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小凤仙的苦涩人生

作者:于继增

字体: 【


  
  蔡锷与小凤仙如胶似漆。他对“筹安会”的大头目杨度说:“小凤仙的脾气,人家说她不合时宜,其实她也是呆头呆脑,不惯作妓女腔,与人不合,与我却情性相投,所以我独爱她呢。”民国4年初,蔡锷在北平东华门外萃华楼举办他与小凤仙的定情宴会,梅兰芳、袁克定、杨度等社会名流前往助兴。蔡锷当场给小凤仙写了一副对联:“不信美人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凤云女士雅存邵阳松坡。”他后来又赠她几副对联:“有美一人凤兮凤,与卿同梦仙乎仙”;“此地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将“凤仙”这常字俗名演绎得高雅至极。他托好友梁士诒买了前清某侍郎废宅一座,大兴土木装修,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
  蔡锷的这些活动惹恼了夫人刘侠贞,劝他力戒“酒色二字”,“大丈夫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怎能寄情勾栏,坐销壮志呢?”蔡锷“恼羞成怒”,把家具打烂,又对刘氏拳脚相加,把他家居住的北京棉花胡同弄得鸡飞狗跳。袁世凯闻听急派人前去调停,也无济于事。气得蔡老太太和儿媳刘氏回了湖南老家。袁世凯知道后说他是“风流将军”,“蔡松坡果真乐此不疲,我也可以高枕无忧,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袁一面叫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拜蔡锷为师,排定课程学习军事和为将之道;一面又派他的另一个儿子袁克文常驻八大胡同,秘密监视蔡锷行踪。又风闻“经界局关防密电云南反对帝制”,遂对蔡锷愈加怀疑。袁世凯的怀疑没错,蔡锷一方面与小凤仙打得火热,机智地将家眷“气”走;同时给云南将军唐继尧发去密电“帝制将成,速即筹备”。10月中旬,有5名不速之客窜入棉花胡同的蔡公馆,“翻笼倒箱,颇极骚扰,其势汹汹,不可理论”,结果一无所获。他们虽说“奉袁总统令,查抄何姓盐商赃物,恐怕是弄错了地方,误会”,但给蔡锷敲了警钟,他意识到北洋政府不会放过他,北京不可久居,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1915年12月1日,离袁世凯登基即位还有11天,蔡锷神秘地消失了。
  小凤仙后来讲述了她帮助蔡锷成功出逃的经过。这天蔡锷又来到八大胡同吉云班,向她透露了打算出逃举义的实情,“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北京侦探如林,恶网密布,蔡请求小凤仙给予援助。但小凤仙却决定与其“生死同行”,蔡锷说:“卿虽具有壮志,但此行颇险,若与卿同行,不但于卿无益,并且于我有害,且阻碍共和前途。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说:“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诚能得此,那是莫大的幸福了。”她虽然依依不舍,但为了救国大业和她千载难逢的心上人,只有孤注一掷。她借掌班那天过生日人多杂乱的机会,先是有意将窗帘挑起,让外面的人可以看见屋里的情况。蔡锷装作去厕所,衣服、怀表都没拿,使监视的人以为其不会走远。此时小凤仙又把窗帘放下,外面无法判断屋里情况。这样蔡锷得以从后门从容逃走。蔡登上了开往天津的三等列车,在梁启超的接应下,第二天换上和服,搭乘日本邮船“山东丸”直驰东瀛。
  
