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2年第6期

1948、1949年的文化观察

作者:程光炜

字体: 【


  实际上,在民族的大乱或大治之际,中国的知识者早就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南渡”、“北迁”的传统。随着女真贵族的入侵,北宋灭亡,大批慷慨激昂的中原志士仁人南渡长江。他们面对惨痛的现实,无力回天而且性命难保,只能委婉隐晦地表达压抑的愤恨与家国之思、黍离之悲,在悲愤慷慨之外,又形成了悲哀沉痛的主调。明代即亡,顾炎武、黄宗羲等士人或蓄发明志,一直潜踪息影,辗转于太湖沿岸,晚年终于北游,决心“笃志经史”,或是与义师纷起,挺而抗争。他们以衔木填海的精卫自况,发出了“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呐喊。诚如有人评价的:“晚明的经世思潮,是一个旨在挽救社会危机的学术潮流,它具有日趋鲜明的救世色彩。因而一时学术界中人,无论所治何学,救世都成了一个共同的论题。”1940年代末现代中国文人集团的分化与重新组合,同样出自上述的大背景之中。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心态各异,但身上浓厚的救世色彩却是无可非议和不能否定的。“南渡”或“北迁”都是一种寻找,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浮士德式的大胆探寻,其中所包含的巨大的精神意义,值得今天的人们特别地珍惜与讨论。我们注意到,晚年的胡适、郭沫若、茅盾和巴金有一种共同回到五四的思想倾向,他们似乎开始由各自的歧路回复最初的思想起点,而这一起点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根本理据。据唐德刚的《胡适杂忆》,“骨子里他同周作人一样厌恶古老中国的‘非人文学’”,认为“《红楼梦》、《水浒传》所刻画的中国社会都是极不人道的”,因此坚持标榜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精神。1973年前后,茅盾以旧诗词针砭现实,坦率地流露了对“文革”的不满。而他的诸如《读〈稼轩集〉》中“浮沉湖海词千首,老去牢骚岂偶然”的句子,起源于传统知识分子的救世传统,在这里参照的却是五四时代的批判精神。巴金晚年以五卷本厚重的《随想录》而名世,公然宣称:它“不是我个人的私有物”,而是一座鲜血淋漓的“‘文革’的‘博物馆’”。由此可见,尽管他们经历了时代的乱离和个人的戏剧性剧变,却始终未离救世与坚持批判精神这条思想的主线,而对个性自由思想的极力维护和张扬,恰恰说明了他们仍然是五四中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传统中人。在此意义上回到“北上”的话题,我们不由得对当年的郭沫若、茅盾和曹禺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理解,同时我们更愿意把其中所隐含的沉重而深远的话题,奉献给今天年轻的读者。
  
  程光炜,学者,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艾青传》、《中国现代文学史》、《雨中听枫》等。
  

[1] [2]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