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金属心
作者:哲 贵
字体: 【大 中 小】
之,整个过程打得不流畅,霍科不尽兴。霍科本来时间有限,球打得不顺,运动量却没有少下来。半个钟头一到,霍科就主动停了下来。
整理好球拍,手里提着外衣,霍科走出训练室。就在他快要走到门边时,门突然开了,进来一个老人。他就是盖教练。盖教练这时正看着他,霍科往前走了一步,说:
“盖教练,你还记得我吗?”
盖教练伸出手来,把他的手紧紧地握住,说:
“当然记得,当然记得,你是我见过的打球最有天分的孩子。”
“没有想到盖教练还记得。”霍科说。
“当然不会忘记,如果不是你心脏有问题,你肯定是世界冠军了。”停了一下,盖教练又说,“不过,你现在也很好,这次出去参加比赛多亏了你,没有你,我女儿也走不成,国家队也发现不了我们这里的好苗子,对了,前两天,国家队来人了,从我们这里选走了两个队员。这都得感谢你。”
霍科现在知道盖教练为什么会在这里了,原来他就是盖丽丽的爸爸。
盖教练说:
“找个时间,我请你到我们家做客。”
“好的,我一定去。”霍科说。
第二天上午,大概是九点钟的时候,苏尼娜冲进了霍科的办公室,她劈头就问霍科说:
“霍科,你是什么意思?竞把我每月的生活费扣去八百元?”
“那八百元是你还我的呀!你有纸条在我这里。是你自己写的。”霍科说。
“我不管什么纸条不纸条,你每月给我的生活费一分也不能少,不然的话,我就每天来你这里闹。”
“你还说不说理了?”
“我就不说理了,你要怎么样?你看看你自己,你就说理了吗?你死皮赖脸拖着不离婚,你就说理了吗?自己已经是个半死的人了,难道要我陪你进棺材?老实说,我这样已经算是客气了,你要是碰到别人,早就吵翻天了。”
“但你不能不讲信用。”霍科气得手都抖了。
“信用?你跟我讲信用了吗?结婚之前,你跟我说过,你会爱我的,会对我好的,会好好照顾我的。这些你做到了吗?你现在有几个亿的资产,每个月却只给我五千元的生活费,这就是你的信用?这就是你说的好好照顾我?”
霍科觉得,无论什么事,到了苏尼娜那里,都变得理直气壮了。她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霍科想不明白。她怎么能够那么问心无愧?那么咄咄逼人?而且表现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现在他想明白了,他知道,在苏尼娜的心中,永远只有她自己,她所有的观点,所有的行为,都是以她自己为中心的,她自己都是对的,她自己做的事都是有原因的,有理由的。那么,所有跟她有冲突的事,就变得“野蛮无理”了,都是让她不能容忍的。她从来没有为别人想过。所以,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换男人,因为没有一个男人能够跟她长时间共处下去。不是被她赶走,就是偷偷地离她而去。越是这样,她就越觉得这个世上的人对不起她,她就越发变得理直气壮。
从结婚到现在,霍科觉得苏尼娜从来就没有跟自己坦诚过。自己对于她来说,只是她理直气壮利用的一个对象而已。她从未用过真心,也从来没有对自己说过一句真话。正是这一点,深深地刺痛了霍科。
而且,霍科知道,苏尼娜拿了他的二十万,并没有去开服装店。她直接把钱买了股票。她的运气不佳。她买的几只股票“刷刷刷”地往下跌。连着跌了几天,她就慌了,找个机会,赶紧抛掉,重新买了另外几只股票。而这时,她抛掉的几只股票却“吱吱吱”地往上涨,连着几个涨停板。新买的股票却不停地跌下来。她咬咬牙,卖了新的,又买回老的。结果是,当她买回老股票时,老股票又开始跌了。她就这么买了抛,抛了又买,没过多久,二十万元就去了大半。当然,霍科把钱给她时,就没有想过她会去开服装店,也没有想过要她还回来。他只是想不到苏尼娜会拿着那二十万去炒股,那么快就把本都赔进去了。而且,他也知道,之前让苏尼娜写的纸条只是一个形式,这个形式对苏尼娜没有作用。总之,霍科知道自己拿苏尼娜没有办法,他不知道拿苏尼娜怎么办才好。离婚当然是最称心的,她也愿意。但是,苏尼娜一定要他向法院提出来,因为这样她才能够分到巨额的财产。霍科不想让她这么便宜。那么不离婚呢?霍科就只能供着她,让她不断地给自己的头上戴各种各样的帽子。霍科知道,和苏尼娜的战争,自己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而且一路下来,自己就没有赢过。从这个角度上看,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失败透顶了。
一想到这点,霍科就什么也不想争,他对苏尼娜说:
“你快滚,扣下的钱,我会补给你的。”
“如果你不补给我,我明天还来找你。”苏尼娜威胁地说。
这事过后,霍科去了一趟北京。他公司在北京有一个分支,主要负责搜索北京的房源。他们在东四环上看中了一个大商铺,这个大商铺有两万个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如果是一般的投资,霍科已经不出面了,他让手下的副总去打理就成。但是,这次的投资不同以往,整个投资额高达两个亿,霍科必须自己去看后才能够放心。
到了北京后,霍科并不急着跟开发商见面,而是对这个商铺进行了调查。因为如果要吃下这个商铺,这里面有许多关键的东西必须要摸清楚。首先要摸清的,就是这个区域未来五年的规划,这决定这个商铺未来的命运。霍科自己就是从房管局出来的,他深知政府的一个决策可以让一个行业生,也可以让一个行业死。这也是霍科做楼盘生意的一个诀窍,也是他战无不胜的秘笈。他到北京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规划部门,拿到了规划图。接着是实地考察,不仅仅是考察要“吃”下来的商铺,更要考察周边的小区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再就是收集这个房开公司的资料,包括公司资质、资金、销售、老板的性格及爱好等等情况。这些情况完全掌握之后,才是他跟房开谈价格的时候。
谈判还算顺利,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商铺,能够一口“吃”下来的人不多。最后,主要的焦点还是落在价格上,房开报的价格是每平方米一万零五百元,霍科这边报的价格是九千五百元。双方僵持不下。
对于这种谈判,霍科并不着急。他知己知彼了嘛!知道现在跟房开谈的,就自己一家买主,而且,他知道,房开有另一个地块正在投标——他们等着这笔钱用。所以,开始几天,他都让自己手下人跟对方谈,咬住九千五百元不松口。对方看看这架势不行,房开先是销售经理出面谈。接着是副总出面谈。再就是老总出面了。到了最后,连董事长也坐不住了。董事长把售价降到每平方米九千八百元。他说,这是最低限度了,再低就没法谈了。
霍科知道该自己出马了。去之前,他让会计按每平方米九千五百元的价格算好。然后,让北京分支的负责人跟房开公司的董事长约好,就说,“我们老总想拜会你一下”。联系好后,霍科带着手下一帮人,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房开公司。
霍科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双方寒暄过后,霍科没有再说什么,他从包里取出一张填好的支票,递给董事长。董事长一看,马上就拍板了。双方当天就签了合同,办了过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