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

作者:晓 农

字体: 【


  二是加强对国民党军的统制。同年5月21日,重新成立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启用关防,下设3部4厅12处,还辖有别动队和感化院,成为南京国民党政府一大军事政治机构。
  
  新的南昌行营成立伊始,就接受了蒋介石直接交办的迫切任务——创办中国国民党赣闽粤湘鄂北路“剿匪”军官训练团。6月25日,蒋介石下达手令,指派南昌行营第三厅厅长刘兴、第五军副军长刘绍先为正副筹备主任,另外调集了10余人为筹备员,立即着手筹办军官训练团。蒋介石对刘兴等人宣称:“此次训练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消灭共产党,一切的设施,皆要以下一次围剿铲灭赤匪为对象。”“我们连小小的红军都不能打败,其根本原因就是一般官长没有廉耻,没有血性,没有良心,不讲礼义,不明廉耻,丧失了革命精神。”“集结在赣剿匪部队之中初级干部,施以机会教育,以坚定其对于主义之信仰,陶冶其高尚之道德,同时涵养其精诚团结与奋斗之精神,并锻炼健全其体力,增进其对匪作战之技能,以期早日戡平残匪,实现主义。”
  显然,为下一次对红军的“围剿”做好军事和政治上的准备,以期一举消灭中央苏区的红军,就是蒋介石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的目的。
  
  紧锣密鼓的庐山“海会寺工程”
  
  蒋介石以刘兴为军训团筹备主任。刘兴,又号铁夫,湖南祁阳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唐生智部历任师长、军长。宁汉战争中随唐反蒋,失败后与李品仙、何键向蒋介石通电求和。不久,蒋桂战争爆发,刘兴在北方第二次跟随唐生智起兵反蒋,复遭失败,在何键的劝谏下再次投向蒋介石。1933年成立南昌行营时,他被任命为负责团练的第三厅厅长。以刘兴两次反蒋附蒋的经历,又得到任用的情形下,怎敢不死命效力,克尽职守?
  刘兴按照蒋介石的训示,从两大方面筹备:一是修建军训团的校舍营地,二是调集所需物资。军训团已定设在庐山,刘兴设南昌、庐山两个组,与刘绍先等上庐山勘址建设营房。由于筹备工作繁杂,事务浩大,涉及到地方及行营各厅各处,故经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熊式辉签订,加派行营运输处长兼总务处长林湘为筹备副主任,行营各厅、处,江西省建设厅以及省政府,都加派专人投入筹备,使得队伍愈加庞大。因蒋介石严令督促,一时间筹备工作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各军政部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起来。
  刘兴、刘绍先等人到了庐山后,与筹备人员在山上勘察了两天,选定海会寺一带为军训团团址。
  
