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我们的成长
作者:罗伟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生意。
他用了“生意”这个词,让我感到异常惊讶。
沉默良久,我说,江老师,是不是人家觉得学校教师太少,怕你一个人照管不过来?江老师用手指梳了一下头说,不是那回事,现在全乡的村小,有几所学校还配备两个以上的教师?再说,我不是没请过人,可那些人不是身体支持不住,就是水平不够。我想了想说,听说许校长现在没教书?江老师说他早就没教了。我说,可不可以请他来?我知道这样说话是冒风险的,可能惹恼了江老师,但自从江老师迈进我家的门槛,我就想到了这句话。我希望江老师能够接纳许校长,我了解许校长,我相信只要允许他再次站上讲台,再大的困难他也能够顶过去的,要不了多久,他的腰板又会挺得笔直的。说不定,也只有讲台才能够拯救他。
可是江老师摇了摇头说,老许不行了,为他那个女儿许朝晖,他差不多已经废了。
接着,江老师给我讲了许朝晖回家来后的情形,跟邻居告诉我的基本差不多,但江老师也补充了一点信息,说许朝晖只有上院坝的时候才把许校长喊了几声爸爸,此后再也没有喊过。她恨她爸爸。江老师说,无风不起浪,许朝晖在外地当小姐没得说,那个孩子肯定是不小心才怀上的。她之所以不做人流,而是把孩子生下来,还抱回家,就是要向许校长表明她的态度。她的态度就是她什么事情也做得出来。
说完这些,江老师叹息道,不是我不让老许来教,就算以前跟他关系不好,毕竟有过几年同事的经历。我不请他是因为他真的不行了。放假前我们去乡中心校开会,听石船小学的华校长说,有次他看到老许去许朝晖的母亲坟上哭,泪水倒没怎么流,只是用双手拍着坟头。这种哭法哪里像一个男人,这是婆娘的哭法。而且,他像失去了记忆一样,连本村人也认不全了。说到这里,江老师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他说你想想,见了几十年的人也不认识,忘了那么久的字还认识吗?我把老许请到鞍子寺来,还不误了这一方的子弟?
我想起在新桥码头遇到许校长的情形,便没说什么,但我也没陪江老师去家访。我实在对不起他,但我没有办法。我的心情坏极了。
可以说,那是我至今为止过得最糟糕的一个春节。白天,照例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家里玩,其中有亲戚,有村里人。我记住邻居在兽防站牛棚边教训我的话,这些人来了,我都是笑脸相迎。这笑脸是装出来的,因此我很累。我的眼前总是交替晃动着两个许朝晖,一个是在鞍子寺念书的,一个是现在的。我始终觉得,现在的许朝晖,是一个不真实的许朝晖,因此尽量去回想以前那个许朝晖。这样,我每天都要遭受记忆的围困。本来,我从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回到偏远落后的故乡来过春节,多多少少也有点儿衣锦荣归的意思,没想到许朝晖的出现,却在我快乐的生活中打上了一道显眼的补丁。
好在寒假很短,正月初七那天,我就下了老君山。
我所读的大学虽然算不得名校,晚饭之后,我习惯于独自走过中心花园去图书馆看书。中心花园有一座假山,花园四周都是草坪。草坪里,四季鲜花盛开,香气盈溢,那些弹吉他的,看书的,三五好友相聚的,散坐在草坪之上——以前我没认真想过,现在我发现,这样的生活,许朝晖应该是有份的!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比我的成绩好,都是全乡第一名,我能够进来,许朝晖为什么就不能呢?她是在哪一点上被错过了呢?她不仅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而且变成了一个十七岁就有孩子的小妇人,一个粗话野话随口就来的“荡妇”!
有时候,我甚至还想,要是许朝晖跟我一道考进了这所大学该有多好!如果是那样,我会不会也搂着她的肩膀,跟她闯进这神秘之地……我的这种幻想,很快就无情地破灭了。许朝晖裸着半截身子给孩子喂奶的情景,活生生的,好像就在眼前。而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让许朝晖刚满十七岁就有了孩子?
