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6期

《长江传》选章

作者:徐刚

字体: 【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长江源地区及其最上游,看那里的生态环境状况,能不能对我们的追问作出深入浅出的回答。
  江源区位于西风盛行带,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冻土层最厚的为150米,是地球上最大的低纬度冻土区。区内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由年平均250毫米以下至500毫米上下不等,成为三个关联又有差别的气候区,即寒冷高原季风气候区、寒冷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寒冷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区。江源植被主要是高山草甸和高原沼泽,草甸植被以莎草、科蒿草为主,沼泽植被中藏北蒿草、花葶驴蒂草、西藏报春草占优。沱沱河地带主要是高山草原土,当曲河源为高山草甸土及大面积沼泽土类,楚玛尔河源区属高山荒漠土。
  在空旷荒凉到时光似乎早已不再流动的源区,护林员告诉我:“你要留心冰川和雪线,最好写到书里。冰川雪线离开长江流域区内的人们很远很远,却是大江大河本身及源区环境状态的生命线。”冰川雪线既是历史时期地质运动气候变化的产物,又是气候变化的明显标志,在广大而神秘的长江源区,它们的位置移动,是对这一地区生命状态的说一不二的诠释。
  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地区的现代冰川其冰雪覆盖面积广大,唐古拉山东段,冰川分布稀疏,长度仅为1至3公里。众多冰川中,流出万里长江第一滴水的姜古迪如冰川,为最大者,长12.5公里。由同一冰雪源地下溢,呈马蹄形分南北两支下伸到海拔5400米和5450米的高度。
  1986年拍摄的航片与1969年相比,姜古迪如冰川厚度减少,退缩明显,17年后退150多米。而岗加曲巴冰川,更是退缩了约500米。
  与此呼应或可视之为一体的环境变化是,格拉丹东雪山的雪线不断上升,这种上升其实是在垂直高度上的后退,考察表明雪线已升到5880米。
  冰川雪线冷峻地告诉我们:气候正在变干,气温正在变暖。
  长江源区分布有大量类型独特的高原沼泽地,以及鞍形沼泽草丘。格拉丹东雪山地区东坡与北坡的大片沼泽,因失水而枯竭,草丘退化之后砂石出露,无奈地展现着荒漠化景观。此种景观在沱沱河及朵日曲河沿岸3至10公里间最为明显,并向丘陵低山扩大,形成荒漠地带。气候干旱化的另一种反映,是土壤的退化。1988年,中科院对西藏环境背景值的考察表明:西藏东部三江流域北段的褐土分布上线比七十年代提高了400米至500米,同时发现漂灰土已经消失,黑毡土和单毡土在退化之中。
  高原湖泊正在缩小,或者消失。格拉丹东雪山的北部山坡前,有的湖泊已经沉积出露,有的已经堆满砾石。
  近10年来,长江上游通天河、金沙江流域荒漠化的蔓延,使农耕地、牧草地锐减,并且在更短的距离上直接影响和威胁江河源区的环境。
  曲麻莱县大片草场成为荒漠化土地,已经退化的天然草场土壤结实坚硬,出现斑秃裸地,开始风蚀沙化,面积达1100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6.44%。近几年沙化面积每年达2000亩以上,曲麻莱县城已经在风沙合围之中。越是这样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反而越大,人口密度也在急速增加之中,从而不得不持续加大资源索取,其结果是千篇一律的适得其反:荒漠化肆虐,农耕地、牧草地锐减。
  长江上游近10年来最突出的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各地所取的方法是,向土地要粮,向山地要柴、要财,靠山吃山不养山,靠水吃水糟蹋水。毁林开荒,陡坡垦植,地表裸露,泥沙滚滚,已经是普通景象了。
  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占长江上游流失面积的38.4%。
  金沙江山地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与10年前相比,数量增多、规模加大、危害更重,主要分布在干旱河谷1858公里长的河段,面积达2640平方公里。金沙江泥石流沟有1000多条,其中仅沟谷型泥石流有450余条。著名的大型、特大型泥石流有:金东县白沙坡沟泥石流,沟内有极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补给源为取之不尽的白沙坡大崩塌,泥石流入江堆积形成著名的老君滩,长4公里,落差100米,成为金沙江通航不可逾越的障碍。会理县架车河泥石流,是一条特大规模的超级巨型极具活力的活动性泥石流,有专家认为当它再一次爆发时,很有可能堵塞江流。东川市小江泥石流已经写过,仅东川市附近就分布有20多条沟谷型泥石流,它们的名字是:蒋家沟、老干沟、大桥河、白泥沟等等。
  金沙江,人们都知道这是一条产金子的江,挖金船曾经云集,淘金者数以万计,然而金沙江的灾难、病痛却少有人提及。金沙江两岸已经很难找到几棵像样的树。四川省金沙江流域三个州的林木生长量不过60万立方米,而采伐量却大于生长量的70%,再加上森林病虫害、火灾,哪还有森林哪会有树?
  金沙江残酷而生动地告诉人们:人类给地球带来的多少灾难,均源于对森林的砍伐!当长江的上游不再有生机,为荒漠化逼迫,生态灾难便不再是一个或几个环节了,而是一切、所有、全部。水土流失不仅仅是水土流失,森林萧条是生物物种灭绝的前提和条件。从江源到金沙江、雅砻江沿岸被猎杀的动物的骨架,控诉的是人类的野蛮。
  上游的生态破坏,必然会影响中下游;同样道理,干热河谷也正向着金沙江上游延伸……

[1] [2] [3] [5] [6] [7] [8] [9] [10]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