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茅台故事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氛围,是那样强烈而鲜明地定格在了我的脑际里,以致令我觉得茅台酒是我家的福音。以后,随着家境的好转,更是由于精神桎梏的消解,父亲似乎对茅台酒有了特别的依恋,虽不会像先前那样一醉方休,但只要浅浅抿上一口,便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一瓶茅台,自可陪伴父亲一起品尝有滋有味的生活;一瓶茅台,自能让父亲滋生一段难以忘怀的好心情。从茅台酒中流出的心情旋律,像一条欢快的小溪,静静地流向四周,流向心中每一条记忆的小河,不必着意地回忆什么,不必用心地倾诉什么,只要静静地,任凭这支欢悦的小溪缓缓地漫过记忆的河床。其实,我知道,对父亲来说,喝茅台酒,不应该是一种过瘾,也不再是一种时尚,更多的是为了延续生命中一段无法割舍的记忆,就如茅台酒本身的酽酿一般。
而今生活条件好了,那被冠以“黔中山水之精、世界酒中极品”的茅台酒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母变老了。过去,我一直觉得还有很多时间来孝敬一生坎坷的父母,但时间在悄悄地流逝。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陪伴他们的机会却不可能增加。慷慨地践踏了父母的宽容,离开家了,想起他们了,自己也总是自责,但是往往还是会找借口原谅自己。也许是真的长大了吧,我感到了时间的紧迫。于是,有一天我买了两瓶茅台酒,赶往父母家,与父母一起品酒——品亲情,品心情。品着,谈着,这时候父亲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开来,面色非常红润,带着仿佛一生的劳顿都很值得的神情。我总觉得这是父亲最惬意的时刻。林语堂说过,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可想而知,父亲的快乐指数不就在茅台酒的浸润中陡增起来了吗?
平日里,父亲亦独自喝茅台。每每亦总能见父亲与自己干杯的情形,我知道,父亲在品味茅台特有的幽香,就像品味恍如隔世的一种生活、一段经历、一份情感。而夹杂其中的心情,自是明明灭灭。这种心情不是悲观,是怀旧,是蓦然回首的伤感;这种心情,不是优雅,是朴素,是归璞返真的随意;这种心情,不是浪漫,是沉稳,是曾经沧海后的安详。
是的,要说茅台酒的醇香有多远,我们的心想就有多远;茅台酒的甘美有多浓,我们的情意就有多浓。喝酒,喝到这个份上,就像陷入了一场无法拒绝的爱情,让你回味无穷,让你心旌荡漾。而越是进入这样的境界,你越是会在所有的酒品中选择你的钟爱,而对于我,对于我们全家,我们的钟爱只有一种,那就是茅台。
对父亲的承诺
肖红亮——四川绵阳市游仙区
一座坟墓,孤零零地躺在半山腰。
坟前有两棵树,左边是一棵大柏树,右边是一棵小柏树。我们的父亲静静地躺在两棵树的中央。坟墓就像一座小小的山丘。山丘周围长满了小草,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虽然有花草树木簇拥着,坟墓却依然十分的孤独。其实,无论拥有多少花多少草多少树,坟墓总是孤独的。不仅如此,在墓地,花草树木也是孤独的。
但是,在我眼里,父亲不会孤独。
因为父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酒仙。只要有酒,酒仙就不会孤独。只要有酒,坟墓也不会孤独。
父亲是在78岁高龄去世的。据母亲讲,这是本家几代人中唯一活过70岁的男人,去得安详、也很满足。家父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饮酒,二是做菜。当然,他老人家做菜的手艺远远没有他善饮的名气大,以至于有了小城“酒仙”的美誉。
“酒仙”的境界绝不仅仅只是能喝或者喝得多,而在于喝得好喝得巧,或者说喝得再多也不失态、不出格。所以父亲每次端杯之前,始终坚持四条原则:不赌酒、不贪杯、不劝人、不欺弱。
家父一生究竟喝了多少酒,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从他20多岁开始到78岁生命终结的当天,50年如一日每天要喝一斤多酒,因此,父亲一生喝下的酒至少在万斤以上。难得的是,父亲喝酒50载,仅仅只醉过一次而已。
在我的记忆中,尽管父亲不抽烟、不打牌、没有其他任何消费,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父亲所喝的酒永远是劣质而又廉价的玉米酒,一年之内除非大年三十或者其他什么特别的节日,他才会奢侈地买瓶“绵竹大曲”之类的好酒,且绝不一顿把它喝完,而是每顿非常爱惜地喝那么两三杯……在父亲眼里,“绵竹大曲”便是世界上最好的酒了。
记得父亲52岁生日那天,他一边在厨房炒菜,一边掏出5元钱,让我上街去给他买瓶“绵竹大曲”。当我高高兴兴抱着酒跑回家时,全家人已围坐在餐桌边等我的酒了。也许是我太过激动,就在跨进家门的那一刹那,脚下一滑,我竟将手中的酒瓶摔得老远,随着“叭”的一声碎响,我看见父亲的脸也随之一阵颤抖。我不由得双腿一软便跪在了父亲的面前,一个劲地对父亲说:“爸爸,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买世上最好的酒!”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比“绵竹大曲”更好的酒,反正我想我会给爸爸买世上最好的酒。如今我已经记不起那天的事是怎么收的场,也记不清父亲最终喝的什么酒。也许是我的虔诚感动了父亲,也许是我并不现实的承诺打动了父亲,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父亲高高扬起的手掌最终没有打在我的身上。那一年,我刚刚十岁。
1980年,刚刚60岁的父亲便退了休,我顶班参加了工作。这年秋天,为庆祝父亲60岁生日,也为感谢父亲退休给我提供的上班机会,同时为了兑现8年前我对父亲的承诺,我咬牙用刚刚领到的几个月工资为父亲买了两瓶中国最好的酒——茅台。可到了他生日那天,父亲喝的仍然还是“绵竹大曲”,父亲对我说:“老三,现在是家中最艰难的时候,你两个哥哥正在读大学,弟弟和妹妹也在上初中,你上班才二三十元钱的工资,这酒爸爸现在还喝不起。再说,爸爸喝了一辈子酒,啥酒不是喝?”之后不久,为了方便我上下班,父亲竟用两瓶茅台酒为我调回了一辆自行车。
这之后,我忙于学习读书工作,一晃便十多年过去了,十多年来我再没给父亲买过酒,顶多在逢年过节或生日的时候寄点钱,让他自己去买瓶好点的酒,之后问起,母亲却说父亲根本就没买过什么好酒。
就在父亲78岁生日过后不久的一天傍晚,我突然接到二哥从老家打来的长途,说父亲已经不行了。当我带着妻子女儿连夜赶回故乡时,父亲已彻底离开了我们。出殡的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爸活着的时候,没舍得买瓶好酒喝,今天你去买两瓶最好的酒给你爸爸送去!”
这天,在父亲的坟前,我们兄弟四个终于陪父亲第一次喝上了茅台酒。
(责任编辑 朱 零 赵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