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珠江,东方的觉醒
作者:张胜友
字体: 【大 中 小】
发区;旨在带动内陆腹地的经济发展——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二波高潮。
一九八八年春,中央确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其后,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龙头激活长江流域一江春水,拉动中部腾飞;开发大西北地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圈——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三波高潮。
至此,由东向西,由南往北,由点及面,从沿海到沿边到内陆,中国基本实现了对五洲四洋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全面开放大格局。
中国改革开放掀起的三次浪潮:以深圳特区、珠江三角洲开放为发端的第一次浪潮,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开发大西北地区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以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中国改革开放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迅猛发展。
回望三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从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怎么样的党再到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应该说,我们实实在在摸到了三块坚固的理论基石。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国家开辟的一条全新的战略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痛定思痛之后,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延揽八方的胸襟,开始面向世界拥抱世界!
人们记忆犹新——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九日九时,珠江奔腾,万木争荣,岁首春风催动南国荡漾的春意。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小平在时隔八年之后,伴随着火车车轮与铁轨撞击的巨大轰鸣声,第二次南下巡视深圳。
一路风尘仆仆的邓小平下榻深圳迎宾馆桂园,刚坐下来不到半小时,老人家又急切地站起来:“不行,我要出去走走……”
在深圳逗留的短短四天时间里,邓小平不顾旅途劳顿旋风似的参观了深圳市容、火车站、皇岗口岸、先科激光电视有限总公司、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并游览仙湖植物园,与杨尚昆一道种下高山榕……老人家边走边看边说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九时四十分,邓小平一行从深圳蛇口港乘船前往珠海,他老人家已缓缓地朝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过身来,意味深长地对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圳特区报》头版隆重推出被后人称之为“历史关头一篇雄文”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素以抢抓新闻“快、准、狠”而闻名的《羊城晚报》,当日即果断调整已拼好的主要新闻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摘登。
三月二十八日,上海《文汇报》、北京《中华工商时报》全文转载。
三月三十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全文转发。当日夜,新华社即通过“嚓嚓嚓嚓”的电波声,正式向全世界播发了一万一千多字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电讯稿……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时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山川湖海、城镇乡村……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麦克阿汉逊敏锐地指出:邓小平先生的第二次南方讲话,至关重要的是骤然重组了当时中国改革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到实践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被国人普遍称誉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邓小平第二次南方巡视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从理论上透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则理所当然地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
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汹涌澎湃迅猛推进!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明白无误地向全党宣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他还说,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被世人称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的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十五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漫长谈判进程的终结,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中国,以一个复兴的经济大国的不屈信念,豪迈地汇入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潮。
二○○一年七月十三日,莫斯科的夜晚浪漫、安宁而祥和,显然,这是大决战之前的寂静。世贸中心大厦正举行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二次会议,与会的一百零二位奥委会委员将进行最后的投票,从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中国北京五个大都会城市中,最终确定二○○八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经过各国代表团精彩纷呈的陈述和两轮投票的激烈角逐,莫斯科时间十八点十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老人缓步走上主席台,宣布:“北京……”,整个会场欢腾了!此一刻,“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北京中华世纪坛、整个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卷入一个狂欢之夜……
二○○七年十月十五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神州大地乃至全世界迅捷传播:“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胡锦涛总书记满怀激情地昭告全党: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第九自然段中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时,专门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内容。
“四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党领导人民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改革向深层试水。
显然,中国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新机遇、新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不只是资本、技术、管理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也不仅是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逐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争取经济话语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鉴世界上一切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与国际惯例进行对接,对我们的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四位一体”改革的今天,不仅经济、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