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中国矿长和日本工程师的友谊

作者:纪 敏

字体: 【


  
  2007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政府实现邦交正常化35周年。值此纪念之际,面对东瀛,我们不会忘记当年许多日本友人对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在这里,笔者记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首任抚顺矿务局局长王新三与日籍工程师北村义夫结下的深厚友谊。
  
  在鹤岗种下的友谊“种子”渐渐成为“异国知己”
  
  王新三是辽宁省抚顺人,1914年生,1931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共。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在关内各地从事革命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末期,在晋东南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将军统领下,王新三由太岳地委民运部长升任太岳地委书记。
  大约是1945年9月末,王新三接到上级要他速去中共中央东北局报到的命令。于是,他带领几名随员,牵着一头牲口,从晋东南平遥山区出发,翻越山岭,绕开太原,北上大同,向东拐至河北张家口,过承德,经辽西锦州,到达解放不久的沈阳。千里迢迢,他们急行军走了一个多月。
  1945年8月27日,苏军进驻抚顺,对抚顺煤矿实行军事管制。次年1月10日,东北局派遣王新三带领一批干部,来到抚顺煤矿进行接收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接收抚矿保持原体制不变,王新三担任抚矿副炭矿长,炭矿长一职仍由日本人宫本慎平继任。
  1946年1月10日,国共重庆谈判已达成停战协定。但是,蒋介石在美国授意下,坚持停战协定不包括东北地区。于是,美国帮助国民党军队从陆、海、空三路向东北地区大举进军。苏联政府依照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诺将东北地区的行政主管权移交给蒋介石。因而,1946年3月15日,苏军撤出了抚顺。3月21日,王新三接到上级下达的撤离命令,转移到北满农村后,在黑龙江省下江地区参加围剿土匪和打击国民党地下军的战斗。之后,又在当地农村参与土地改革;进行农村生产建设,与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等项工作。1948年春,王新三被东北局任命为邻近苏联边境的鹤岗市委书记兼鹤岗矿务局局长。在鹤岗煤矿,王新三结识了日籍工程师北村义夫。
  北村义夫,日本京都人,1907年生。他自幼就非常聪明,国立第三高中毕业后,因受当时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就业困难的影响,他不得不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工学系采矿专业。
  1933年3月,北村义夫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国东北地区,先后在日本人经营的抚顺炭矿,吉林奶子山炭矿、蛟河炭矿,以及黑龙江地区的牡丹江八面通炭矿,任采煤工程师。
  1945年8月15日,北村义夫同家属在蛟河炭矿听到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十分震惊。他想立即返回日本京都家乡,但又一时无法回去。就在这时,有位中共干部叫纪正夫,来到蛟河接管炭矿。据资料介绍,纪正夫很懂党的政策,同北村义夫等日本人处得很好,因而很快稳定了北村等人的思乡情绪。不久,纪正夫又带领北村义夫一家转到奶子山煤矿;接着,又经过延边地区的图门、延吉、龙井,到达了老头沟煤矿。由于有纪正夫的关心和照顾,北村义夫所到之处,都对恢复该地的矿山生产,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正因有北村义夫的优秀表现,遂于1947年春天,被东北民主联军选派到当时解放区规模较大的鹤岗煤矿,担任采煤工程师。
  北村义夫来到鹤岗煤矿后,工作积极性很高。可是,因当时鹤岗矿个别干部有复仇心理,让矿里的日本人都参加“脱产学习班”。期间,北村义夫也“靠边站”了。在“学习班”里,让日本人相互揭发,并共同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因此,北村义夫思想情绪十分低落。在这期间,矿里又缺少懂技术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因而造成煤炭生产急剧下降。
  就在这一背景下,王新三来到鹤岗矿务局任职,他认为这一做法是不正常的。在交接见面会上,王新三语重心长的说道:“的确,日本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来到中国的。但是,他们有的是被日本军阀强迫来的,有的是被自家生活困苦逼来的。那场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痛苦,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责任,同日本人民没有干系,我们必须把两者严格区别开来。日本技术人员能够留下来,这本身就是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怎能另眼看待他们?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和老师。从今天开始,所有留下来的日本人,都要各就各位,安心工作。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看做是我们的老师和朋友,让他们为发展解放区的生产建设作出贡献!”
  