  在海会寺一带设立团址,实际上是蒋介石已有授意的。在6月25日的筹备会议上,蒋介石就对刘兴等人有过这样的训示:“军训团及演习部队之驻扎地点,应在庐山海会寺、白鹿洞、栖贤寺、秀峰寺等处选定。我看还是海会寺较为合适。”蒋介石对庐山很熟悉。他每年的盛夏酷暑,与“党国”的要人聚于庐山,于凉爽宜人的气候中计议内政外交和党务军事,故庐山有国民政府的“夏都”之称。定海会寺为团址,蒋介石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
  刘兴筹备下设5个组:第一组为购置、交通组,组长林湘;第二组为幕营地侦察、建筑组,组长唐锡夷,副组长钟秀实;第三组为操靶场侦察建筑组,组长傅仲芳、副组长林茂华,该小组的工作最为得力,进展也快。军训团开办后,傅仲芳被蒋介石钦点提为第六十七师长;第四组是设计组,组长刘一公,副组长王天民;第五组是文书组,组长叶南帆,副组长张沛德。在物资转运方面,行营于星子县设立了物资转运处。
  对外称为“海会寺工程”紧张施工开始了。南昌行营调来了第五师独立团1500多人,加上驻于马头镇的行营特务团1个营,又在山下的星子县征用民工1000多人,将近3000人不分昼夜地投入修建营房、讲堂、射击场、操练场等场所的施工。
  “海会寺工程”不单是基建施工,还包括军训团章程的制定。在任命刘兴为筹建主任之后,蒋介石召见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林蔚和南昌行营第一厅副厅长晏道刚,指示他们加紧拟订军训团的章程。
  林蔚、晏道刚忙碌了一番,拿出了几经蒋介石审定的《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官训练团章程》。文件对军训团的性质、目的,受训对象、编制、规模和受训时间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章程》开宗明义地宣布了开办军训团的目的,完全为了“围剿”中央苏区的工农红军,实行其反共内战的政策:“本路军为严格训练中初级军官,注入剿匪特要之学术,以增进剿匪效能起见,特设北路剿匪军官训练团。”《章程》明文规定该团由蒋介石直接控制和指挥:“庐山军官训练团,直隶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要赶在发起第五次“围剿”之前完成训练,《章程》规定:“军训团修业期扣足两星期,全部中初级军官分作三期轮流训练,限二个半月训练完毕”,并确定学员范围为北路军各军、师,学员资格为上校以下、少尉以上,即从团长到排长的各级军官。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军训团的各项筹备工作须在7月12日之前完成,“海会寺工程”的士兵和民工们从清晨天亮至日落黄昏,起码劳作12个小时以上,辟操场、盖讲堂、修道路、架电线等。与此同时,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源源不断运来的各种军用物资,囤集在星子县的后勤转运站,由第七、第八运输大队和雇来的大批民工,连扛带挑运到海会寺。参加过第一期训练的方耀在《1933年第一期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回忆》中写道:“几千人的军训团,需要大量的营房和物资,建设营房和附设工程的士兵、民工们,在昼夜不停的吁吁气喘声和汗流中进行着。”
  经过20多天的紧张劳作,在海会寺附近的山谷里架设了几百个帐篷,开辟了一个能够容纳数千人的大操场和一个大射击场,建造了16座可容纳一连人听课的讲堂,还有4个可集合一营人以上的礼堂。按照设立5个营区的规划,各营的活动区域用一排排竹篱圈立起来,而一条条弯弯的小道又将各营区连结在一起。
  海会寺所有的房舍被征作团部驻地,寺前半里外建造了一座木牌坊,作为军训团的辕门;蒋介石手书的“军人魂”3个大字高悬其上,用石头垒起了一个主席台,台前高悬“服从统帅”的大横幅,这是为蒋介石训示而设置的。寺旁架设了无线电台,与临时架设于牯岭蒋介石住处的无线播音机相连接,并与十几台装备到军训团各营、连的无线电收发机、有线电话连网通讯。海会寺至白虎桥、儿女城两条直通牯岭的崎岖山路,由工兵修筑为坦途,方便蒋介石随时畅通无阻地巡视军训团。白鹿洞的庙宇、书院,被辟为军训团教官的居住地及军械库房。距海会寺1里外的龙云寺,住进了担任军训团学术科目指导的德国军事顾问。与海会寺相去半里左右的华严寺,则成了军训团各主任教官的下榻地。海会寺至白鹿洞、龙云寺、华严寺以及大排山射击场之间,都由工兵和民工拓修了道路,走起来极为畅达。在警卫方面,军事委员会特务团调驻归宗寺、秀峰寺一带,担任军训团外围警卫。原“剿匪”军中路军总指挥部特务队被派驻海会寺,担任内部警卫巡查。海会寺一带禁止游人临近,成为一个戒备森严的军事重地。
  
  
  精心挑选的团长、总教官和教官
  
  军训团开学在即,到底由谁来担任团长?这是蒋介石颇费心思考虑的事情。蒋氏是个很喜欢兼职的人,以往搞过很多次军官训练,大多是蒋兼任团长之类的主要职务。而这次在庐山举办规模空前的军训团,蒋氏却不肯自兼团长。他将审视的目光放在3个人的身上,即何应钦、顾祝同和陈诚。经营过反复地推敲、权衡,最终还是选定了陈诚,此举足以说明他对陈诚的器重。
  浙江青田人陈诚,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毕业后加入粤军,1924年入黄埔军校,任炮兵军连长、教练部炮兵科长。此人平生有两大特点,一是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他曾多次公开宣称:“自问一无所长,唯于主义与领袖,窃慕古人所谓忠义耿耿,公诚自矢之义,不避嫌怨,不计毁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较为正直廉洁的,能够不分享亲疏知人善任,重用会带兵打仗的人,从不揽功诿过,反而常为部下护短。这与其他的将领相比较,则是难能可贵了。另外,陈诚还有一些特殊条件:陈的夫人系宋美龄干女儿,加上与蒋介石是浙江同乡,又是黄埔军校学子元宿,这些有利条件的总和,使得他备受蒋介石的宠信而飞黄腾达。
  

[1] [3] [4] [5] [6]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