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孙中山与绍兴名人

作者:何信恩

字体: 【


  蔡元培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之功”,为了保障民权,反对独裁专制,反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的侵略,与孙夫人宋庆龄一起,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事业作出了最后的努力。因此可以说,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蔡元培对于孙中山是生前服膺,殁后敬仰。
  
  三
  
  鉴湖女侠秋瑾生前衷心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非常敬佩孙中山的革命精神。1905年7月秋瑾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同月,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9月,秋瑾在黄兴寓所会晤孙中山,经冯自由介绍加入同盟会。孙中山也十分赞赏秋瑾的革命品质,相当信任秋瑾,秋瑾一加入同盟会,就让她担任了评议部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分会会长)。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表彰秋瑾的不朽功绩,曾亲笔题下“巾帼英雄”4字,悬挂在杭州西湖秋社。
  1916年8月,孙中山在绍考察期间专门在兰亭约见了秋瑾的侄子秋壬林,对秋氏后人关怀备至。在那次接见中,孙中山对秋壬林说:我知道你们秋氏是书香之家,秋瑾的国文基础就很不错。当秋壬林表示想继续求学深造后,孙中山又说:“你们绍兴有一位蔡元培先生,培育青年成才非常热心,你可去信,就说由我推荐,请他设法安排。”不久蔡元培就来信邀请秋壬林去北大法律系攻读。蔡先生知道秋氏因革命毁家,家境并不宽裕,还特意给秋壬林在北大总务处安排了一个助理会计的职务,实行半工半读,直到学成毕业。
  孙中山与陶成章之间的关系颇为特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之后,光复会员蒋尊簋、秋瑾接踵参加,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龚宝铨等相继加入其中。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于1907年1月4日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浙江留日会员的分会长,主持浙籍留日学生的入盟事宜,并兼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行人。当时,同盟、光复两会之间“同仇鞑虏,固无畛域之见”,属于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后陶成章为解决《民报》经费,几次赴南洋募捐,1909年自槟榔山到垌罗,因筹款受阻,与孙中山及同盟会南洋支部矛盾日深,双方在报刊上互相攻击,辛亥革命前夕,双方均主动停止内战。
  在沪杭光复后,南京清军江南大营成了武昌革命军的心腹大患。为了支援湖北,陶成章与光复会捐弃前嫌,不遗余力,积极协同同盟会。浙军是入宁的主力军,在联军进攻受阻、天堡城易守难攻的紧急情况下,也是陶成章调集的浙东山区的洪门帮主的壮士组成敢死队,强攻杀出血路,才获全胜,为武昌解了围。陶成章这时虽疲惫不堪,仍坚持视察前线,奔走指挥,无役不与。
  东南光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但革命党内争未息。中部同盟会首领陈英士派人于1912年1月14日将陶成章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孙中山闻讯,立即电饬上海都督陈英士缉拿凶手。我们姑且肯定孙中山实不知刺陶实情,但从同盟会、光复会以往纠葛和孙陈之间情同手足的亲密关系这一背景去观察,陶死后,孙陈表演的严查凶手这一幕,形同示人,而且做得逼真。但孙中山的言行还是顾全大局的,后来亲赴绍兴祭陶,亲书匾额颂陶,并且公开指出“陶君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这些做法是真诚的,也是英雄惜英雄,深受陶氏家属、儿孙的感激。如果没有孙中山后来的仁爱之举,陶氏后辈在民国时期怎能活得下来?陶公被刺后,孙大总统于1月17日致电浙督蒋尊簋:“陶君原籍会稽,应由浙督查明其家属,优予抚恤。”浙督奉命后,于1月20日批准发给陶氏家属抚恤金1万元,子女抚养费500元。孙中山来绍兴祭陶时,要浙督每年追加其子女抚养费200元,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笔每年700元的抚恤金才被取消。
  
