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透过《大象》看美国校园枪击案
作者:沙 蕙
字体: 【大 中 小】
两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全副武装,背着最新式的AK-47冲锋枪气势汹汹地闯进自己的校园。风起处,落叶翻飞。枪声响时,鲜血四处迸溅。噩梦在光天化日里醒来,青春则于蒙昧和暴力的践踏中死去。
一次又一次漫无目的的射杀,一个又一个无辜和不知所措的人倒下。一瞬间,校园就成了战场。也是在一瞬间,生灵涂炭的景象让人们脑海中存留的对于校园的美好记忆土崩瓦解。
2003年的电影《大象》,将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伦拜恩中学那场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归还给时间和所有的观众。导演加斯·范·桑特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的同时,也打破了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十一年来一部电影不能独占两项非表演大奖的如山铁规,以及好莱坞电影从未在戛纳获奖的先例。
评委们显然是被打动了,隐藏在每一个诗歌般流畅的镜头背后努力克制着的愤怒和穷追不舍的深刻反思,令浪漫而充满激情的法国人难以自持。在征得电影节主席吉列斯·雅各布的同意之后,他们将两项大奖——象征最高艺术荣誉的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导演奖一起颁给了这位一贯以特立独行著称于好莱坞的另类导演,加斯·范·桑特也因此成为戛纳电影节五十六年的历史上同时获得这两项大奖的第一人。
争论于是随之而来。
赞赏者有之。法国《电影周刊》说,“影片排除任何主观意见,不下武断判决的做法,赋予它一种极其恐怖的优雅。” 《法国电影》杂志给了它四颗星的高分,法国国家教育部把2003年社教评选的一等奖颁给了它。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赞它是“一部拍得相当节制的触及敏感话题的影片,因为它没有表示自己站在哪一边,而是表达对所有人的同情,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简洁而感人的影片。”美国的《新闻周刊》更将其与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奥斯卡宠儿《指环王3》以及柏林电影节的获奖作品《迷失东京》等一并列入2003年度十佳影片的名单之中。
批评者有之。美国的《好莱坞报道》指责它“为达到纯粹客观的目的,缺少激情与投入,令影片失去一切信息与含义:伪纪录片的形式糟蹋了一个严肃的主题”,《综艺》杂志的评论更加苛刻:“拍摄一部关于科伦拜恩的电影,但是却又不给出足够的意见,说得好听些是在做无用功,说得难听点是毫无责任感。”另外一些媒体更将矛头直指向影片的价值取向,认为结尾有关暴力的描绘“太过直露”,将凶手塑造成“具有同性恋倾向”的新纳粹分子的处理更令人质疑。情况到了比利时似乎显得尤其严重起来,政府的“联邦电影检查委员会”的专家指出:“该片尽管没有大量血淋淋的镜头,却真实得冷若冰霜,令人观后不寒而栗。即使成年人看后也会感到恐惧。”他们甚至因此作出规定,电影《大象》属于“儿童不宜”,并禁止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观看。
争论双方各执一词,却又莫衷一是。核心的问题并不复杂:对于影片的剔除情节的酷似纪录片的风格样式,对于导演始终坚持的冷静克制的叙述语态,对于镜头里反复重现的暴力案件,对于纠缠不清的案件真相,对于多个角度跟拍的摄影技巧,以及,迷离和魔幻的镜头下,宛如超真实的当代生命景象的游走,都使这部影片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焦点。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经验出发,对影片产生了爱憎分明的情感和态度。
但是无论如何,2003年5月25日的戛纳大礼堂中只有一位赢家。手捧最佳导演奖的加斯·范·桑特从伊莎贝拉·于佩尔的手中接过令无数影人觊觎已久的金棕榈奖时,这位曾经执导过奥斯卡获奖影片《心灵捕手》的导演激动地说,“我本来以为,对我来说今晚已经结束,但还没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影片角逐戛纳,感谢所有人,法兰西万岁。”
危险的游戏
应该说明的是,加斯·范·桑特并不是讲述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的第一人。
