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6期

自在飞花

作者:李 晶

字体: 【


  楼前停了一辆出租车,孔林透过窗子看见眉平拉开车门跳下来,她身后一个男人的面孔模糊地闪了闪,眉平朝他扬起一只手来,俩人就着忽忽的风流互道再见。
  孔林盯着眉平进门来,人站在厅里静静收拾,然后就上厨房去泡方便面。他呆在屋里扬声问她,知道风有多大吗?十级,十级大风,还出去,什么要紧事儿?
  她没回答他,只有方便面香喷喷的气味浓烈地飘过来。
  他忍不住过去,站到她面前,再问她,你一天干什么了?———没干什么。那就是想干什么了,你想干什么?你跟我说。
  眉平沉默着把碗筷洗净,再拐出去拿毛巾洗脸。他趁机把两手环到她的腰上。她立刻甩开他,说,如果你不打算让我单独住在这儿,我就走。
  她说话没表情,从来不看他的眼睛,这是最令他恼火的。
  他控制住自己,从她身边走开,把脸朝着窗子说,你别这么无视我好不好,我不是因为无聊才追求你,我是一个痛快人,或者说,豪放的人,我愿意敞开窗户说亮话,我什么都由着你,你呢,至少应该尊重我。
  尊重你什么?尊重你乘人之危吗?怎么能说是“乘人之危”呢?怎么就不觉得是一种拯救?你的观念有问题,问题很严重。
  砰地一声重响,门关上了,他听见她快步走出去,忽忽地套外衣蹬鞋子。他飞快地跑过去,拽紧她胳膊,由于用力过猛,他们一同跌倒在地。
  他摔得挺重,她也不轻,当他把她扶起来推到屋里时,头一回见到面色怫然的她满眼噙着泪水。
  女人只有在疯狂地爱着什么人的时候,情绪才会如此抑郁难解,孔林这样想。
  孔林又叨叨说,你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你只是因为自己生得美而想要个别,你任性就任性在了这里……
  他自说自话,眉平没有反应。但是这个晚上,他觉得过得很好。不管怎样,面前的对手总是一个脆弱的女人。虽然她的沉闷就是她全部“陪嫁”,堆在床上,她是一团又厚又重的忧愁,只须稍稍一触,它就散开了。他久久地纠缠她,直到觉得她的每根血管每个细胞都知道了他这个人。
  那天之后,孔林为一桩生意出了远门,他说十天半月不会回来。眉平为此常常整个白天潜藏在图书馆里念书,或者坐在那儿久久地想心事。图书馆里总有一对对的小男生小女生卿卿我我挤坐在一起,小着声儿说悄悄话。看着他们,她的心里会不静,可是那种亲切温柔的气息挨着她,使她感到安全。
  孔林连着好几天没有出现。到又一个星期四时,坐在唐老师面前听讲,眉平觉得一颗心重新安定下来。是的,安定,一种少有的静态重新包裹着她,她暗暗地平舒一口气,对自己说,没什么,没什么,他拿不走,真的自己———他永远是拿不走的。
  她请唐老师上学报编辑部去,向他讨教。讨教的内容不定,总是多方面的。
  眉平本来不大喜欢晏殊的词,但唐老师的推崇令她改变了看法。唐老师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开首是美丽的,有歌又有酒,感伤藏于其中,然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里面对于人生世事是表现了一种理性的观照,是十分的圆融平静。他对于悲哀的排遣,超过了不少人,虽然也是身陷不幸,但他的修养很是帮助了他。“小园香径独徘徊”,这徘徊的动作中,不是有一种思致的韵味吗?不是有感伤,也有觉醒吗?真正有理性的诗人,应该是对自己的情感有反省的。
  眉平问唐老师,那么谁更好些呢?唐老师微微笑着,他说诗人的用情态度一般是不能用好不好来说的,不过我只是觉得,有的诗人虽然像一团柴禾,烧起来火苗挺高,可是,乌烟气也都冒了出来;有的诗人则静如一片水晶,那么晶莹,那么皎洁,又那么坚固。
  眉平又问,理性是抽象的东西,它和具体的感知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唐老师说道,理性有时可以使美体现在生动的感知中,那其实又是非常抽象的。比如说,“自在飞花轻若梦”,这是扑风捉影的写法吧,却是美妙得很,那不确定的闪烁的魅力,是多么的传神。还可以这么说,我们在赏花时,不必非要实在地占有,因为在摘取之前,欢乐其实已经存在了……
  像这样的讨教有过两回,都是坐在学报编辑部里。曾经眉平是想过把地点换到现在那个住处,终于还是打消了念头。不仅是因为她缺乏勇气。她发现,唐老师真正的心向与素养,确是无人可攀的。他所以那么推崇理性,是因为他抱着一种要完善自己品质的纯粹而又执硬的态度。
  眉平越来越看明白了,唐老师对于她,永远的只会是一种幻觉。她想,这幻觉的好处,就是那个“自在飞花轻若梦”。

[1] [2] [3] [4] [5] [6] [8] [9]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