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一张桌子的社会几何原理

作者:晓 航

字体: 【

们其实已经着手设计未来小镇的基本框架了,但是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时,彭博却突然对他们说:停,你们可以走了。他们问为什么?彭博回答道:因为你们缺乏对于未来的激情和想象力。
  设计师们被这一似是而非的借口激怒了,为了报复,他们将有关小镇建设的消息泄露给了星流湾的一些业主。他们告诉业主,不久,在星流湾的南面,一个奇形怪状扁平铺开的小镇将被建立起来。星流湾的业主一听就急了,因为原来开发商在卖给他们房子时并没有提到还要在南面再盖一个小区。如果这个小区盖起来,他们会丧失他们已经拥有的许多权利。比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眺望权。这意味着。当未来小镇升起之后,他们将不再能看到那条流经星流湾的漱玉河是如何蜿蜒南去的,他们也不再能看到远方和缓的山峦是如何静卧在天边的。
  业主们就此展开了大规模维权活动,星流湾管理公司不得不开始了与业主的艰苦谈判。起初,业主们并不退让,现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对自己权利的维护认真了许多,后来公司公关部的经理提出了些补偿办法,业主阵营才有所松动。但是,即使如此,业主阵营的退步依然是微不足道的。为难之时,总设计师谢斌应邀出马了。新总师果然出手不凡,他把几名关键的业主代表邀请到他的新办公室,让大家站在窗边一起向南眺望,然后抛出了他精彩的天空设计论。
  他说,首先眺望是需要意义的,眺望必须有具体的形式才具有实在性。如果仅仅是固定不变的自然景物,由于人类拥有一种情感适应能力,所以看多了一定会无可无不可。而如果格林小镇建立起来,星流湾的业主们将会看到由各种建筑打造的梦幻一般的天空。特别是在夜晚,人们将会看到由各种灯光组成的一个飘渺仙境,随着灯光不断变换,仙境就会如同万花筒一般绝不会重复,与现在星流湾夜晚的一片漆黑相比,那简直是高下立判。所以。格林小镇的建设不仅不会剥夺人们的眺望权,而是反向扩展了它。谢斌预言,格林小镇将不仅给予人们一种白天的天空盛宴,它还会提供给人们一种远离尘嚣的夜晚视觉梦幻。
  谢斌的描述简直太精彩了,业主代表们在他的描述中情不自禁地站到了一起,他们手手相握,肩并着肩,共同虔诚地凝望着南方。而此时,谢斌指着远方的空白,声情并茂地说:“看,那就是我们渴望的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梦想,让我们鼓起勇气去拥抱它们吧——”
  “太好了,干脆连更南边的启望庄也盖上房子吧。”业主代表们听到这儿激动地表示说。
  “太棒了,这是多么美妙的建议啊,我也一直盼望能让这种幸福的生活无限延伸下去。”谢斌说着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家的手,同时他也飞快地转过头向参与会议的公司秘书眨了眨眼,让她把业主们这个由衷的建议记录下来。
  星流湾的业主起义就这样被谢斌的云山雾罩轻而易举平息了。秘书把谢斌与众人的谈话记录拿给彭博看,彭博边看边拍案叫绝,这正是他要找的人。也正是他要寻找的方向。会议记录中有一点引起了彭博的注意,那就是有人提出要在启望庄盖房子,这真是一个大胆而绝妙的主意。启望庄的位置比现在的格林小镇还好。因为漱玉河从星流湾边缘经过,穿过规划中的格林小镇中央,到了启望庄就分成两支各自向不同方向流去。启望庄正好夹在两河中间,在那片柔软的土地上完全可以看到河是如何展开两翼向远方飞翔的,在城市里,这种景象绝对是梦寐以求的。因此,从商业上讲绝对值钱。
  彭博就此动了心,可是当他的新主意刚往启望庄一转,启望庄抗议的人们就已经到了。
  启望庄来的是一支混合大军,他们是由农民与画家组成的。这种有趣的组合颇具历史渊源,启望庄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那里的农民和别处的一样,他们祖祖辈辈耕作在老天爷赐予他们的土地上。但是,上个世纪末的某一天,一个画家的偶然造访改变了启望庄的一切。那一天,他乘船而来,船顺着漱玉河一直漂流,当船经过启望庄时,他兴之所至下了船。走进启望庄之后,在村口的那棵大树下,他站在一块巨石上抬头远眺。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不远处葱郁的河水正分成两部分,绕过这个安静的村庄,生生不息地远去。这一醉人景象,立刻把画家感动了,他想,这儿难道不是一个他寻找了很久,充满灵感的地方吗?于是,片刻之间他决定在这里居住下来。这本来是一个纯粹的个人决定,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行动竟如同开启了一道闸门一样,引发了一股巨大的洪水。不久,全国的画家艺术家纷纷闻讯赶来,他们一到这儿,立马就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定居。就这样,在仅仅一年之后,启望庄的居民有一半变成了画家。他们与农民们同吃同住、互相交往、互相关爱,很快两种人就融合在了一起。
  这一回,从启望庄来的就是这样一支混合队伍。他们来的原因也是听说有人要在启望庄的北面建一个休闲小镇,这是他们坚决反对的。画家们当然是异议的主心骨,农民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基本上是被画家们鼓动裹挟而来的。画家们认为,如果小镇建成。不仅整个地区的田园风光会被毁坏,更重要的是,那些新落成的建筑将阻挡秋天从北面飘来的落叶。这样画家们将会失去在秋天制作叶子的生意。这几年,启望庄画家们制成的叶子工艺品已经闻名遐迩。一到秋天城市里的人们总是蜂拥而来,在庄里面到处寻找工艺品,这使得贫寒的画家们收入不菲。
  农民们也同样反对,他们的理由相似,因为北方秋天风大,环保局为保护漱玉河的水质,年年秋天会雇人在河里打捞落叶,所以如果树叶被挡住,农民们就会失去在秋天打捞落叶的工作,这同样让他们损失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第二次抗议的浪潮更不好应付,公司公关部节节抵抗之中,逐渐败退,不得已有人提出还是得请新来的谢总师出面。他们表面的理由是谢总师能力超强,上一回合在与民众的斗争中轻而易举取得了完胜,现在理应能者多劳。实际上,这是有人怂恿的结果,那些不服气的人颇为阴险地想:你上回行,难道这回还行不成?
  但是没想到的是谢斌再次表现绝佳。当他被推入抗议人群后,他以不畏艰险的精神,再次举重若轻地提出了解决办法。这一回,他的总体战略是分而治之。首先,他向画家们提出,在新的小区中可以大量种树,树种完全可以和现在这个地区的一模一样。这样,只要在秋天,北风如期到来,画家们仍然可以收获大量的叶子。而对于农民,谢斌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他用的是他最拿手的“未来编织法”。他以最纯朴的语言和农民谈起了人生与命运,他告诉农民们要善于、要敢于通过改变观念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展望了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远景,鼓励农民们参与到整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去。他说:“你们难道就希望一辈子捞树叶吗?那才能挣几个钱,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份更赚钱的工作?”农民们惊奇地问:“哪儿有更赚钱的工作?”谢斌回答:“就在眼前啊,星流湾小区里有那么多有钱人,为什么不去赚他们的钱啊?在我看来那些钱都淹你们的脚脖子!”
  由于谢斌巧妙的分化工作,抗议队伍产生了分歧。首当其冲的是农民们,他们的城市化梦想被谢斌适时催化了,他们纷纷议论说:对啊,那个胖子说得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