那场发生在1999年春天美国中学里耸人听闻的校园枪击案,曾经引起过媒体和学者以及教育从业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在那段时间里,也就是从1997年至1999年之间,美国大约发生了不少于八起校园枪击事件,而1999年4月20日的科伦拜恩惨案却是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宗。
20日早晨,高中生哈利斯和科勒伯德像往常一样开车上学,但进入校园之后并没有立刻进入课堂,而是将他们随身带来的粗呢口袋中事先预备好的炸药,安装在可供五百多人同时就餐的咖啡厅内,计划将几百名同学一起炸死。当他们发现炸药没有引爆后,立即回到汽车里取出了手枪。上午11点19分,两名中学生将多名同学赶入图书馆,在此后长达十六分钟时间的血腥扫射里,共杀死十二名学生,另有三十四名学生受伤,而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足够杀死当时被关在图书馆里的全部五十六名学生。上午11点57分,他们回到咖啡厅检查炸药没能引爆的原因,此后回到图书馆,并于12点08分开枪自杀。
令人惊心动魄的不仅仅是凶手的残忍和冷酷,凶手的年轻和镇定,不仅仅是毫无防备的无辜的十二条生命的毁于一旦,一个血色清晨笼罩下的校园惨剧,令人惊心动魄的是阴影正在越变越大,案件的本身并不孤立存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正在加入,枪声是不和谐的音符,却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上课下课的铃声,在美国各处校园肆无忌惮地响起,仅1999年一年记录在案的校园枪击事件就多达六起——
4月16日,爱达荷州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校园内用霰弹枪乱射,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月20日,佐治亚州康耶斯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用偷回来的枪械在校内打伤六名学生;10月4日,费城的约翰·巴特拉姆中学,一名十七岁学生开枪袭击该校副校长布克,布克被击中大腿受伤;11月19日,新墨西哥州一名十二岁男童在校内开枪击中一名十三岁女孩头部致其死亡;12月6日,俄克拉荷马州福特·吉布森市一名十三岁中学生在市立中学内连开十五枪,打伤四名同班同学。事后该学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开枪”。
末尾的一句尤其可怕,“不知道为什么开枪”,看上去并不像是为自己推脱罪责,事实上也并非年少无知。大开杀戒的那一刻脑海中萌生的是怎样的念头连自己都无从知晓,于是真相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就是说,在接连不断的惨案发生之后,溯本清源自然是当务之急。于是媒体记者、犯罪专家、心理学者和青少年问题研究者纷纷跳将出来,从大肆渲染血腥场面,到高谈阔论心理分析,再到无端的猜测和求全责备,最后终于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消遣游戏。究竟谁该对此事件负责,其实谁都无法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于是只好乱哄哄落幕。
加斯·范·桑特对于围绕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展开的纠缠不清和众说纷纭的争论感到愤怒,他说:“这是美国新闻历史上的一次丑闻……在这个时候,也许只有拍一部电影才能再现整个事件的真相。”这个想法在1999年产生,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地实现。而在他之前,早他一步,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也采取了行动。他以一部纪录长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并因此获得戛纳评委会激赏,在2002年第五十五届戛纳电影节上捧得纪录片大奖。
同一题材的两次获奖,一再印证着戛纳始终如一坚持的,决然分别于好莱坞的审美品味。和加斯·范·桑特相似的是,迈克尔·摩尔也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这位在2004年以抨击布什政府在9·11事件中采取的立场为题材拍摄《华氏9·11》,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美国人,还是多家反传统文化刊物的撰稿人,摩尔对好莱坞的电影模式充满了嘲笑和不屑一顾。这位长着一张调皮的顽童般的面孔的制作人,总是试图打破传统陈旧的制作程式和惯常思维,以平民主义者的态度肆无忌惮地攻击无情的商业公司、右翼政治家以及各种存在问题的社会现象,并在尖刻的讽刺内蕴涵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