  四
  
  除秋、陶两烈士外,另一位与孙中山有过密切交往的光复会员,是被称为嵊县强盗的王金发(1883-1915)。
  秋瑾被害后,清政府把王金发、竺绍康等人作为要犯悬赏通缉,王金发躲入深山,处境十分险恶。正在东京的孙中山指示同盟会的同志:“秋瑾虽已捐躯,火种依然存在,毋忘我浙东受难的同志。”他把重燃革命烽火的希望寄托在王金发等人身上,并派陈其美回国营救。陈多次派人密赴嵊县寻访金发,后被党人杨侠卿找到,把金发及其母亲接到上海。
  这年(1907)年终,陈其美等在上海筹设秘密机关,想盘进天保客栈而苦于经费不足。王金发即禀明母亲,回乡变卖所有家产并向亲友筹借千元,全部捐献充作革命经费,这就是王母“毁家资助革命”美誉的由来。天保客栈成为上海革命党人秘密联络活动的据点,王金发也在这时加入同盟会,成为东南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健将。他活跃在上海、港澳、东京、南洋,传达机密,筹募款项,或潜回浙皖,联络会党,或神出鬼没,单枪深入虎(,打击坏人,征讨叛徒。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首抵上海。沪军都督陈其美电催王金发由绍去沪,并向孙中山介绍了王金发在光复上海、浙江中的功绩,以及弃高官不就、愿回绍兴的事。中山先生很感兴趣,问起这是为什么。王金发坚定地回答:“为要直捣黄龙。”孙中山非常高兴,称赞王金发是“东南一英杰。”老同盟会员邵力子闻讯,来沪面谒中山先生,也曾亲自听到“王金发了不起,可算是浙东的英雄”的赞语。黄兴给孙中山的信中,亦称“王金发是东南名士,英雄豪杰”。
  光复会早期会员中,就与同盟会的关系而言,恐怕要算蒋尊簋先生了。蒋尊簋(1882-1931),字百器,诸暨紫东浒山人,诗人蒋智由之子,早年求学于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海宁蒋方震同以精通军事著称,被章太炎称之为“浙江二蒋”,是人又加蔡锷,号为“南方三杰”。蒋尊簋是1905年第一个入盟的光复会员,也是当时唯一在东京的光复会员,后在浙江辛亥革命运动中功绩卓著,并任浙江军政府第二任都督兼民政长。他是同盟会筹建工作的积极参与者,不仅参加同盟会的筹备工作而且参加成立大会,他还是《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之一,因而深得孙中山的信任。1917被孙中山委任为浙闽宣抚使,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蒋尊簋任参谋次长,后历任军政部次长、代理参谋长,兼滇、黔、赣联军第一路司令。1923年11月,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处主任,次年2月,被任命为大本营军需总监,成了孙中山的内当家。
  在绍籍现代名人中,就与孙中山的个人关系而言,首推邵元冲。邵元冲,本名骥,字翼如,祖籍绍兴漓渚下岭,1890年诞生于齐贤下方桥翰林台门。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赴日本,与孙中山朝夕相处,共谋大事,武昌起义前夕返国,任上海《民国新闻》总编辑,动员民众起来推翻封建王朝。“二次革命”时,邵应孙中山之派,赴江西湖口参加讨袁战争,任长江各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次年再次赴日,跟随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邵元冲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代行秘书长之职,后受孙中山之托,考察海外党务,周游了美、英、法、意、德等国。1923年8月,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成员身份赴苏联考察。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被推为国民党中央常委、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同年冬,随孙中山北上,任行营机要主任秘书、《民国日报》社社长等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时,邵元冲是遗嘱见证人之一,与戴季陶、何香凝、宋子文等共同料理了孙中山的后事。在孙中山追悼会上,邵讲演“孙公略史及三民主义”,以后在中央党部、国民政府等多种场合,多次演讲“学者精神之孙先生”、“中国国民党之中兴运动”、“孙公革命之精神及其大节”,对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
  

[1]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