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战争与和平
作者:朱 剑
字体: 【大 中 小】
海大城市,而且这个城市是生态型的,是花园式的,同时更必须对所属的两市三区五县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和拉动能力,决不能是消费城市,也不是让农家进城就行了。
又有这样一些美丽的口号:“东方湿地之都,水绿生态盐城!”“做大上海的后花园!…‘跨人三小时大上海经济圈,融人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关于“东方湿地之都,水绿生态盐城”这既是上苍的赐予,也是几十年来许多盐城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说上苍从来都是公平的,他对于人类的赐予也向来是不偏不倚的。多少年来,当他老人家对江南,对苏、锡、常这些城市给予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时,对盐城同样也在悄悄伸手,首先给的是土地。盐城濒临大黄海,又位于长江与黄河的中间带。每年,这两条大江大河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人海,浪推潮涌,逐渐把泥沙都推到了盐城的海边上,这种新堆积的陆地又称潮间带、滩涂,每年都有五六万亩的成陆面积。目前已有683万亩海涂湿地,就是说,江苏省有70%的滩涂湿地都在这里。又称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又非常有预见,从50年代初就有许许多多的盐城人在大海边上栽树种草,更多的是种植芦苇和一种大米草,目前仅射阳至东台的海边上,就有一大片宽70余公里长百余公里的人工大森林。除了这片人工大森林,更多的又是野生天然植被,真正是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完全不同的海滨风光。就因为大海边上水草丰茂绿树成阴,于是乎除了不请而至的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鱼虾,还接二连三地来了三位人间精灵。首先是丹顶鹤,它大约是60年代初或50年代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就已经飞过来了,但那时因为战乱因为饥饿和另外许多原因,人们没有十分注意它,到80年代初,盐城人发现它了,它总是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纷至沓来,到次年3月份再飞回东北的扎龙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全世界就剩下几千只了,而飞来盐城越冬的就占了60%,是真正的人间仙姝。于是盐城海边成立了共和国第一个珍禽自然保护区。接着是世界级保护动物麇鹿(又称四不象)回归家园。它还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从清皇家园林掳过去的。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谈香港回归中国这一大事时,顺便谈及了这一小事,让这一宝贵的生灵首先回归。这种动物在英国也只有几百头了,回来了100余头,分别落户在北京南苑、湖北界首和盐城的大丰市。在其他两个地方,听说都生活得不很理想,唯有在大丰,它成倍成倍地繁衍生殖,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批野放麋鹿群,于是又成立了第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样处于海边滩涂的东台人自然不甘落后,他们在濒临绝种的长江白暨豚上做文章,居然在那海水与淡水的汇合处把它养殖成功了。于是这三种世界顶尖级的珍禽、异兽、鱼化石就在盐城海边上安家落户了。而其时,全世界除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一重要话题外,还把另一个话题也喊得很响,那就是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盐城无疑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生存环境很好的地方,否则,这三种珍稀动物不会到这里来,更不会生活得那么好。因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盐城人就一直酝酿着要在大海边上做点什么,直到21世纪初,也就是提出“做大做美做强”的蓝图后,题目出来了,在太平洋西海岸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目前已经付诸实施了。在省旅游局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国际招标.由美国易道公司编制的盐城湿地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线详细规划,于2004年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这个湿地生态公园建成后有多大?从东台到滨海,南北长一百余公里,东西宽约60余公里。就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有大片大片的鲜花绿树,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大草原,有丹顶鹤、麇鹿、白暨豚等珍稀动物外,还终于建成了盐城海岸的第一个大港口,大丰港,那是黄海岸边又一个深水良港,码头伸人大海12华里,站在码头上回望西海岸,烟苍苍、水茫茫。倘风平浪静风和日丽,又是一个观看海上日出的好地方。所谓的东方湿地就在这里。
除了这一大片东方湿地,在盐城的西部还有两颗水上明珠,那就是分属于盐都区的大纵湖和属于建湖、阜宁两县的马家荡和九龙口。马家荡和九龙口实际上是一个湖荡.因为分属两个县也就有了两个名字。这两块湖荡湿地自然风光都很美,尤其是大。前不久我应常熟战友之邀去游看了一下沙家浜。我当时就说,太小太小了,沙家浜这块芦苇荡实在是太小太小了,若把它放到我们的大纵湖、马家荡里去,还能找到它的所在吗?但就是这一小块芦荡,上海游客的大客车停了上百辆。再就是湿地水质,我们马家荡的湖水清澈透明,在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鱼小虾在碧绿的水草间游动,渴了伸手捧几口就可以喝。除此之外,那就可能是阳澄湖里曾经藏匿过新四军36名伤病员。但我当时就说,我们那个马家荡曾经掩护过两位中国最大的新四军,那就是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政治委员刘少奇。目前,这两块湖荡湿地也都在打理,大纵湖旅游度假村已经接待八方游客,马家荡和九龙口只须待盐淮高速一通车,人们就能把它的湖荡风光尽收眼底了。更重要的一块还是水绿盐城,盐城市区本身也是一块湿地,这也应当说是上苍的赐予。当一些盐城人走在北京、南京的大街上.谈论人家有多少多少条胡同,有多少多少扇大门时,猛然想起,不得了哎,我们盐城又有多少座桥啊!盐城当年又叫瓢城,水上漂城的意思。除了大海,还有若干条大河大湖推涌滋养着这座城市。仅仅目前,还有好几条大河从城市中心飘动而过,南北向有古老的串场河和刚刚挖成通水的通榆河,东西向的有蟒蛇河,黄沙港,还有那一条蜿蜿蜒蜒、风姿绰约的小洋河。有河也就有了许多座桥梁,登瀛桥、盐马路桥、民主桥、新西门桥、黄海桥,东越河桥、西越河桥、解放桥、迎宾桥、建军东路桥、建军桥、毓龙桥、牙河桥、城北大桥、盐湾大桥,此外还有好几座串场河、通榆河大桥等等,细细数一数,仅大型桥梁就有30座以上,小桥流水更不计其数。因此若干有识之士说,盐城只要把这几条河,把上面的一座座桥梁打理好,盐城首先就亮丽了三分。因为每座桥都是一个景点,而那么多桥的连接,盐城就无疑是座桥城。目前,盐城人正在认真打理这一座座桥梁,目前打理好的有建军东路桥,那桥全长3华里,横跨通榆河和新长铁路,号称江北所有城市边缘的第一大桥。建军桥,这桥不长但在市中心,当把它拉平拓宽之后,还在桥栏上雕塑了22幅反映新四军战斗生活的浮雕.桥四周新建了“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林;桥上桥下,仅灯饰就有好几百盏,到了晚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亮如白昼胜于白昼。再接下来城西北的黄海大桥同样也修建得十分平阔壮观并颇具盐城特色。接下来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了,重新打理著名的登瀛桥。登瀛桥上曾经走动过陆秀夫、胡乔木、乔冠华等人的身影.后来又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上面走马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