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上虞纪行等
作者:肖复兴等
字体: 【大 中 小】
学校,他们给这个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其中,青年作家艾伟也是这个学校里面出来的。
我们出了荣誉室,沿着通向学校后门的道路走去。走过了一座小拱桥,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河边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学校后面。
就在小路的边上,有一些白墙黑瓦的屋子,连排在那里,而这些房子,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是很多文化大师的居住场所,他们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夏丐尊、朱光潜等人当年在这所学校里教学的时候,居住的地方。此外,还有一批著名的学者也在这里短期地讲过学,一时间这里真是人文荟萃。正是这些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形成了独特的“白马湖文化”,并且瓜絮绵延,一直泽被后学到今天,始终贯穿着。
夏丐尊的房子叫做“平屋”,他在日本留过学,所以,他的房子是按照日本人的居所风格设计的,朴实内敛。院子里现在还有一棵他当年亲自种植的杨梅树。就是在这个院子里,他秉烛夜读,翻译了名著《爱的教育》。
靠近夏丐尊的房子,就是朱自清的住宅了。他一九二四年在这里教书育人,还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屋子的前面,就是白马湖水,一片平静的湖面上,有几条乌篷船停在湖面上,似乎穿越了历史的云烟,从那个时代开始就一直停靠在那里的。
李叔同的房子叫做“晚晴山房”,是依山势而建的房子,一九二九年他为了躲避对僧道的迫害,来到了这里,就在这里参禅悟道,屋子里有一些他的照片,这些照片大都模糊了,但是,弘一法师的故事,仍旧在这里流传。他一定经常在这个位于山脚下的屋子里,看着夕阳在白马湖上洒下金色的光辉,并且渐渐地诮失在黑暗里。
丰子恺的房子叫做“小杨柳屋”,他的房间非常有生机,似乎当年他亲手种植的一些植物还在那里,几间屋子里,都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那种趣味。就是在这里,丰子恺画了大量的充满了童趣的作品。
正是这些大学者,在时代的动荡中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教书育人,把他们非凡的人文创造和文化经验,传授给了学生们,学生们有福了。本来都是给大学生讲课的大家们,来给中学生上课,你就可想而知,这里的学生会多么的高兴,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最为激荡的时刻,北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潮,也一定波及到了这片宁静的地方,在这里,文化大师们在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来了一片实验新式教育的新天地,新式思想的新空间。而他们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创造出来的特定的文化,就是这里的“白马湖文化”。这个文化的精神,我想就是不为任何时局的动荡所影响,努力地追求和创造人文的恒久价值吧。
在这些文化大师的旧宅里转了半天,我们又来到了白马湖边的一座船上吃全鱼宴。都是从白马湖里面捞出来的或者是网箱养的鱼,这些淡水鱼非常好吃,透过船上的窗户,看见远处一抹黛色的山丘,山丘下,就是波澜不惊的湖水和湖畔的春晖中学,湖山凝重,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灵魂的湖
雨 田
白马湖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这个外乡人却说,白马湖则是个精神与灵魂的,家园。没到白马湖之前,我始终设有想象出白马湖是一个什么样的模样。鲜明?洁净?洒脱?神旷?可我记得柳亚子先生情不自禁吟咏的诗句:“红树青山白马湖,雨丝姻楼两模糊?。应该说白马溯早就强烈彰显着我国江南文明的精髓:为追求自由与进步,充盈着饱满的灵气。
三面环山的白马湖静静的犹如少女。一九一九年,在这里诞生了一所叫春晖中学的乡间中学,白马湖的名字就开始亮丽起来。我认识白马湖是从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开始的。在春晖,走在当年那条狭狭的煤厨路上,我不知自已是否在寻找先生的足迹?
路过春晖图书馆,我的存在让我记住那些曾经打动过我的地方,正是那些少许的僵死与陈腐,它能与我相遇,而且永久地留在记忆里,就是这样感动着我,让我独自一人守望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倾听身体中流动的血液。
参观完学校的惊列馆,我独步在苏春门内的雨廊。在我看来,坐落于风光秀美的白马湖山野间的春晖中学为普通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注入了一种汁液,遍布他们的身体,让每一个春晖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春晖的每一棵树木都会说话,并绽放出生生不息的故事来,垒起了一代又一代人行走的路途。于是陈春澜、王佐、经亨颐三位巨人交心执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创办乡间中学;于是夏丐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王任叔、匡互生执掌教席;于是何香凝、柳亚子、蔡元培、黄炎培、张闻天、李叔同、陈望通、刘大白、俞平伯、吴稚映等前来游学讲学,应该说,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是英才荟萃,文人倾慕的地方。我从千里迢迢的四川而来,只能是一个朝圣者罢了。
白马湖靠山的小路旁边,整齐排列着一排不高、有点像日本建筑风格的平房。它们是夏丐尊的“平屋”,朱自清故居,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和李叔同的“晚晴山房”,坐落在白马瑚旁的这排平房除了朴实、平谈外,还真有那么点别具一格的意味。
我从朱自清的居室出来,顿时觉得白马湖是文学的摇篮。要不然,朱自清先生只在白马湖住了短短的两个年头,怎么会在这里写出《春晖一月》、《白水祭》、《航船中的文明》、《白马读书录》等流传天下的好文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白马湖在当年更是一个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更多的人从晶莹纯洁到沉重的郁厚,他们的这种转变,其目的为的是人类的正义、自由和在光明的道路上前行。蔡元培、黄炎培、叶圣陶、朱光潜他们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也许我在他们面前是多么的浅俗和内心的卑微啊!
可以说,白马湖是裸露的女人。正是她的真实才吸引那么多有个性的思想者和众多的名流。我想这一辈子不来白马湖感受一下她的静态与风姿算是白活了一场。
在朱自清旧居门前合影。闭着眼睛枯守着白马湖的宁静。充满生机的春天怎么说来就来了,我真的不敢看清湖面上又催放出艳丽的花朵。几滴春雨深入我的肌肤上,我漫步在白马湖不知在想些什么。渐渐地,我把视线移到天空。天空开始没有飘动的云彩,不一会儿的工夫,有几块淡淡的云朵在白马湖上空开始移动起来。我站在湖边看那几块移动的云朵。身旁的柳树上有几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扇动翅膀的麻雀连看都不看我一眼,不时的还发出一些叫声来,充满了炫耀与自豪,真有那么点目中无人的感觉。白马湖上空的云朵还在移动着,湖面上几只游动的白鹅并没有打断我的思路:清而透明的湖水为每一位来白马湖的人的生命又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汁液。我在湖边的一棵大树下弯下腰,然后掬起一捧湖水,一种无法说清的感觉不经意地在我的灵魂上重重地划出一道痕迹。我不知道白马湖是否在瞬间修正了我,让我对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提出质问,把我的思想引向一个安静的居所,促使我对世界上每一个人让我的目光和思绪能够触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