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催生中国报业近代化的四个外国人

作者:余育国

字体: 【


  
  在报道新闻的观念上,《申报》作为一份商业报纸,尽量采取不偏不倚、客观中立的立场。如在中法战争中,当时上海各报为迎合读者情绪,大多讳败为胜。为了及时客观地报道新闻,满足读者快速、真实了解战事的需求,《申报》主办人美查聘用了一个俄国人担任采访员前往越南前线,这是我国第一次派往外国的军事记者,这名俄国人从西贡用电报发往香港,再由厦门转上海,在《申报》上刊登消息。由于报道了失败的真实消息,开始时,人们对《申报》进行猛烈攻击,认为这一报纸站在法国人的立场,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但事后败讯得到了证实,《申报》的声誉转隆。特别是在1873年,轰动一时的“杨乃武案”发生,历时近4年之久,上海人无不关注。案情复杂,各报的采访阻力重重。当时“余杭县令以为案无可疑……官场诸人亦以为铁案如山,无可平反”。浙江省的官场也对前来采访的《申报》访员进行阻止,并对报纸百般刁难。《申报》排除干扰,顶住压力,不仅派访员深入余杭、杭州等地采访,了解情况,而且在该案移送刑部后,还派专人到北京进行现场采访,不断将案件真相向社会披露。应该说,《申报》以真实报道此案为新闻目的,但反过来,对此案的跟踪报道却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在近代报业中第一次有力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美查的这种公正中立的办报观念,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报界巨子史量才。1912年秋天,在社会急剧转型之际,32岁的史量才得到张謇等实业家的支持,以12万元从席子佩手里买下了已有40年历史的《申报》,从此踏上办报之路,开创了一生的事业。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百年报业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黄远生、邵飘萍、戈公振、俞颂华等著名记者、编辑都先后在《申报》工作过。从1912年的发行7000份,5年后(1917年)达到两万份,此后稳步上升,1920年是3万份,1925年突破10万份,1926年突破14万份,1932年超过15万份,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
  1920年,史量才在接待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世界报界大会会长威廉博士和美国新闻家、万国报界联合会新闻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格拉士一行的招待会上说,“虽七年来政潮澎湃”,《申报》的宗旨从未改变。“孟子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格拉士所说的“报馆应有独立之精神”与本报宗旨正好符合。他郑重表示自己“誓守此志,办报一年,即实行此志一年也”。《申报》的宗旨明确宣告“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是他办报思想的核心。他生前把世界幸福寄托在完全独立的报纸上,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势力、军阀的津贴,政治上的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不受官方或军阀操纵。陈冷称报纸的根本“在报纸之独立生活”。张默说:“独立生存之报纸向不与任何党派任何方面有关系。”但正如宋军在《申报的兴衰》一书所说:“史量才和《申报》的无党无偏,不带色彩的独立精神,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这种观点是不以一个政党或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唯有独立,不带任何色彩,才能客观公正,为民喉舌。《申报》编辑葛豫夫说:“编辑者持七寸之管,以为宣传,应以打破势力、金钱、感情三大障碍物,为无旁贷之天职焉。”“一国之报者何也?倡民权,迪民智,振民气,厉国耻,启发国家思想而明政治之善恶者也。”《申报》“可以当一国之报而无愧者也”。
  “国有国格,报有报格, 人有人格”, 是史量才掷地有声的誓言。他认为“报纸是民众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史量才办《申报》22年,始终贯穿着他对报纸独立品格的追求,并以他的办报思想和报业实践,丰富和提升了中国新闻史。
  1927年4月13日,《申报》详细报道了“四一二”惨案的真相,为历史留下了可信的实录。国民党政权在血泊中浮起,试图保持独立发言地位的报纸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考验,新闻自由首先遭遇了国民党的检查,从此“开天窗”抗议成了家常便饭。仅1930年2月至10月,《申报》就开了9次天窗。在那样的年头,《申报》却成为望平街(上海“新闻一条街”)上唯一拒绝国民党官方派员进驻的报纸。史量才的理由是《申报》从未接受政府分文津贴,没有接受派员的必要。蒋介石曾约他进行了一次威胁性的谈话,蒋介石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量才冷冷地回答说:“我手下有一百万读者。”1934年11月13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将史量才暗杀于从杭州回到上海的路上。史量才先生用他的生命捍卫了自己报格和人格。
  史量才被杀后,中国不少民营报纸继承了他的办报宗旨,如《大公报》同样以“不党、不私、不盲、不卖”为精神,创下了同《申报》相当的业绩。这种精神与美查的自由办报精神一脉相承。自美查创办《申报》以后,该报经历了清末、民国至1949年上海解放,从其所有者来看,经历了美查时期、席子佩时期、史量才时期及后史量才时期,这种精神一直存在,并不断发扬光大,使得该报成为新中国成立前近现代报纸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记载了我国近一个世纪的朝代更迭和风云变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1949年5月27日,《申报》在出至2559号后停刊,28日在报馆原址上,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开始出版发行,这对中国的新闻事业来说,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置换,它意味着走市场路线的商业报纸在中国大陆的退场,而体现着另外一种现代性的政党报纸开始全面主宰着大陆的新闻事业,政党报纸成为了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唯一的现代化模式。以《申报》为代表的现代化模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对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认识才浮出历史的地表,开始进行有限度的实践。在90年代都市报热中,《申报》模式才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而历史这一隔断,就是将近半个世纪。
  责任编辑 齐玉东
  

[1]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