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3期

1980年代大学生书信(1982-1986)

作者:佚名

字体: 【

实我也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的人。我怀疑自己身上缺点多于优点,但我并不向顽固的缺点屈服,我要抗争。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在师专,我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都没有。我心中的问题只能埋在心底里。缺乏争论的生活是单调的生活。我企图在班上掀起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讨论,又以公正的态度著文号召大家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没有任何反应。我并不需要很多朋友,只要有一、两个就行(爱因斯坦只发动两个同志就组成一个读书会,他们戏称之为“奥林比亚科学院”)。然而现实敲碎了我的梦幻。有时我很想贴一张征友启事,但又怕别人讥为出风头,因为这样的事只有毛泽东可以,我们不行。而武大,我想这是不难做到的。这样的逆境够人受的!算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昂起头来!
  祝
  好!
  友:J
  1983年10月17日
  
  Y:
  你好!
  昨天(星期六)中午收到你的来信。读你的信就好像在欣赏一首优美的诗,——它太含蓄了,余味无穷。而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诗贵含蓄。
  你的生活应该是充满欢乐的,可你却总是“提不起多大的兴趣”。真不理解你到底遇见了什么为难的事。我的环境比你差得多,但我总是乐观的。不过我也说不清为什么。
  你的关于党的前途的看法使我耳目一新。我上次的信的内容我没有记下。下面我还谈谈这个问题。
  就现有的科学水平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尚处于无限的螺旋上升过程中的第一个螺旋之中,换言之,即第一个“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原始社会是“肯定”阶段,阶级社会是“否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我们现在正处于“否定之否定”对“否定”作出否定的时期,用政治教科书中的话来说,就是正处于帝国主义灭亡的前夜、无产阶级胜利到来的时候。又从质量互变规律来看,现在正是社会发生质变的时候(或正要发生质变的时候)。在这个质变阶段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斗争达到解决。资产阶级也就逐渐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作为它的对立面——无产阶级(当然也包括共产党)则转变为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当然这是从总体上看。我们只要深入下去,就可以看到你所说的情况:现在还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社会的创造。这一点上我们是共同的,但在下面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就有分歧了:党是否在积极地为自己的转化做准备呢?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的回答是: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在客观上(当然是从总体上说),党并没有在积极地为自己的转化做准备。你也许会以党积极地开展多次政治运动来反驳。这我实在不敢苟同。“文革”之类的政治运动在建国三十多年来的政治运动史中的影响,我看是远远大于向雷锋学习、向张海迪学习、五讲四美之类正确的政治运动的。
  我的烦恼中有幸福的成分,但为数极少。这是我矛盾的一个地方。对于我的意中人,我所愿望的是我追求她,而不是她追求我。因为我觉得追求我的人不是我的意中人。再跟你说一件请不要告诉其他人的事儿:在我们班上,有一个有才有貌的女性,她和我在许多方面都相合,甚至在第二次进师专这点上也一样。但由于她在追求我——我们之间曾有过“白茹的心”那样的事,我就以缄默拒绝了她。她追求我,不过是她的私心作怪——她大概以为我会成为一个名人。在这方面,张x滨显然是比她强的。不过我和张……,嗨,也说不清!我觉得她不了解我,有时甚至想把日记给她看!的确烦恼,一切三年后再说。
  祝你篝火晚会快乐!
  友:J
  1983年11月20日下午
  
  Y:
  你好!
  你10月22日的来信,我25日就收到了。本来星期六晚上我是机动时间,经常在这一天写信。不知为什么竟忘了给你回信,可能是到了哲学海滩上流连忘返的缘故。于是拖到今天(11月5日,星期六)才回信,学校正放电影《小路》和《贺龙军长》。
  我在学校已经有两个月没去看电影了。在影剧院也只看了《张海迪》和《屠夫》。时间太少了。由此我又想谈谈一些走上社会的青年想读书的看法(这对你也许耳朵都磨出茧来了)。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并没有多少为难的事。即使有,也远没有社会上的那么复杂。大家在校以书本为主,朝气蓬勃,不乏改天换地的壮志。一出校门,首先扑过来的是人的关系之网。那些经验不足而又经不起挫折的年轻人碰到的烦恼极多,简直招架不住,于是很想遁入校园。一来逃避现实,二来再多读一点书。
  《中国青年》我很少看,要看也多半是看报告文学之页。那天看第10期《中国青年》上报道的南开大学哲学系学生朱光磊的事迹,我是受到了鼓舞的。我和他有许多共同之点,只有两点差别:他在南开大学哲学系,我在S师专中文科;他乐于助人,我只想推卸工作。我觉得我可以和他成为同志。也许我们很孤立,但我们的精神十分充实而欢乐!我想,我用不着向你重复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豪言壮语了。我只想到牛虻的诗:“不论我活,或是我死,我这个牛虻,总是快乐的!”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信念忠贞不渝,并不懈地为之奋斗,他的一生就始终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变”字。在这巨大变化、大浪淘沙的时代,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人?丰富的知识固不可少,但先进的思维方式更不可少。谁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顺应历史的发展,谁就要被淘汰。[注意:我所说的社会,并不是指充斥着庸俗的社会,而是它的反面。现在在中国,庸人固然不少,但“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邓小平语)我们不去奋斗,谁去?]我的话可能调子太高,请你原谅。
  你觉得共产主义渺茫吗?我在日记中写道:“在以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一大批人的带领下,我们人类正告别阶级社会,向一个新的世界走去。”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
  Y,我在学哲学时所产生的极度喜悦无法形容,我简直太兴奋了!上课时我思想常常开小差想到哲学上的问题,如果不是工作引起的烦恼,那我休息时间除睡觉之外,都是在思索哲学问题中度过的。
  顺便谈谈我的工作引起的烦恼。眼下我的工作主要是搞好男女同学关系(说起来真有点滑稽!)。我的意思是想从此打开局面,恢复五十年代初期那种真正的同学关系,给班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学风。其实我们班的同学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同寝室的人认为有谈恋爱的,我不以为然),就是这一点不对头:路遇时如同陌生人,谁也不理谁,自然也十分

[1] [2] [3] [5] [6] [7] [8]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