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致邮差的情书

作者:鲁 敏

字体: 【

寻找慈母的身影……夜晚,我在寂寞的花园徘徊,想象你呼吸的声音,你瘦长的身影掠过我的梦境……我悄悄地跟你的身后……啊,你不必回头,我绝不会妨碍你的自由……
  我要对你说的话,像一首歌,永远唱不出口。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边叹息着走过。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一句话,也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有些话。被人们说过千遍,还是意犹未尽:有些话犹豫许久,始终难以出口。叫我如何跟你说出那句话?一旦说出,那会是一种玷污与出卖……
  不,不要说,我只要,能够长久地凝视你的背影,倾听你的车轮从我心上碾过……
  你不要试图寻觅,你永远不会发现我的踪迹,我只会出现在你的身影之后,像一声叹息,像一朵干枯的玫瑰……
  你未知的爱人
  紧接着M开始大动干戈翻箱倒柜,终于找出几张她比较中意的信纸,带着淡蓝印花的:久不使用的派克水笔,握在手中,有种令人敬畏的生疏之感。这一切。多么好。像一种复古之仪,一次回归之旅。M对自己的书法很满意,她小时候是练过字的,《庞中华字帖》……她一边写,一边大声地深情诵读。太美妙了,太伟大了,她很得意,一边提醒自己。待会儿得把这封信的内容原封不动、一字不删地挂到博客上去,对了,还要用数码机子拍下这封货真价实的手写情书,精心挑选的信笺,风韵犹存的书法,把照片也贴上去作为纪念吧。另外,她要再写一篇大大的博客,好好地记录一下这事儿的全过程,说不定,明天的博客点击排名,就会迅速上升,她的博客会成为当天的热点,会引来留言无数,会引发网民讨论,会造成短暂的虚拟的轰动……
  M用一个最温柔的笔法写下了最后的落款及日期,本以为是大功告成,可是等一等。邮票?信封?哦,真是烦人!得跑一趟邮局。她现在有点体谅她的那些男朋友了,他们能够寄出一两次信,已是了不起的举动。写信着实是件大动干戈华而不实的事情,还是短信或OO好呀。唉,这个时代,总之就是这样,许多事情,看起来美,做起来肯定不美……
  外面太阳很辣。晒伤指数一定很高。但M咬咬牙,撑了把伞跑出去。邮局不近。她不得不在大日头下连穿三个街口跑了十几分钟,忍住没有打车。热气腾腾的大街,人群喧嚣,她格格不入地捏着一张写满情话的信纸……等会儿回家后,这一切的细节,包括街景,都要写到博客上去。就像纪录片一样……哦。不要责怪M的矫情与作秀,不写博客的人一定没法贴心贴肺地理解她,要知道。为了喂博客,M们每天得“创造”多少事情……这是写博者的甜蜜烦恼,这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生活的表达方式……
  
