应该自觉处于社会与学术的边缘位置,以保持思想与研究的超越性、彻底性,以及本质上的批判性;另一方面,大学又应该关注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对社会发挥自己的发射性影响。坚守前者,大学就能起到社会清醒剂、净化剂的作用;坚守后者,大学就自然成为社会变革的精神推动力。我们说,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精神“圣地”,就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意义。
  我知道在今天的中国与学界来谈这些,近乎痴人说梦,因为现实的中国大学,一方面早已以追逐时髦为荣,已经彻底地世俗化与工具化,成了政治与商业时尚的双重俘虏,没有任何独立性可言;另一方面,却对现实与社会变革采取惊人的漠视态度,批判精神与实践精神的缺失,使大学放弃了对社会的承担。或许正是不满意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才要在这里说梦话。我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如果连梦也不能做,恐怕就太可悲也太危险了”,因为“一个民族,特别是处于政治与经济双重困惑中的民族,是需要相对超越的一方净土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具有某种乌托邦性的;学校,也包括大学,本应该成为年轻人的梦乡。现在,大学放弃了梦的功能,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大学的梦话吧。
  还是拉回到我要说的主题上:如前所说,即使在这个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也还有绝对量并不小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对精神的渴求;刚才我们又强调为社会提供精神资源,是大学的基本功能,那么,我们自然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至少说国家与地区的重点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精神中心,或者说精神基地也可以。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有北京大学这样的全国年轻人向往的“精神圣地”,而且各省、各地区也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圣地”。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想过,或者说,诸位有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使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的有精神追求的年轻人所向往的“精神圣地”?——就在我们贵州,明代的阳明书院,抗战时期的浙江大学都是这样的“精神圣地”,我们为什么不能继承这样的传统呢?贵州大学是贵州省的最高学府,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更是有条件、有责任发挥这样的精神中心或基地的作用。
  问题是,怎样才能对年轻人产生精神的吸引力?这里的关键仍然是要有一批不仅有一流的学识,而且具有精神与人格力量的教师、学者,首先吸引校内的学生;然后,定期举办向校外开放的讲座,如周末讲座,以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外的资源,以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的不足。为了使我的设想不至于过于空泛,这里,我想提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可以利用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暑期设立“小学期”,请全国一流学者来贵州疗养,同时为学生开设一门课(其中某些学者可以做我前面所说的书院教育实验的导师),或做向社会开放性的系列讲座。特别是这样的“贵州大学暑期讲座”,如果坚持三五年,七八年,就一定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预期,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每年暑期从全省各地云集花溪,从而形成了“到贵大去充(精神之)电”的舆论,贵州大学就自然成为地方精神的聚集地与发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贵州最高学府,在我看来,这才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与标志。
  
  地方院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这些年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院校,都可以听到一个中心话题:如何争取评上硕士点与博士

[1]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