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
作者:李云雷
字体: 【大 中 小】
二十一世纪这几年,文学出现了重新跟现实建立联系的趋向,包括今天要谈到的底层文学。这种文艺思潮是当前最新的,它是想重新建立文学跟现实的关系,跟底层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现在影响也很大。
我今天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什么是底层文学?第二个是底层文学作品到底怎么样?第三个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底层文学?
什么是底层文学?
底层文学其实是从2004年才开始讨论的一种文学现象。最早是在《天涯》杂志上发表过关于“底层与底层的表述”的一系列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包括我们那时候讨论的《那儿》,也是关于底层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的《上海文学》、《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文学刊物不断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还有文艺理论刊物,像《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全国最重要的一些理论和文学刊物都在关注这个话题。
理论方面的文章也发表了很多,最早是蔡翔的《底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写的。还有王晓明、孟繁华,还有湖北的刘继明、福建的南帆等等,这些人都一直在讨论什么是底层文学,底层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他们讨论的一个焦点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不能代表底层人说话,这是不是有可能,因为你是知识分子了,可能别人就说你跟底层人关系不大,就一直在讨论理论层面这些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在创作上,很多作家也开始用自己的创作,来参与到讨论里边。就我的理解来说,单纯从概念的层面来讨论底层文学比较困难,而且它还在发展中,像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只有在“存在”中,在具体的历史现实的发展中,才能创造出它的“本质”。我今天换一个角度,其实底层文学和跟它相对应的其他文学不太一样,我觉得可以从它相对的几个方面来讨论,可能能够大体搞清它的意思。
“底层文学”主要就是以底层为描写对象的这样一种文学,跟它相对的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文学。第一种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那种“纯文学”,纯文学就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就是以那种先锋性的、现代主义的这样一种文学方式来写,他们不少跟现实不发生具体的关系,不描写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就描写个人抽象的苦闷、绝望这样的一些情绪,在八十年代中期,这些文学当时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是后来这些作品让人感到,越来越无病呻吟。另外一种就是商业文学,商业化的通俗文学。现在可能大家也注意到,每年要出版一千多部长篇小说,基本上就是按照那种商业的模式来运作的,它就是一种“产品”、一种商业性的产品,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的创作,而是通过出版的渠道占领精神文化领域的一种商品。另一种就是主旋律文学,主旋律文学大都是一种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来写的。
新兴起来的底层文学跟它们这三种文学是不一样的,它描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代表底层人发表出他们的声音,是这样的一种文学的形式。具体说来,“底层文学”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是,“纯文学”是很少描写现实生活或只描写中上层生活的,而“底层文学”描写的是底层生活;“底层文学”与通俗文学不一样的是,通俗文学是模式化的,主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大众在幻想中逃避现实,而“底层文学”则是作家的独特创造,它不是要迎合而是要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之对真实的处境有所认识与反思。“底层文学”对现实有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希望引起大众对不公平、不合理之处的关注,以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试着总结一下“底层文学”的概念或内涵:在内容上,它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在形式上,它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在写作态度上,它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与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继承了二十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创造。这是我所理解的底层文学,我觉得它基本上在整个文学界还处于弱势的地位,就跟整个的底层在现实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大体差不多的这样一种状态。但是我觉得它的发展势头比较好。
底层文学有好作品
我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就是新世纪以来,很多好的小说都是关于底层的,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真正的好小说,很多都是关于底层的。
比如说像曹征路的《那儿》,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还有曹征路后来写的《霓虹》,写下岗女工做妓女的,还有《豆选事件》,这是他2007年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一个中篇,是写农村里选举的故事。另外像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太平狗》,也都很出色。还有刘继明的《放声歌唱》,它是写一个农村人进城打工,要不到工钱到楼上去跳他们地方上的一种“跳丧舞”这样的一个故事。还有《我们夫妇之间》,是写一对下岗职工,他们怎么样从最开始想找一个工作,最后什么工作也找不到,那个女的不得不去卖淫。小说写她跟她丈夫之间的感情,她丈夫一开始特别不舒服,后来被生活压迫得没有办法,他就配合他妻子,比如他妻子每次去的时候,他要去送她,回来又接她,是这样一个故事,是特别感人的。
还有像胡学文的《命案高悬》,这是写农村的。还有四川的作家罗伟章写的《大嫂谣》、《我们的路》、《变脸》。《变脸》这个小说也是特别有意思,写农村进城打工的人,他写了其中的一个小工头,小工头本来是进城打工人的一部分,但是因为他成了小工头之后,他就变脸了,他对他手下的工人是一个压迫者的形象,对他要拉拢的巴结的那些大的工头,给他们进行一些行贿等等,他抓住这个人物来写,还是挺有意思的。
像王祥夫,他也是写农村的事情,有一篇小说叫《五张犁》,五张犁是一个人物的名字,现在很多农村里的地都被征用了,被用做建高尔夫球场等,五张犁是农村里以前干活的一个好手,他们村里的地也被征了,他每天还到他以前承包地去干活,他就把原先属于他的那块地种得特别好,后来他把人家要种的花都给弄掉了,别人都说他是神经病,写的就是他对土地的感情,被剥夺土地之后那种无奈的、绝望的情绪。王祥夫另外一篇小说叫《狂奔》,这个小说我觉得也触及到很深的社会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一般都会谈到农村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写。写一个农村的父母带了一个孩子到城市里来,这对父母负责一个公共厕所的卫生,吃住都在那儿,这个小孩也跟他们住在一起,他在城市上学,他很不愿意让他同学知道他跟父母住在这样一个厕所里,然后他就想方设法隐瞒他住在厕所的事实。突然有一天他正在家里,就是厕所里边碰见他的两个同学,同学就讽刺讥笑他,让这个小孩心里特别难受,他就沿着河一直跑,跑到桥上之后跳下去就死了。这个故事涉及的问题挺多,因为很多社会学家都没有注意到,除了留守儿童之外的另外一种,就是跟着父母来城市里的儿童,也会有心理上的问题,这个小说对人物心理细微的变化表达得很好。
江苏作家范小青有篇小说名字叫《父亲还在渔隐街》,是写一个女孩的父亲从她很小就到城市里去打工,父亲走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她父亲,但是她父亲每次都会寄一笔钱来给她母亲和她两个人生活。后来这个女孩终于考上大学了,她的一个心愿就是到这个地方去找她的父亲,她对她父亲唯一的一个线索,就是她母亲经常跟她说,她父亲在渔隐街当剃头匠,就是理发的,这是最早的对她父亲的印象。就凭这一点点线索去找她的父亲,结果到那儿根本找不到渔隐街这条街,后来在别人的指点下,她发现这个城市有一条路叫现代大道,因为渔隐街已经改名叫现代大道了,然后她就在这个现代大道边上打听她父亲的线索,一直也没有找到她父亲。她在打听的过程之中,也不断地遇到其他的人,她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是找不到自己父亲的,最后小说归结到这样一个隐喻,就是说我们现代生活的人,有很多都是找不到自己的父亲,没有自己的来路,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