我无法想得明白。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关于许朝晖的消息,我倒是能够得到一些的。为我提供消息的是我的父亲。自从我考上大学,父亲背着他的木工用具在外面奔波的时间更多了,因为他要养活上大学的儿子。但不管他走了多远,总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回家一趟,收取我写给他和母亲的信,同时给我回信。只要我在信中问到了许朝晖,父亲总是尽量为我提供许朝晖的最新情况,哪怕自己不甚了然,他也会去打听。
许朝晖在家里并没呆多长时间,又带着孩子去了远方。她对人说,如果她母亲还活着,她会将孩子留下的,就像我们那带山川上所有外出打工的女人一样,之所以回家,就是为了把生下的孩子弄回来,将孩子扔给老人后,就再一次踏上征途。许朝晖也是这么想的。有人问她,说你之所以回来,恐怕不仅仅为这个理由吧,恐怕还是想看一眼父母吧。许朝晖虽然红了眼圈,口头上却坚决不承认。可是母亲死了,她总不可能把一个婴儿扔给父亲。许朝晖出门的时候,许校长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家门前的那丛水竹林边,望着女儿一步一步走下山去。许校长把路都望断了,他希望女儿留下来,不管生活给予了什么,他都希望自己吞下苦的,把甜的留给女儿。然而他不知道生活中是否还有甜的部分,因此他不敢叫住女儿。他更不知道的是,在外漂泊了几年的许朝晖,已经不习惯家里的生活了,不习惯那架大山上的日子了。她回家的那段时间,频繁地换衣服,她回来那天背着的那个牛仔包里,装的全是她的衣服。大冬天的,她只穿着薄薄的一层毛衣,多数时间,下身还穿着裙子!虽然她穿了裤袜,但乡里人穿得最长的袜子,也至多笼到膝盖之下,不知道许朝晖的袜子同时也就是裤子,因此认为她仅仅穿着裙子。乡里人是实用的,那些为了显身材而不怕得感冒的女人,在他们眼里啥也不值……许朝晖所做的这一切,仿佛都在为别人对她的传言做注脚,但她无所谓,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爱怎么说怎么说,那都是别人的事。从回家那天到她离开,她从来没下地干过活,她好像看不起她从小就帮母亲干的农活;再说,穿着那样的衣服和裙子,她也无法下地干活。
这一次离去,又过年余许朝晖才回来的。她的怀里,依然抱着那个孩子,不过,那孩子长大了,已将近两岁。
除这点变化,许朝晖还少去了一个背包。也就是说,除了她身上穿的那套依然有别于山野妇人穿的衣服,她已经没有多余的衣服了。
而且她变得很憔悴,超过了她年龄的憔悴。上次回来,她过两天就到处串门,这次却没有,不仅如此,连给村里人打声招呼,她也有些生涩。
由此,人们对她离家出走后的命运有了另一种推测,说她并不是当小姐去了,而是被人包了,当二奶了。包她的人本来希望她帮忙养一个儿子的,没想到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时候,我才知道许朝晖的孩子是一个女儿),于是就不要她了。于是她只好回来了,然而她不甘心啊,就再次去争取,争取了一年多,还是没个结果……
许朝晖这次回家三五天之后,就扛着锄头,带着孩子,上山锄地。精神已几近麻木的许校长看到女儿的举动,像被吓住了似的,急忙把女儿肩上的锄头卸下来,说就那么点田地,我一个人做得了。在这时候,许校长触到了女儿的手,那是一双白嫩小巧的手。许校长说,看把你手弄坏了,,反正……你还会走的。许朝晖说,爸爸,我不走了。许朝晖又说,爸爸,我从今往后守着你,跟你一块儿过日子,过一辈子。许校长愣愣地看着女儿,干裂的嘴唇剧烈地抖动起来。
许朝晖说话算数,果真没有离开大山,跟她父亲一块儿生活了。
