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战争与和平
作者:朱 剑
字体: 【大 中 小】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他把他的一颗心全部袒露在这里了。他属于盐城,盐城对于他别无选择,是使命也是责任,还有那句话,战士的责任重,他胡友林终生都是个战士!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作家魏巍就对战士这个群体作了界定,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可爱之一是勇敢,其次就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沉甸甸的家乡。可以这样坦白地说一句,当今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及洋插队的游子们,心目中的家乡无论如何也没有我们军中的战士重。为什么?扛上了二尺半你就能明白。
胡友林说了,当年远赴山西去买煤,就是因为家乡缺煤,但当时胡友林的家乡还在许河还在东台。当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肩头上的责任感也越来越重时,他已把全部心思放到了整个苏北大盐城。
我们说是大盐城,是因为它确实很大,所属两市(东台、大丰)三区(亭湖、盐都、开发区)五县(射阳、建湖、阜宁、滨海、响水),人口815万,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江苏省属于土地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但它又确实暂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个小市。我们这里说的小,是指它的城廓太小,当初江苏省有地级市11个,它的城区是最小的。后来新设了泰州市和宿迁市,它仍然只能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就是说它还不如新市泰州城区范围大,人口多。
小的原因既复杂又十分明白。复杂是它当年对革命贡献确实很大,但革命成功之后它却被淡忘了,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在这里投放一个大项目,也没有给很多钱。说明白是它自身有许多先天不足,除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之外,与江苏省的大中城市布局也有很大关联。江苏省的大中城市布局有人为,但更多的却是自然天成,它们基本是沿江(长江),这些城市有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以及江北的扬州、泰州、南通。沿河(大运河),这些城市有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后来有了铁路,沿江的又有了沪宁线,徐州、连云港又沿了陇海线。盐城是既不沿江也不沿河更不沿任何一条铁路线,只能勉强算沿海,这一条海岸线上有连云港、盐城、南通,但人家南通是襟江临海啊,除了港口,还多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那江边上有一个个出门的大码头。连云港也是除了港口,更兼有铁路。盐城尽管占有的海岸线很长,但近千公里的海岸上却没有一个港口,一个沿海城市没有港口,就像一座房子没有门窗一样,出不去进不来,房屋也就等于空置了。所以若干年来盐城就像个先天营养不良后天又缺少关顾的乡下姑娘,在那里左顾右盼蹒跚移步,说是赶江南,那江南却被它追赶得越跑越远了。
再就是战争破坏,盐城土地上有岳飞、韩世忠、梁红玉以及戚继光留下的许多足迹,也就是他们在这里打过不少仗。战火烽烟,肯定是要殃及城门以及池鱼的。这种破坏在抗日战争时期尤甚尤烈,先是国民党守军执行蒋委员长焦土抗战的政策,撤退之前在盐城放了一把大火,一夜之间五万民居付之一炬,后又因为它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和华中局所在地,日本鬼子又对它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因此到盐城正式解放时.我方工作人员走上街头,看到的是用芦席搭成的商铺,是像后来唐山大地震之后那样的半永久性临时住房。后来的盐城基本是那时候重建的,有“一条马路两幢楼.一个警察管两头”的戏说。直至1983年撤县建市,她的人口还不足10万.城区规模甚至还不及她所管辖的东台市区。
盐城是从什么时候认真发生变化的呢?有良心的盐城人几乎都这样说,是从悦达集团把它的总部大楼和一幢17层的四星级海悦大酒店竖在盐城的东北郊之后。海悦大酒店破土动工时,它的东南西北面还是一片片菜田,油菜花和苦楝树的紫花在春风中招引着蝴蝶蜜蜂,在离它不远的黄沙港河边上,还有人在撒网打鱼。
所以我当时就对他说:“你不觉得这地方稍微有些偏僻荒凉吗?”
他笑笑,说:“我们的城市肯定要长大,这地方过不了很长时间就会变成盐城的第二个闹市区。”
真是没有过多久,也就是三五年、七八年之后,盐城汽车站移过来了,苏北最大的招商场拔地而起了,跟着京都饭店、瀛州饭店等一批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它楼底下的那条204国道再次东移,这里变成了通榆路,接着正式更名为开放大道,这里真的比老市区、比建军塔那里还要热闹几分。
胡友林在市区的第二个动作,是把他的黄海金马拖拉机厂、黛安芬国际妇女时装公司,以及他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城一期工程放到了开放大道的南端以及更加东南方向的文港路尽头。同样的语言又是:“这里紧邻火车站,未来的盐城是要向东向南走的。”
说这些话时,火车站还没个影子.许许多多的盐城人还死也不肯往南走一步,因为一过了南新河那就是乡村了,就像许多城里人至今还看不上乡下一样。
又是曾几何时,火车站的汽笛声响了,从这里出发的火车可以直达北京以及全国许多中心城市。而这回跟着悦达人往南走的,不只是商城、车站、酒店了,而是盐都区区政府大楼,盐城市委、市政府25层的办公大厦,是整个的城市行政中心和大批企事业单位。
悦达人的第三大步,是把那个投资40亿元的纺织科技园摆在了盐城的西南面,这里又应当说是盐城人动作最大的一块新市区,盐都新区已经在这里正式摆开了阵势,盐城市的三条最新、最宽阔也最具现代化功能的大马路(解放南路、盐马路、西环路)也已经南延到这儿。悦达人把一个大纺织基地摆在这里,一下子就把整个城市拉得向南走了10公里,把西南郊方向一下子扮靓了,所有南来的客人一看见厂区的灯火以及一排排崭新的天蓝色厂房时,马上都会说:嗬,我们到了盐城了,而且是个崭新的盐城。其实真正走进盐城还得车行20多个站头,大约要走40多分钟。也就是说,它在这里扮演着“做大做美做强”城市的重要角色。
第四步就是那个30万辆的汽车二期工厂了,它在哪儿呢?在盐城的东南方向,已经过了通榆河,是在通往中国沿海高速的交换道上,离盐城航空港、刚刚建成的深水良港大丰港也更近。目的之一是,让从韩国过来的客人一下飞机一下海轮很快进入厂区。同时,盐城未来的城市中轴线就是那条亮丽清澈的通榆河。通榆河枢纽工程已被国家水电部列为水上旅游风景点,而流进盐城市区几十华里的通榆河水,人们正在它的两岸栽树种花,进行园林装点。这里特别要提示一下,通榆河里流的是长江水,特别讲究生态卫生的韩国客人您尽可以放心,您喝的是中国长江水。
盐城正式提出做大做强做美城市,是在不久前的一次人大会议上,是在一位叫张九汉的市委书记和一位叫赵鹏的市长相继走进盐城之后。而在此之前,盐城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金基鹏和第一任市长秦兆祯提出的口号是,一定要改变盐城的产业结构,让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这同样有做大城市的因素。现在的具体设想是:在一块大约有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四条高速公路交叉环绕的框架内.建一个百万人口的东部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