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5期

虚构与非虚构

作者:王安忆

字体: 【


  举个例子,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写的《我们被偷走的未来》。书里讲到某一种鸟,违反着异性同巢的规律,是同性同巢,具有着同性恋的倾向;而另有一种鸟类,则是疯狂地繁殖,而这两种现象其实都来源于一个原因,就是面临绝种。科学是处在不断的发现之中,所以很难说这解释一定对,但是这至少可以说明,大自然的许多现象的背后是有着动机的,要作用于什么,要挽救于什么,是有理由的。还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人类的孕育期,它说,哺乳类动物,比如小牛犊一落地,就能站起来,生活基本自理,而婴儿起码要有一年的哺乳期,才能够稍微具备一点自主。以此来看,人的孕育其实是提前脱离了母腹,正常的孕育应该是两年,人类减少了一年,一年在母腹里面,一年在母腹外面,是要及早地将自己和他者分离,以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再有,竹子为什么不是定期的开花?几十年开花,并且完全无法预料,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为什么呢?是免予被消亡。如果你是定期开花,那么就会有一种生物会依赖你的生存,以你的生长规律来调整它自身的规律,你不定期开花,就不会有生物来依赖你生存,你才可能保持安全,延续下去。又有一篇文章说的是生物的发情期,它说每一种动物都有它固定的发情期,而人为什么可以在任何时间里发情,每一次发情又不一定孕育,就是说人类的发情有许多蒙蔽性,这又是为什么?
  说了这些,我就是想说明一点,这一切的现象是出于自然的选择,它一定根据一个重大的理由作出决定,就是说大自然是有理性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而我觉得艺术家其实是在模仿自然,我们的创作就是模仿自然。我的先生是搞音乐的,他最近在编一本书,《勋伯格传》。他告诉我书里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勋伯格说,和声实际上是对泛音的模仿。搞音乐的人知道,在一个音的同时会有一叠音出来,就像是光谱,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勋伯格说和声是对泛音的模仿。
  最近看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就是写小说《断背山》的那位,她写的一篇文章,讲述《断背山》写作和它被拍成电影的过程。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她说她写故事之前做了一个调查——“我和一位羊倌谈话,以便确认我所描写的1960年代早期,可以有一对白人牧童看护牧群,这一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你会产生一个奇怪的问题,她为什么要考证得如此确凿,她又不是要作真实的记录,又不是写历史,她完全不必要有这么一个事实支持,她为什么那么去强调1960年代确实可能有这样一对白人放羊。很显然,她看重这一点。她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看起来大家都在找自己创作的合理性。我们想象我们的故事,我们去虚构,绝不是凭空而起的,我们必须找到虚构的秩序,虚构的逻辑。这个逻辑一定是可能实现的,当然我们最后要达到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东西。我们非常尊重自然,这是虚构者对于自然的尊重,为什么尊重自然?因为自然是一个最大的虚构者。我觉得它在创造庄稼的时候是一个虚构,在创造历史的时候又是一个虚构。它的虚构一定是有定律,但这个定律我们真是摸不到它,我们只有慢慢的揣摩。
  我的第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虚构?”我想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我觉得,非虚构是告诉我们生活是怎么样的,而虚构是告诉我们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现在已经没有人去关心了。去年年底,有一些德国的青年作家,所谓青年作家也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他们都是来自原先的东德地区,经历了东西德合并的历史转折,他们来上海开一个推动新书的研讨会。他们是一个喜欢思想的民族,很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在东西德合并的处境里,自然会受到冲击,于是有一些新概念产生出来,其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后意识形态”。我们就问,“后意识形态”内容是什么?他们回答我们,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企图告诉别人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而是要告诉别人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看起来东西德合并以后,思想冲击主要是针对东德,而不是针对西德么?他们就非常急切地,纷纷要来回答我们这个问题,总体的意思是当东德不存在之后,西德也不复存在。这显然是一个抽象的说法,但也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创造的目的,似乎在全球范围内,回到“生活是怎么样的”。可能跟我个人的观念有关,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蛮古典的。我觉得艺术还是应该回答“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现实处处在告诉人们“生活是怎么样的”,那么艺术还能做什么呢?
  我觉得现代人要知道“生活是怎么样的”热情,却是有很大力量的推动。其中纪录片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将生活如此肖真地写实下来,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对事实无条件的信任,它已经发生了,它就是合理的,我们完全可以抱驯从的态度,而事实上“生活是怎么样的”,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在上海最早的纪录片中,有一部很著名的纪录片叫《毛毛告状》,它说的是上海发生的一个故事。这类故事人们从报纸上看到很多,传言中也听到很多,唯有这一个是用影像的方式。它讲湖南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到上海谋生计,和一个社会底层的、腿有残疾的、无业的、单身的上海青年同居了,又因为种种琐事两人关系发生变故,就崩了。女孩子回到乡下以后,却生下了他们的孩子,这个孩子叫毛毛。她抱着毛毛又一次跑到上海,就要找这个青年,要他认孩子。青年很愤怒,认为女孩是栽赃他,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有生育能力,他也不相信女孩的忠贞,他是一个自卑的人,他咬定女孩是瞎说。这种故事是常见的城市故事,是家长里短的闲篇,可是人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当事人的形象。这个女孩子很倔强,长得很瘦小,大热天抱着她的小女儿,胖胖的婴儿在烈日底下奔波。这个青年呢,腿有残疾,长得样子呢也还端正,理直气壮的争吵,耍赖,说一些非常绝情的话。一切都变得那么生动和具体。这个女孩子很厉害,把他告上法庭,女孩子在法庭上的表现很有性格,全然不是传统表现中的温顺隐忍的乡村女性,她一点不退让,说这个孩子就是你的,然后做亲子鉴定。当亲子鉴定的结果出来以后,孩子果然是男方的,于是判决男方承担抚养费,接着出现了一个场面。青年一直沉默着,女孩抱着孩子一直哭,非常委屈。这时候制作片子的导演,一个中年妇女,来到男青年跟前跟他说了一句话,她没有说,你服不服?或者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而是说,做爸爸了,高兴么?非常体贴的一句话。真是人情百态,全在眼前。这部电视片故事分上下集在两个晚上播放,可说是万人空巷。
  就这样,大家看到了生活当中如此真实的一个场面,出奇制胜之处在于这是真实发生,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我他中间的一对男女,它彻底地写实,比现实主义创作更加现实主义,它一下子把大家所有人都征服了。所以说,“生活是怎么样的”确实也是一个好问题,尽管是现实的存在,但其中确有很多隐秘是人们并不了解的,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事情的发生有时候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力。去年对这部电视片做了一个经典回放,一个后续的报道,也是非常轰动,因为大家都很关注这对人的命运,十年,还是十五年过去了,他们生活得如何?当年,在人们的撮合与社会的帮助下,他们结成百年之好,安居乐业,就像民间故事里说的,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情景,怎么说呢?不是说好,也不是说不好,而是多少出人意外。这个女孩子已经是一口的上海话,并且在家庭里占据压倒优势。青年人届中年,除了腿疾,又添了许多新病,显得很屈抑。这确实突破了我们的很多概念,这也是非虚构的价值所在,生活总是不断产生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的。可它终究只是生活的一个复制,不能提供一个更高级的,更加振作的生活情景。
  

[1] [3] [4] [5] [6]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