她像她母亲一样,鸡叫三遍就起床煮猪食,她把自己回家时穿的那套垂满流苏的服装藏起来,穿着母亲留下的大垮垮的衣裤——那些把女人的身材没收得干干净净的衣裤,系着蓝布做成的围裙,手挽着木桶,把煮熟的猪食泼泼荡荡地倾到猪槽里去。半夜三更,她迷迷糊糊地诓着被梦魇住了的孩子,孩子尿床了,她一面收拾,一面挥着巴掌,啪啪啪地打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说了一句哪怕是相当稚嫩的话,她会认为那是一句了不得的聪明话,而且当着人的面夸耀孩子的聪明。她下地薅草的时候,会把草根上的泥土挞掉,捆成一束,背回来给牛吃,如果从土里刨出一粒以前没掏尽的土豆,她就将土豆扔进地边的花篮里,带回来当粮食。回家途中,如果在路上碰到横躺着的干树枝,甚至是一根草绳,她也会弯腰将其拾起来。干树枝可以当柴烧,草绳暂时可能派不上用场,就存放在偏厦里,说不定哪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拴在两根竹子或两棵李子树之间,晾那些切成片集成串的萝卜卷或者准备放进坛子的青菜。她还会为了一堆掉在路边的牛粪究竟是你的还是我的跟人吵架……
许朝晖变成了大巴山区一个真正的农妇。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许校长才感到刻骨铭心的疼痛。他迅速地苍老了,精神大不如前,扛着犁头走几步,也吭哧吭哧地喘气。他那挺直的、带有标志性的腰板,自然已经不属于他。我在新桥码头碰到他时,他的腰是塌下来的,但他还可以随时挺起来,现在是完全挺不起来了。他佝偻了,由于个子高,佝偻得就更加厉害,更加触目惊心。在故乡的两架大山上,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种疼痛,失踪的女儿不是回来了吗?尽管回来得不够体面,但她毕竟回来了,而且既不缺胳膊也不断腿儿,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再说,她现在不走了呢,她要守你一辈子呢!
然而我理解许校长内心的疼痛。在我看来,他这种痛苦的深度,不亚于当年许朝晖失踪。
晚上,许朝晖有时候还是要把那套藏起来的衣服拿出来看一看的,当然只是看一看,又收起来了。她的过去,遥远的和切近的过去,都只是一个梦境。她是这个家里惟一的支撑了,她再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家了,再也不可能走出那架大山了。父亲迅速老去之后,她就不仅要干地里的活,还要像男人一样干田里的活。她的头发不再是松松散散的了,她跟这里所有的农妇一样,不是弄两条又粗又壮的辫子,就是干脆自己拿起剪刀,对着镜子一阵乱铰,铰得不碍事为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山里的田地上上下下的摆在那里,但要从田地里收获庄稼,却不是轻而易举的,都是要流汗水的,不流汗水你就收不到庄稼,就吃不饱饭,更不要说兴房起屋买电视。如此,头发不收拾利索,汗水就钻眼睛。一般女人,那些有父亲、兄弟和丈夫的女人,都只干地里的活,因为地里的活相对轻松一些,田里的活却很重,而许朝晖没有兄弟,没有丈夫,当父亲不行的时候,她就不得不下田去,压着铁铧吆牛翻土,挥着铁耙抓松田里的疙瘩,甚至还要搬着石头,把被山水冲毁的田埂砌起来。干这种活的人,怎么还可以让头发松松散散的呢?
许朝晖也想找一个丈夫,但谁敢要一个不明不白就抱着孩子回来的坏女人?有人给许朝晖介绍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男人,许朝晖也同意,只是向媒人提了一个条件:让那男人当上门女婿,好照顾她的父亲。谁知那男人听说女方是许朝晖,一口就回绝了。我母亲也曾经想把许朝晖说给我那个打光棍的邻居,我的邻居一听,就笑呵呵地谢绝,了。
这样,许朝晖就继续没有丈夫,就继续干着女人的活,也干着男人的活。
听着她这样的消息,我说不出什么滋味。那些琐碎、艰难甚至血腥的生活,我能够想像得到,却不能从骨子里去体味它。当我听说母亲想把许朝晖介绍给我们邻居的时候,我真是有些恨母亲!尽管我知道邻居是个好人。不过说真的,事情已到这一步了,我还是为许朝晖高兴的,因为她到底安下心来了,她以前是一棵漂泊的浮萍,现在找到了生根之处。这样就好了。尽管给予她的土地很贫瘠,很瘦弱,然而世世代代的山里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