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猜测或忆
作者:车前子
字体: 【大 中 小】
“这怎么行!它接受的都是精华(教育),我们要喂它橄榄油。再说给它的任务也不同,不要它来拆迁,是要它帮助建筑设计,它果然匠心独运,在耦园里设计了一幢罗马建筑,它说耦园么,就是佳耦之园,让这一幢罗马建筑与原先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交相辉映,作为对跨国婚姻的比喻——多好的房地产宣传点!大家鼓掌,一致通过。”
“这事我也听说了,据说它有点恶作剧。还有人说是报复。”
“我也听说过。哪会啊。它以前是对(太平天国)有意见,现在没有了。它侨居海外,信上(基督),宽容了。(太平天国)拆了它祖宗的房子,又没拆它的房子。再说设计费我们一分没拖欠,合同一签,就(全额)打到它账户上了。”
“心,谦卑一些!这块地面上还有人,它们会时常跑出来在粉墙画猫,画老虎。”我说的这一句,现在整理出来后,看来要加个注解,尽管关系并不大:古代有迎猫迎虎的习俗,“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然而”,唐朝的来鹄认为,时到如今,“又迎何物焉?”
车前子,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诗集《纸梯》,散文集《明月前身》、《手艺的黄昏》等。
韩少功《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2007年第1期《天涯》)、王族《风吹草低现牛羊》(2007年第2期《天涯》)。索飒《五月广场母亲》(2007年第3期《天涯》)、史铁生《写作与越界》(2007年第3期《天涯》)、王小妮《生存与安然——内蒙古呼伦贝尔记》(2007年第3期《天涯》)、林白《水冲的农事》(2007年第4期《天涯》)、吴安臣《草从对岸来》(2007年第4期《天涯》)、王安忆《虚构与非虚构》(2007年第5期《天涯》)、蒋子丹《一九七五年记事》(2007年第5期《天涯》)等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散文选:2007散文》。
韩少功《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2007卑第1期《天涯》)、张浩文《被劫持的村庄》(2007年第3期《天涯》)收入漓江出版社《2007中国年度随笔》。
无奇《江南私企打工手记》(2007年第2期《天涯》)收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孟醒石《蚯蚓》、扶桑《身体有它受过的爱抚》、张子选《恰逢其时》、王志国《一天》、黄灿然《两种爱》(2007年第4期《天涯》)收入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中国最佳诗歌》。
蒋子丹《忧郁的达尔文》(2007年第5期《天涯》)入选“200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李敬泽《为小说申辩》(2007年第1期《天涯》)收入《中文文艺论文年度文摘》。
史铁生《花钱的事》(2008年第1期《天涯》)被《读者》2008年第5期转载。
陈蔚文《葵花开》(2008年第2期《天涯》)被《小说月报》2008年第4期转载。
葛亮《阿霞》(2008年第2期《天涯》)被《小说选刊》2008年第3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3期、《小说月报》2008年第8期转载。
东西《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2008年第3期《天涯》)被《读者》2008年第14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