  8
  
  下午的晚报和快件已经送完了,天正好也差不多黑了,小街小巷里飘出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罗林有些磨蹭着,不敢回家。他不敢想象那样一幅场景:厨房冷锅冷灶、餐桌空空荡荡,老母亲忧心忡忡,儿子带着狡黠而无所不知的眼:冲迎上来:“妈妈今天没回家!她是不是跟你闹翻了?”
  整个白天,他都没法跟妻子“沟通”,她上班的地方。没有电话。也不让接手机。他更不能去她上班的店里找她。
  妻子是一家中式快餐店的侍者,这家中途改换门庭的面点老字号,不知怎的想到学起麦当劳,让一群像妻子这样年纪的服务员穿起红黄相间的彩色工作服,在操作台一溜排开。热情洋溢地拍手。大声地发出不伦不类的吆喝:“欢迎光临。先生您要点什么?谢谢光临!祝您用餐愉快!欢迎再次光临!!”
  罗林曾在午餐时分到妻子的店里去过一次,他是想给她一个惊喜。新店开张后,他还没去过。挤在来来往往的用餐者当中。闻着冲鼻子的酱爆葱香,他看到妻子勉强而刻意地对客人发出甜美的招呼,千篇一律的腔调。而用餐者们一概听而不闻。只顾研究墙上的价目表。这真让罗林有些心疼妻子了……他把头低下来,混在队伍中。假装成一个陌生人。排在妻子面前的队伍里。
  终于到她面前了。“欢迎……”妻子把“光临”两个字生生地吞下去,眼睛张得大而圆,但不是惊喜,相反,她十分生气。眼里甚至闪起羞恼的泪光。她压低声音对罗林耳语,口气严厉:“快走!来看我笑话吗?我活像个小丑对不对!瞧你,还穿着这身绿皮子!快走!”
  这样,罗林再也不敢在她上班时去找她了。所以,关于妻子的“出去潇洒潇洒”,真正的结局会是怎么样,他得回到家才知道。整个下午,他几乎一直在想着这个可怕的后果,如果。妻子真的离家出走了。那该怎么办……天知道,他一边殚思竭虑愁肠百回,一边竟还能把信报送得分毫不差。
  爬上楼,照旧是耳尖的老母亲蹒跚着替他开了门。厨房里,熟悉的炒苞菜味儿飘出来,这是妻子最爱烧的菜。苞菜,外皮一剥就可以了,好收拾。除了苞菜外。根据“好收拾”的唯一原则,晚餐通常会吃的还有:茄子。黄瓜(加上鸡蛋),洋葱(加上鸡蛋),西红柿(加上鸡蛋)。周一到周五,周而复始,像一份县级中学的学生食堂菜谱。
  “怎么办呢?你总不能让我做个满汉全席吧,在外面侍候人一整天,回来还要再侍候你们一大家子……”妻子的抱怨让罗林也没什么话好说了,他曾经对这样的晚餐完全失去胃口。在外面跑了一整天,他多么期望另一种色香俱全、含有爱心的丰盛晚餐……可是。他好像一辈子都不会有这个福分。母亲的眼睛没有坏掉之前,是她张罗晚餐,但她舍不得花钱,总是在菜场上挑选别人不肯要的“堆儿菜”,一下子买回来很多。那些快要腐烂的菜。吃到嘴里似乎都是一个味道,把罗林吃得更为瘦削了……唉,永远令人没精打采的晚餐……不过,今天,闻到这炒苞菜的味儿,他多么高兴!多么热爱!
  妻子正在热肉汤,这是周日烧好了放冰箱的,一大锅,每天舀出五分之一来热一热。她照旧围着那条卷了边的塑料围裙,头发散乱,挂着脸,一边训斥儿子。还是为了前天那七百五十块的眼镜。对罗林的回来毫无反应。这一切皆跟平常无异。罗林突然放松下来。
  挂着脸没有关系的。妻子在家一般都挂着脸。罗林曾经不大理解,但自打那次去她店里“送惊喜”之后,他就想通了。一个在外面热情洋溢地拍着手“欢迎光临”过几百遍的女人。晚上回家之后,面对一个白内障患者的婆婆,一个散发街道灰尘味的邮差丈夫,一个只会带来坏消息的儿子,她可能真的很难微笑吧。
  “吃饭!”妻子没好气地把简单的饭菜端上来。老母亲摸索着替大家拿筷子,没有必要地在碗边放得整整齐齐。
  儿子吃得心不在焉,照例开始念起《哈利·波特》,他的晚餐祷文。他也许不算太饿,此前,他已经吃过两个炸鸡腿,这是妻子从店里带回来的,员工可以打折,价格比市场要低一点,这算是她在工作中所得到的最实用的福利。店里还有一些别的菜式可以打折,但天天买,就不是福利了。这鸡腿不同,算是给儿子长身体的特别供给。跟所有的家庭一样,再苦不能苦孩子,有甜得先甜孩子。典型的中国式伦理。

[1] [2] [3] [5] [6] [7]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