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和之大美

作者:李敬泽

字体: 【

参展产品时本来就是参照当年南洋劝业会的产品名录,身为中国赴赛监督的陈琪且是南洋劝业会的评奖者之一,他知道茅台酒的好,在旧金山中华会馆宴请展团时,他们喝的正是茅台。
  ——他们要让世人知道这酒的香。
  
  23.碎
  
  中国展团决定将茅台酒移往与农业馆相邻的农业食品加工馆,在突出位置陈列。
  但是,在搬运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小的意外:一位工作人员不慎失手,一瓶茅台酒从展架上掉了下来,碎了。
  那是如此之香的一碎,在大洋彼岸,在异国的土地上,来自茅台、来自赤水的异香如花盛开。
  酱香浓郁,空杯留香,陈琪对茅台酒的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他此时就在现场,他的眼睛一亮——
  不再改换展馆,只需要打开几瓶茅台,旁边再放上几只酒杯。让这酒尽情挥发绽放,让人们寻香而来,闻香识酒。
  人们果然来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
  ——关于一九一五年在旧金山的那著名的一“碎”,还有另外一个不同的故事:展会主持者因茅台酒装潢简陋,不允参加评比,中国酒师一怒将酒瓶投掷在地,酒香四溢。
  这后一个故事更具民族豪情,因此流传更广,但我还是更喜欢前一个故事,那体现着中国人在进人国际经济体系时的练达和机敏。
  两个故事,哪一个更为真实可能已经很难考辨,就让它们各自流传吧——反正结果是一样的。
  
  24.金奖
  
  一九一五年五月,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立展品高级评审委员会,经高级评审委员会协商提名,组织成立了展品评审团,包括世界各国科学、艺术、工商界人士五百余人,其中中国共有十六人。
  茅台酒直接由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荣誉勋章金奖,时在一九一五年八月。
  那枚奖章由约翰·福兰纳干设计,费城造币厂制作。正面图案为宝塔楼,背面为裸体的一男一女单手相迎,金牌下面的拉丁文铭文是:上帝造男造女。
  
  25.重阳
  
  两个月后,阴历九月九,重阳。
  九九,在中国的古老智慧中是完满之数,九九归一,天地和人事在这一天和谐善好。
  时当季秋,古老的《礼记·月令》中写道: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嗥,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聚兽戮禽。天子居总章右个,承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是月也,大飨帝,尝……
  ——九月,太阳正当房星,黄昏时虚星在南天的正中,拂晓时,柳星在南天正中闪耀。在这个月,天的主宰之神是少嗥,大地由名为蓐收的神灵主宰。九月之音是商音,九月的节气与无射律相应;这个月的数是九;这个月是辣的,这个月要祭祀门神,祭品以肝脏为先。
  大雁从北方飞来,雀鸟在这个月飞人大海,不知怎的变成了蛤蜊,菊花盛开,豺开始杀戮野兽——它是虚荣的猎手,它把捕得的猎物排列开,欣赏检阅一番,然后呢,它又捉鸟去了。
  九月初一,天子居住在明堂西侧名叫总章的房室,他乘坐白色的兵车,驾白马,车上白色的旗帜飘扬,天子一袭白衣胜雪,他的冠玉和佩玉都是白玉。他在这个月应该吃麻子饭和狗肉,使用深而方正的器皿。
  这个月,要举行庄严的大祭,祭祀五帝,还要举行名为“尝”的秋祭,祭祀祖先——也许是让祖先尝尝方收的新粮……
  这个月是丰足饱满的,普天之下沉浸于收获的喜悦。
  海晏河清,赤水这时也清了,碧水深流。它似乎把它的红、它的如火的激情还给了大地,大地上漫山遍野的高粱红了,火红。
  天和地都准备好了,有正好的水、正好的高粱,在九月九日,茅台酒投料下沙,开始了又一个生产周期。
  ——年年岁岁皆如是,但一九一五年的九月九,水应是格外清,高粱应是格外红。
  
  26.皆大欢喜
  
  在巴拿马获奖无疑是茅台酒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从此,中国人皆知茅台酒,茅台酒开始成为现代中国最初走向世界的少数工业产品之一。
  但历史有时是顽皮的,历史永远要保留它的一份暧昧和含混。现在,它就把一个有趣的问题留给了世人:拿回金奖的究竟是“华茅”还是“王茅”?是“成义”的产品还是“荣和”的产品?
  对今日的茅台酒厂来说,这个问题并无实际意义,但在当时,对华家和王家来说,它的答案却涉及至关重要的荣誉和利益。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送展产品中既有“华茅”又有“王茅”,经办其事的仁怀县官员考虑到两种酒同出一地,而且包装相同,虽然各自标有“成义烧房出品”、“荣和烧房出品”字样,毕竟“烧房”一词不合“国际惯例”,索性,官员们径自做主,将两家产品合为一个产品,生产厂家就定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茅台造酒公司”。
  金牌谁属,不得不争,“成义”和“荣和”互不相让,仁怀县商会调停无效,官司打到了县政府。仁怀县知事覃光銮无法判断,一纸呈文送到了贵州省公署。
  获奖是喜事,喜事就该办得和美。一九一八年六月,省长刘显世对这桩迁延三年的官司做出裁决:
  此案出品该县当日征集呈署时原系一造酒公司名义,故奖凭奖牌仅有一份,据呈各节,虽属实情,但当日既未分别两户,且此项奖品亦无从再领,应由该知事发交县商会事务所领取陈列,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而留纪念。至荣和成裕两户俱系曾经得奖之人,嗣后该两户售货仿单商标均可模印奖品,以增信誉,不必专以收执为贵也。
  ——于是,皆大欢喜。
  
  27.中和之大美
  
  在茅台,我曾见过几位酒师,他们都是质朴的人,走在街上,你不会从人群中将他们识别出来,他们低调、温和,他们的眼睛是安静的,甚至是羞涩的。
  但他们是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中,至高无上的价值乃是和谐。
  ——七个轮次的新酒被依次送入酒库,陈酿三年,三年后,开始茅台酒最重要、最独
  特的生产环节:勾兑。
  《茅台酒厂志》写道:
  由于各轮次、各甑酒的质量不尽相同,各种香型不同的酒,不是一经生产出来就具备了它所需要的微量成分及其一定的比例,有可能是某种微量成分较多,而另一种微量成分较少。要把各具不同微量成分和不同量比的酒达到适宜的比例,使其风格完善,色香味俱佳,就必须用“精心勾兑”这一生产工艺。而茅台酒“精心勾兑”最独特的地方是在整个勾兑过程中,用本厂所酿制的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度,不同年龄的酒相互勾兑,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完美。(《茅台酒厂志》,第42页)
  这是严密、精确的工艺过程,也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科学,也是艺术:一个酒师在勾兑不同的酒,他在调和山川河流与土地与四季,调和四面八方的风,调和阴晴与冷暖,调和霜雪雷电,调和大地上生长的、空气中浮游的万物……
  ——让它们致于中和,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一瓶酒中尽有山川风物的大美。
  然后,勾兑完成的酒再密封贮存一年,检测达标,就是一瓶可以出厂的茅台。
  [责任编辑 商 震]

[1] [2] [3] [4] [5]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