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1期
传媒控制下的美国
作者:李宪源
字体: 【大 中 小】
持体制的文章和书籍出版提供经费。第六,企业资金被用于支持国会议员的竞选,确保越来越多亲体制的两党人士人选当政。第七,电视、报纸和杂志上的商业广告不仅用于推销商品,而且用于宣扬附和体制的观点……。”在了解到了这些实际情况之后,人们对所谓美国式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不难得到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完整印象了。
“失落的一代”
“失落的一代”这个名词,似乎是套用在中国“文革”时期长大的一代人身上的专用名词。而在《华盛顿邮报》前助理主编威廉姆的笔下,美国现代大众化传播媒介也创造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失落的一代”。由于这批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新一代美国公民,完全是在形象化极强的电视文化的浸泡下长大、在电视传媒的强大影响下认识把握其周围世界的.他们又被称之为“电视新生代”。而他们的前一辈人,则是通过书报杂志那类比较抽象的信息来源形成他们的世界观的。
几乎所有初懂人事的美国儿童,不管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都首先从电视屏幕上接受其最早的人生启蒙教育;而这种教育一开始就会使他们经受体验到上当受骗的感觉,这就使得他们从小便对社会逐步形成了不信任和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这类最为典型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有关玩具的广告节目上。例如在电视屏幕上,那小小的机器人能够奇迹般地施展着种种特异功能,无线电遥控的小赛车可以分毫不差地紧贴着环形跑道风驰电掣般地奔腾呼啸,那喁喁细语能哭能笑的洋娃娃是那样地活灵活现、逗人喜爱……。可是一旦玩具到手,几乎每个美国儿童都会体验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被欺骗的失望和沮丧。面对此情此景,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感到某种困惑和不知所措:这样一种生活经验,在自己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会深深地刻下一道什么样的沟痕?它是否会使他们由此警觉到外表和实质之间的差别而变得更为精明?抑或只不过使他们从小就对各种操纵欺骗习以为常?这些自以为对后代负有教导、指引生活方向责任的父母,面对那位名叫“电视”的生活导师的强大的教育、灌输和影响,是觉得那样的势单力薄,孤立无助。
电视媒介使孩子们在四五岁时,就经历到了人们以往通常在走向成年时才会碰上的那类失望和幻灭,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变得跟自己年龄不相称地早熟。这种早熟,也反映在他们对使全世界许多人神而往之的美国民主政治,表现出令人失望的冷淡漠视态度。在那些每次大选中不珍惜自己投票权利的美国选民中,这批“电视新生代”成员占据了多数,而且每况愈下。从1972年到1988年,这一代选民中从18岁到24岁之间年龄组的投票率降低了四分之一。在1988年的大选中,这批人中间只有36%参加了投票。1972年,25岁到44岁之间选民的投票率为63%,而在1988年,这一年龄组的投票率降低到仅有54%。
他们对置于美国举足轻重影响下的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大都抱着漠然处之的态度。在30岁以下的美国青年人中,只有11%的人关注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首次高级会晤。就是在“柏林墙”倒塌、有关电视宣传如火如荼地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历史时刻,也只是引起了这辈青年人中42%的关注兴趣。他们中间有53%的人知道阿基诺夫人,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在一部有关菲律宾政府的电视连续剧中是一名主角。同样的这辈人中间,了解导致美国国会发言主持人吉米·赖特下台丑闻的只有5%。认识国会发言主持人汤姆·弗利的,只有8%,这还是因为布什总统在发表一次重要电视讲话时,弗利正好坐在奎尔副总统的身边(见“时代明镜公司中心”所编制的研究报告《冷漠的一代》)。
根据对盖勒普所作的五十年抽样调查对照分析,美国青年一代对其他美国年龄层次的人觉得仍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开始变得漠不关心的历史转折,发生在七十年代中期。而在这以前的三十年中,盖勒普发现美国的青年人总是和他们的长辈有着大同小异的政治关心热点和兴趣。从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以后起,美国青年对政治的兴趣就急剧下降。他们对政治问题的背景知识、事实情况和相关性质及其社会含意,开始变得罔然无知。“水门事件”当然对这代人厌恶政治的态度起了相当的影响。然而更重要的是,七十年代的这批青年人,正好代表了在电视屏幕前成长起来的整整——代美国公民。
如果要领略一下这代人思想成长过程中所吸收的文化营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和感觉,你可以在傍晚时分观赏十五分钟美国的MTV电视节目。只要你把频道开关一切换进这一专门播放音乐图像片的频道上,那急速翻滚转换和不时重复的电视镜头,就立即让你感受到一种天旋地转般的高含量音像,可惜这类高产电视作品极少能带给屏幕前的观众以理性上的激发和想象。伴随着摇滚乐的疯狂节奏,在音像俱茂的简单故事情节高潮中,只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不要吸毒”或“不要欺骗你的女朋友”……之类的主题歌词。MTV实质上是把一连串意义含糊不清的形象标志夹杂着狂放的音像讯号,以使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向电视观众狂轰滥炸。那是一朵花吗?瞬息间它变成了一只蝴蝶的翅膀,一刹那又幻化成了一座金字塔,噢,不是,这一刻它分明是像风筝般飘扬在天际的一条姑娘的裙子……然而又变了;人的视像接收和思维反应,实在很难跟得上那种闪电般的影像转换节奏。
对于任何一位不是在电视环境中长大的长者来说,观看MTV电视节目的短暂片刻,一定会带给他们长时间的纷扰不安和忧心忡忡。美国的家长们一想到大学校园宿舍里那一群群随着MTV浅薄无聊的节奏摇头晃脑的空虚躯壳和灵魂,就不可避免地忧虑到美国孩子们令人不安的现状和无法预料的明天。
一些批评家们认为,就是这种通过现代媒介革命而泛滥成灾的诱惑性电视文化,不仅造成了美国整整一代人在政治上的消沉无知和抵触反感,而且从根本上毁坏了民主的信念和运作基础。据闻在一个大专学院的课堂里,教师在谈论政府税收政策时,突然顺便向学生们提问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课堂里的各位面面相觑,无以为答。然而,这些学生对这个简单政治问题所表示的无知和沉默或许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他们也许觉得,只要是属于政客一类的人,不管叫什么派,其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因此实在并没必要去搞清左派右派之间在概念上的差别。
由金钱控制、为金钱服务、以金钱为目标的美国媒介,一方面,通过那种以弄虚作假为能事的商业广告,从小就把年轻一代的美国电视观众,教导得对国内政治冷漠无比,什么都不信,从而在他们中间杜绝了任何可能挑战美国现存体制的火种。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在国际政治方面,不管是对海湾战争,还是对科索沃的干涉,训练培养得十分无知盲从,从而确保侵越战争时期那种风起云涌的大规模反战抗议浪潮不致重演。这就是美国媒介在独立、公正、自由面具后的真实面目。
根据美国《滚石》杂志编辑约翰·惠尼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