  会后,王新三还亲自到北村义夫家里访问,请他出任鹤岗煤矿主任工程师。当时,已经41岁的北村义夫,看到了这一切,禁不住潸然泪下。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北村义夫下定决心,准备长期留在中国,以便把自己学到的精湛的采矿技术,奉献给中国人民。由此,他更加努力工作,为鹤岗煤矿增加了煤炭产量,帮助王新三打开了新局面。
  与此同时,由于王新三能够忠实地执行中共中央正确的对日方针政策,在鹤岗任内,还极大地感动了滞留在当地的许多日本侨民。传为佳话之一的是,不少居住在当地的日本人,竟然自发地组成“自愿采煤突出队”,投入到鹤岗煤矿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中去,为支援东北地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村作为“特派代表”急奔沈阳
  接回抚矿最后8位日本专家
  
  1948年3月,在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战区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部署,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规模浩大的辽沈战役。我军首先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大门;继而迫使长春守敌和平起义和投诚;接着,在黑山、大虎山全歼沈阳西援之敌;最后,解放了抚顺、沈阳和东北全境。
  就在辽沈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王新三接到东北局让他迅速南下,再次接收抚顺煤矿的命令。1948年11月1日,抚顺获得解放。11月2日,天刚蒙蒙亮,王新三带着一个排的部队,包括从鹤岗带来的北村义夫,乘坐军用大卡车,从沈阳北道驶入抚顺市区。当王新三在抚顺煤矿宾馆与东北野战军参谋长肖劲光、攻打抚顺的116师师长赵东寰会合后,即刻带领一批干部到抚矿机关开展接收工作。
  此刻,有件事让王新三感到十分诡秘。他记得,1946年1月,他第一次前来接收抚矿时,抚矿上上下下还有许多日本人。而现在,竟然一个日本人都不见了。经查询,原来国民党接收大员接收抚矿后,日本人认为能在这个期间争取回国,已是最后一个机会了。于是,他们便同国民党方面官员进行商谈。经过多次谈判交涉,国民党接收大员感到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暗淡,便答应要留用50人,其余可全部遣送回日本。留下的这批日本人,眼见国共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遂又继续同国民党官员进行交涉。最后,终于被允许仅留下8名日本专家,其他人可以立即回国。而被留用的这8名日本专家,继而又提出要求,如遇到紧急事态即将发生,国民党方面应负责将他们迅速送到天津,然后在那里乘船或飞机回国。对此,国民党接收大员们都满口应允。可是,在辽沈战役打响之前,南京政府派来抚顺任矿务局长的谢树英即称病请辞,逃之夭夭。继任的矿务局长魏华鹍刚刚到职,眼见形势不妙,又不辞而别。因此,最后留用的8名日本专家失去了谈判对手,陷入了困境,只好跑到沈阳日本侨民集居的地方,等待机会,经天津乘船回国。
  1948年11月3日傍晚,东北野战军攻城部队已经进占沈阳市区。就在国民党空军对沈阳市区进行狂轰滥炸、众多日本侨民心急如焚的时候,只见从抚顺方向驶来一辆军用大卡车,停在沈阳日本侨民集居区。从抚顺煤矿逃来的8名日本专家,看见从车上走下一个人,竟然是北村义夫。北村走过去,跟大家打招呼,并自我介绍:“昭和8年(1933年),我来到满洲,为日本帝国找矿采矿。现在,我作为中共接管抚顺炭矿特派员王新三的特派代表,来请各位先生即刻返回抚顺炭矿继续工作……”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