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和之大美

作者:李敬泽

字体: 【

一次灵感,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隆中对”。
  
  18.再治赤水
  
  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赤水盐务总办唐炯,请求四川总督丁宝桢上奏获准,对赤水河航道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整修。按照“商办商捐”、“官督民办“的原则,动员各口岸商民捐资,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发动民众投工修治。历时三年完工,共耗白银二万余两。
  《天恩修河碑记》写道:
  初,张经略广泗修赤水河未竟。戊寅夏,总办官运唐以运道维艰,祥咨川督丁出奏,钦奉上谕,准其发币疏修。酌派干员罗太守莘耜(雅安知府罗革——李按,下同)、张广文翰园(越直隶州学政张广文),鲁大令寿庄、罗参军乐九,率同盐商绅团,就地分修,水陆并作。庚辰秒大功成竣,毫无派取民间财力,诚盛事矣。
  是役也,河山坦荡,舆梁统成。上裕国课,下通商贾。非丁、唐二宪,诚通丹陛,弗克有此。且非有与事诸君洁己奉公,亦未易臻此。食其德者,不没其善。爰集《论》、《孟》语,勒石颂之,亦见民无能名,不敢妄谮云尔。
  时在光绪六年庚臣秋仲,黔蜀绅商士庶拜手谨志,以垂不朽。
  
  19.荣太和
  
  光绪六年仲秋,正值茅台酒下沙投料。
  此时的茅台镇已恢复昔日的繁荣。正在赤水河开始整修的那一年,光绪三年,华家成义酒坊的回沙茅酒正式推向市场。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今日茅台酒厂的另一家前身酒坊——“荣太和烧房”开张,
  “荣太和”得名于它的三位股东:仁怀县本地士绅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最初由孙全太任掌柜。一九一五年,仁怀析为仁怀、习水两县,孙全太家在习水,距茅台较远,遂辞去掌柜,由石荣霄负责经营。
  后来,孙全太决意收回投资,以石荣霄帐目不清为由兴讼,经仁怀县裁决,石以二百两白银作为股本和股息退予孙全太。
  “太”字就此去掉,改称“荣和烧房”。股东只有石、王两家,后王立夫去世,其子王星和虽持有股权,但经营大权实际上全归石荣霄。
  石荣霄本姓王,后为石家养子,遂改姓石,后来认祖归宗,复为王姓。所以“荣和烧房”的酒人称“王茅”,而成义的酒便称为“华茅”。
  
  20.一斤一钱二分银
  
  成裕更名为“成义烧房”后,扩大生产,但也只有两个窖坑,年产一千五百到两千公斤。“荣太和”的产量更低。
  毕竟,清末民初的贵州,地瘠民贫,购买力甚低,当时茅台酒的价格是每斤一钱二分银,而普通高粱酒只卖每斤二分银子,相差六倍。而且当时的茅台酒一般不用瓶装,而是装在六十到一百斤的大酒坛里,即使是六十斤装的坛子,买一坛也要银子四两二钱,这在当时可谓巨款。
  ——茅台酒是昂贵而稀缺的,从来如此。
  
  21.巴拿马运河
  
  茅台酒似乎注定与浩瀚的大水有缘,人类交流与流通的欲望和壮志把新的机会带给茅台。两次整修赤水,让茅台酒进人长江,长江东去,直人大海,在海的那一边,一项更为浩大的水运工程正在展开。在当时,没有人想到,那正是茅台酒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机缘。
  一九○三年,巴拿马运河开工修建,血气方刚的美国要用这条人工的河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历时十余年终告成功。自此,两洋之间的航海运输线路大为缩短,国际贸易成本显著降低。
  一九一一年二月十五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拟于一九一五年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全称是“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The 1915 Panama PacificInternational Exposition)。美国总统塔夫脱于次年二月批准这一决议,向世界各国发出参展邀请。
  一九一二年初,罗伯特·大赉抵达上海,他肩负着游说中国政府派团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使命。
  但是,大赉先生是在一个很不恰当的时候来到中国的,上一年的十月十日,在武昌爆发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暴动,史称辛亥革命,这场革命当时正处于僵持状态,在北方,是以袁世凯为首的清朝政府,在南京,是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临时国民政府,双方对峙,局势瞬息万变,人们无法肯定即将到来的是和平还是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美国人甚至不知他应该与谁谈判。于是,他采取了外国人通常都会选择的办法:他寻求与两边接触,由上海先去南京,拜访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以及外交总长王宠惠、司法总长伍廷芳、实业总长张謇等人,随后又北上北京,见到了北方政府的署理外长胡惟德。
  很难说大赉先生此行取得了什么实质性成果,中国正风云激荡,在两个政府的日程表上,都有无穷无尽的比参加一次博览会更为重大的事务。可以肯定的是,从大赉所见的官员层次来看,更具国际和商务背景的南京政府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
  两年后,博览会主办当局又派出爱旦穆专程来华邀请中国赴赛,他的职衔是“劝导员”。这时,中国的国内政局已经明朗,南北和议完成,南京政府解散,所以爱旦穆于当年四月从上海径直来到北京,他得到了大总统袁世凯的接见。
  正值草创的民国政府这一回作出了积极回应:一个月后,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政部协同负责筹备有关参展事宜,成立“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任命陈琪为局长兼赴美赛会监督,派员兵分三路,动员各省筹办参展物产,提出的原则是:凡能体现中国国格,增添中国荣光的产品,要大力倡导参赛;凡粗劣、陋俗以及带有国耻的商品,一律不准许参展。
  于是,茅台酒人选。
  
  22.南洋劝业会
  
  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到会致贺词。共有四十一个国家参展,从开幕到十二月四日闭幕,展期长达九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一千八百万人,创下博览会历时最长、参观人数最多的历史纪录。
  茅台酒陈列于农业馆——博览会分十一个展馆,农业馆位于博览会入口主通道最北端西侧,总面积四十英亩,建筑面积七英亩,其中农产品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而送展的茅台酒采用深褐色粗瓷瓶,很容易被淹没在粮、油、大豆和果品的海洋中。
  酒好,但是巷子深。中国展团的代表为此而焦虑。
  中国政府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的官员们对现代博览会的运作并非全无经验,以局长陈琪为首的团队大多出自当年南洋劝业会的经营班底。一九○五年,经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倡议,在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全国性商品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其运作、经营模式皆是努力“与国际接轨”,一时轰动全国,正在绍兴教书的鲁迅先生曾专程带着学生到南京参观。
  鲁迅先生此行是否喝到了茅台酒就不得而知了。但在一九一五年的南京,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的参展产品第一次全体国人面前亮相,它是展会上的获奖明星,给筹办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同一批人在旧金山,他们在组织

[1] [2] [3] [4] [6]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