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古城“菊花”金灿灿
作者:李 丹
字体: 【大 中 小】
质量问题而被辞退。在翟文梓看来,兴啤没有皇亲国戚,只有优秀员工。他重薪招聘人才,任人唯贤,任人唯能,机关从党委副书记、高层管理人员,到十三个车间负责人没有一个是其亲属,连要害部门、财会人员皆非亲非故。在这方面,他精选了国企管理机制的成功部分。
兴啤公司的财务是,阳光管理,翟文梓要求财务部门精打细算,严格审批,并定期组织审计。现在社会有一种怪现象,一些法权单位和个人,硬是充当化缘的和尚,不时到公司拉赞助,至少也要餐一顿,翟文梓总是给他们吃软钉子,有一套对付的“损招”。有个执法人员到公司,先是敲山震虎,后提出私人要求,翟文梓最看不起这样的人,告诉办公室让他等董事长回来再安排。那人左等右等,从早等到晚,也没见董事长的影子,那人三番五次地问办公室,工作人员只得撒谎说:“董事长出门了,没跟办公室打招呼。”此时翟文梓正在一个窗口看着暗暗发笑。那个执法者的一个熟人告诉他,你在老翟那揩油,没门。翟文梓的“抠门儿”便也出了名。
但有人不那么认为,说翟文梓慷慨得很,说他是《水浒》里的“及时雨”。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王静、重庆大学的吴晓军永远不会忘记翟文梓的恩德。一次翟文梓在《葫芦岛日报》上看到那两个学生考上大学,都无力念书。翟文梓把几年攒下的万元工资分别给了这两名素不相识的青年,而且没留下自己的姓名。当他们千方百计打听到是谁的时候,感激涕零,王静跪在自己已逝的爸爸坟前,声泪俱下,发誓要努力学习,像恩人翟文梓一样,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
翟文梓从不乱花一分钱,把钱都用在刀刃上,但对待有困难的人,他常用的是换位思考。他忘不了小时候家庭的窘境,上小学时,吃的很少见着粮食粒,早晚是菜粥,午饭带一个地瓜充饥。有一回他的一个同学掰给他半个玉米面饼子,他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直转。他握着那半块饼子说:“将来我要有钱了,大伙分着花。”真不知道,翟文梓是不是对孩童时代所说的话做着今天的兑现。
翟文梓的思想从小就打下了党的烙印。一次天下大雨,山洪滚滚奔涌下来。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必经漫水桥,可是桥已和周围连成一片汪洋。看到同学们着急的样子,翟文梓告诉大家:“你们别动,我先趟过去,瞧准了你们再过。”结果在桥上刚走不远一脚踩空,他被急流冲走,在不到50米处,被一小树挂住才没出事,当大家把他救上来时,他顽皮地学着一位英雄的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是共产党员。”
翟文梓从一个山村孩子成长为乡团委书记、市工业局干部、党委书记,他念念不忘党的培养,念念不忘入党的誓词。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轻易不说什么,说了就算数,不放空炮。翟文梓在揭牌仪式上的话,早已钉在他的心中,他没有改变,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敢公示他的态度。在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翟文梓作典型发言时说:“我向党保证,兴啤有限公司‘三个不变’是我永远的誓言。”
有人总结兴啤有“三最”:一是对国家和社会贡献最大。兴啤每年上缴利税是全市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市财政局说,这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它顶起了兴城经济的一片蓝天。翟文梓还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数百万元,仅治理市区内河一项,在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二十万元。扶贫、救困、帮教、助残,哪一项都有兴啤的一份隆情厚谊。二是兴啤职工的工资在全市最高。在待遇方面,公司为员工包打天下。企业为工人上了养老、医疗、工伤、意外伤害、家庭财产、计划生育等十项保险,直至养老送终。对职工及其家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全方位的封堵。翟文梓说,公司的钱是大家挣的就要还原给大家,公司挣钱,职工发财,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什么是以人为本?翟文梓的解释最实在,就是职工的利益第一。公司员工,节有礼品、困有补助,好有奖金,婚丧嫁娶,公司都有所表示。为保证职工健康,根据季节、工种发放保健品,食堂每年都要补助二十万元,以改善职工生活。翟文梓的心全放在工人身上,改制前的老厂退休职工,兴啤也包了下来,工资照开,待遇照有,即便职工的遗属生活补助也是照发不误。三是谋略最远,但翟文梓不满足现状,说我最好能成为比尔·盖茨,当个亿万富翁。翟文梓想的是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让公司职工向着更高的生活水准迈进。党委和董事会决定除上述几项支出外,剩余价值全部投入扩大再生产,实现规模效益。经过努力,现在兴啤已由改制前的二万吨生产能力,提升到十万吨,不多时将达到二十万吨。兴啤一个小型制酒厂,一跃成为中型啤酒企业。
当人们从公司的每个细节中走出来,发现阳光和空气都带着公有的气息,机器的轰鸣充满着物的质的,但不含一丝势利、伪装、偏见和功科,你会感觉到紧张繁忙中像是在享受音节、音程的连续重复、对位,而在节奏的旋律变化中,倾听着最动人的乐章。
现在兴啤公司董事长翟文梓的铁算盘.正谋划着新的五年规划。他从公司想到全市乃至全国。他以富民强市为己任,却很少想到自己。你见过这样的私企老板吗?私用公司一分钱就是贪污,动用经费必须经财务核准,由总经理签批。你知道吗,一个全国三百强的啤酒企业董事长,身上没有一件超百元的衣服,他坐的仍是原来的老爷车,也是出丑的车,一个外地单位经理曾讲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翟董到他那儿搞外联,事后留他吃饭却怎么也留不住,屁股着火的样子。没办法送他,几乎是全员出动。翟文梓上了车,车不打火,启动不了,主人们七手八脚硬是把车推出百米,算是发动起来。翟文梓上车告别时打招呼,一副坦然的样子。
翟文梓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兴啤这家独具特色的私企也吸引了中央及各级领导到这视察的兴趣,无不为之称赞和欣赏,辽宁省委副书记张行湘画龙点睛地说:“兴啤是共产党的私企!”
我是共产党员,大家向我看齐
有人说,世界连着世界,宇宙连着宇宙,讲着不同的故事。兴啤的故事却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操作台上的口号:“我是共产党员,大家向我看齐!”改制后的兴啤,党员队伍建设不但没有削弱,而是逐步加强。企业党委,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本领强的新生力量。九年来,共发展新党员43人,公司现有党员占职工总数的25%。
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每个人仿佛怀抱一大堆秘密,企业精神、商业思维、思想坐标,似乎都被金钱所淹没。翟文梓看到有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把昔日的誓言变成了化石,变成砂砾上堆起的陈述,旦旦信誓像一片羽毛被扔在地上。翟文梓在震惊之余,深感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重大。
公司制定的“三五工程”,开展的“五爱五为”活动,都围绕着党员的先进性轰轰烈烈地进行。在一次大会上翟文梓风趣地说:“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潮起潮落,连爱情都不能保鲜。”话锋一转,严肃地说:“但是兴啤的共产党员要矢志不渝,对党的忠诚要永远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