  
  蔡锷全家合影
  
  对于这一举动,民国以来的史籍资料中多有叙述。刘禺生《洪宪纪事诗》中有“缇骑九门搜索遍,美人挟走蔡将军”。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张相文的《小凤仙传》,黄毅的《袁氏盗国记》,哈汉章的《春藕笔录》,以及李丕章的《护国军中见闻二三事》等著作,均记载了“侠女”小凤仙冒死帮助蔡锷脱身离京时惊心动魄的一幕。
  蔡锷到日本后立即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兹者帝制发生,某本拟捐埃图报,何期家庭变起,郁结忧虑,致有喉痛失眠之症,欲请假赴日就医,恐公不我许,故而微行至津东渡。且某此行,非仅为己病计,实亦为公之帝制前途,谋万全之策。盖全国士夫,翕然知共和政体,不适用于今兹时代,固矣!惟海外侨民,不谙祖国国情,难保无反对之心,某今赴日,当为公设法开导之,以钳制悠悠之口。倘有所见闻,将申函钧座,敷陈一切。”
  老袁接到蔡锷的信,气得火冒三丈,此人潜赴东京还不说,竟公然反对帝制。于是急电驻日公使陆宗舆侦查蔡锷行踪,并“相机刺杀,免贻后患”。就在陆接到这封电报以后,蔡锷躲过数次追杀,离开日本到了香港,又绕道越南,于1915年12月19日到达云南昆明,当日袁世凯下令成立登基大典筹备处。12月25日,蔡锷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成立军政府,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配合孙中山开始了震惊全国的护国运动。这距离他在北京告别小凤仙仅有24天。
  袁世凯曾下令追查蔡锷出逃事件,讯问过小凤仙。她回答:“我一个小女子,怎知将军意欲何为?”找不出证据,只得将当时负责监视的几个人教训一通完事。
  蔡锷水陆兼程,戎马倥偬,他无暇顾及小凤仙。这期间,他作为中华民国护国军主力、第一军总司令进军四川,与袁军主力10万人马艰苦作战。第二、第三军总司令李烈钧和唐继尧也分别起兵。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仅做了83天的“皇帝”;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唾骂中一命呜呼,护国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新任大总统黎元洪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授勋一位。蔡锷为举义倒袁、“再造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助了一臂之力,掩护他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小凤仙,也是功不可没。
  
  泣血的桃花
  
  小凤仙因受蔡锷的垂青而名声大噪,一些纨绔子弟也趁蔡锷不在北京的机会力趋云吉班,渴望同小凤仙一夜缱绻,从而赢得与蔡锷“同靴兄弟”的美名。但小凤仙处之淡然不予理会,她决定对蔡将军从一而终,坚守着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在蔡将军率军征战的日子里,小凤仙天天关注他行军打仗的消息,自是闭门谢客,等待着心上人派人来接。对于她来说,分别虽然只有几个月,但时间是那样漫长。她急得给蔡锷写信“拟履行前约,愿来川中伴君”。有一天,她终于等到蔡松坡从成都寄来的信,信中说:“自军兴以来,顿膺喉痛及失眠之症。今兹督川,难却黄陂(黎元洪)盛意,故勉为其难。俟各事布置就绪,即出洋就医。尔时将挈卿偕行,放浪重洋,饱吸自由空气,卿姑待之!”
  这封信虽然答应带小凤仙去日本风光,但所述病情更使她耽心;有心去看望,兵荒马乱不可能成行,只有焦急地等待着。
  然而蔡锷的喉疾愈发严重,即向中央政府请假赴日就医,并推荐总参谋长罗佩金代理。临行前,他发布了情真意切的《告别蜀中父老文》:“人孰无情,厚我如斯,锷知感矣。……锷行矣,幸谢邦人,勉佐后贤,共济艰难。锷也一苇东航,日日俯视江水,共证此心,虽谓犹未去蜀可也。”1916年8月9日,蔡锷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到达上海。沪上各界隆重欢迎,但因喉痛失音,只得书面婉谢。梁启超闻讯专程从广东赶来探视,嘱咐他“在此地养病,还须谨慎要紧。帝制余孽,往来南北,幸勿遭他毒手。”月底一个晚上,他亲送蔡锷登上去日本就医的轮船。不消说,因病情危急,偕小凤仙同行的承诺也不可能兑现了。
  先是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治疗,被诊断为喉结核,后转院手术也无回天之力。3个月后宣告不治,临终前,蔡将军口授遗电呈中央政府:“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在川阵亡将士及出力人员,恳饰罗、戴两君(指代理其职务的罗佩金、戴茂)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1916年11月8日下午4时,再造民国的元勋蔡锷将军,在日本福冈医院逝世。年仅34岁。
  蔡松坡在日本逝世的噩耗传来,举国震惊,万众哀痛。11月10日黎元洪大总统向全国及各省发布命令:“勋一位上将衔陆军中将蔡锷,才略冠时,志气弘毅,年来奔走军旅,维持共和,厥功尤伟。前在四川督任内,以积劳致疾,请假赴日本就医,方期调理可痊,长资倚畀,遽闻溘逝,震悼殊深。……并交国务院从优议恤,以示笃念殊勋之至意。此令。”还同时决定嗣后在长沙举行国葬,并于11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搭设灵堂举行公祭。各大报纸发表了公告。
  

[1]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